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脏积热,胃张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

吴普曰消石,农曰苦,扁鹊曰甘,名医曰一名芒消。今之硝石。

张锡纯曰硝石即焰硝,俗名火硝。味辛微咸,性与朴硝相近,其寒凉之力逊于朴硝,而消化之力胜于朴硝,若与皂矾同用,善治内伤黄胆,消胆中结石、膀胱中结石(即石淋)及钩虫病(钩虫及胆石病,皆能令人成黄胆医论篇中有“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载有审定《金匮》硝石矾石散方,可参观

制硝石方法 消石硝石(1)

【产地】产于东印度埃及等热带地方及我国西北。投入火中则爆鸣,立即燃烧而发鲜明之焰。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硝石主清积热利小便,治五淋。

【别录】疗五脏十二经脉中百二十疾,暴伤寒,腹中大热,止烦满消渴利小便,及瘘蚀疮,能化七十二种石。

【甄权】破积散坚,治腹胀,破血下瘰疬。泻得根出。

【大明】含咽治喉痹。黑疸,周身皮肤眼目俱现黑色,为疸症之最重者。

【灵胎】消积解癖。

【用量】普通五分至一钱。

【禁忌】忌火。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便外话】与芒硝不同

你与健康生活中间只差一个杂家归真

以中医经书为依据,溯本清源,返璞归真,传播中医文化。本文由杂家归真编辑撰写,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