老曼峨历史

布朗族本是游离于云南,泰国等西南山区的民族,其前身古濮人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我国史书上。现今,老曼峨是最古老的布朗族寨子,建寨至少已有1370多年。这里的布朗族也许是在历史动乱时期迁入泰国,之后又迁回来建寨定居,同时也由于离泰国近,有很浓烈的泰国气息,最老的长者称为“佛爷”,旧时身上披的也是类似泰式袈裟。

老曼峨茶特点(苦茶终结者老曼峨)(1)

据老曼峨老人介绍,最早的老曼峨布朗族先人最开始由泰国“发空竜城”迁 到“朗空”,之后经由老挝迁入越南,再到中国,辗转定居在布朗山片区,带队长老称为“达象”。之后有许多个家族陆续迁来,或分散在布朗山,孟海片区。

布朗族酷爱种茶的民族,千年尺度上他们的寨子在大山里游来游去,飘忽不定,但只要有布朗族居住过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古茶园留下,如今很多哈尼族,拉枯族所属的古茶园最初都是由布朗族种植。

老曼峨地理位置及古茶园

老曼峨寨属于布朗山班章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茶园位置海拔1300米左右,比老班章茶园略低,距离布朗山乡镇府16公里,处在布朗山中部偏东北位置,占地68.4平方公里。

老曼峨茶特点(苦茶终结者老曼峨)(2)

老曼峨古茶树分布在村子四周,分为15块茶地,也有零散在房前屋后的,树龄100至500年,古茶园总数3200亩左右,1999年开始种植小树茶园,至今也有近4000亩,古树茶以苦茶为主,小树茶为甜茶,相比起来古树苦茶是老曼峨的核心标签,小树茶台地茶品质处于中上,销售不错,名声不大。

老曼峨—苦茶

“苦茶”,苦得像黄连一样,偏偏有这样的茶友爱这样的茶,啜一口,苦进灵魂,把面颊紧锁,像忍受雨雪风霜一样忍受“苦”的侵伐,人生所有的苦涩都被激发,化作两行看不见的眼泪,沿苍劲的面颊流下。喜欢苦茶的朋友一定是壮实的硬汉,是无畏的勇者,苦难与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哪里有苦,哪里便有“我”,偶尔悠闲片刻,便被视为难以原谅的耻辱,哪怕喝茶,巴掌一甩,老班章都被视为娘娘茶,一味在苦涩艰辛里去找寻,最终迷在老曼峨。

老曼峨茶特点(苦茶终结者老曼峨)(3)

云南苦茶的苦,不似苦丁茶的苦,苦丁茶不属于茶类,甘苦,清凉,效用似乎类似于广东凉茶类,但已失了品茶的范畴。云南苦茶的苦,是茶本身之苦,在品饮愉悦的基础上加以艰苦;好的苦茶不仅是苦,更重要的是茶汤浓厚与回韵,苦意逼人,再苦尽甘来,春风拂面,是正道,强者之茶,风霜十年,一朝功成,则笑傲江湖。

老曼峨苦茶就是这样,在3200亩的古茶园中,大部分是苦茶,也有部分古树甜茶,和数千亩近年陆续种植的小树甜茶,但曼峨苦茶,是行业苦茶的标杆,也是老曼峨的特色,有的茶人就爱喝单纯的曼峨苦茶,但曼峨苦最多的用处还是流入市场,很多茶气略缺,滋味不足的茶类,稍微拼进一些,便在浓度滋味上有很大的提升,如果原本是个香气比较好的茶,那么一拼之下,浓郁,茶气,芳香全有了。所以老曼峨的苦,纯粹喝的人不多,但也是市场上的一块香饽饽,价格不菲。

老曼峨茶特点(苦茶终结者老曼峨)(4)

纯料老曼峨苦茶,新茶半年以内品饮价值不大,即使是爱喝苦茶的人也更在意苦后的回甘,而曼峨茶半年内新茶回甘效果并不甚理想,半年之后,苦涩回甘并存,那时才进入最佳的品饮时期。

苦茶其实分布很广,有一个专门的苦茶种,种植比较广,老曼峨不属于此类,从生物学上讲曼峨的古茶树是从最原始的普洱茶种逐渐变异而来的,后期曼峨苦茶种也多有引种,布朗山许多小树茶园都有种植,毕竟还在嫩,苦不过曼峨,回甘不过曼峨。唯有两个地方的茶,苦过老曼峨,一个是勐龙镇先锋寨,一个是南糯山竹林寨,但这两个地方的茶,苦涩不化,有苦意,却无回甘,历经转化也是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