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县之名,始见于南北朝刘宋元嘉十三年( 436 年),时析四会县银屯乡置怀集县。

怀集为什么叫怀城(怀集为什么叫怀集)(1)

为什么定名“怀集”?

怀集为什么叫怀城(怀集为什么叫怀集)(2)

旧县志乾隆本卷一第5页称:“以县西有怀高岭得名;或以民瑶杂居,欲长民者绥怀而聚集之地。”

同治本卷一第 24 页称; “怀高岭,城西半里,县之得名本此。”民国5年本卷一第 13 页载亦同。

另有 《 今县名释 》 怀集县条称:“有怀溪水,晋因置怀化县。”其意即由怀化改为怀集。

此三说颇值得探讨。

怀集为什么叫怀城(怀集为什么叫怀集)(3)

按我国地方定名的习惯,一是从实,一是从虚两种。所谓“实”,即以当地的地(包括地形、地貌、地势、地理位置等)、人、事、物为依据,从客观实际系地、系人、系事、系物;所谓“虚”,即以人的主观愿望为出发点,从当地的人情风俗、生活习惯,或当时当地的政治情况等而定。从“怀集”这名本身来看,不论是“怀”字也好,“集”字也好,均为“虚”,而不为“实”,犹以“怀”字更为明显。

何谓“怀”? 《 辞海 》 “怀”字第 6 条注为“安抚”。 《 汉语大词典 》 第 10 条注为“归向”;第 12 条注为“安,安抚”;怀集条注为“怀柔安集”。

怀集县古为南粤地,时称南蛮。秦统一全国,置南海郡,怀集归所属。至刘宋元嘉时,怀集仍属待开发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虽“民瑶杂居”,但汉人不多,民族矛盾并不突出。封建统治者对地方的统治手段不外乎安抚和镇压两种,有时是两种兼用。在民族间没有矛盾或矛盾不突出的情况下,理应采取安抚手段,使民心感恩归顺,以达到国泰民安的统治目的,这是统治者的愿望。与怀集县置县的同时,还有析四会县置新招、化蒙、化注三县( 《 广宁县志 》 道光四年重修本)。从封建统治者给这些县定名的用意来看,充分表现出统治者通过安抚手段,达到统治的目的。中国现在很多县名是古代置县时定下来的,而且都是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同样表现出封建统治者的这种心理状态。

怀集为什么叫怀城(怀集为什么叫怀集)(4)

旧志依据“怀高岭”而取“怀”字,若问“何以为怀?”则又无实据矣。按常理应是先有怀集县名,后有怀高岭名,如怀城、广四怀公路等就是先有怀集县名而后命名的。何况古县治在今龙湾附近,为什么不取“龙”字,附近又有山,为什么不取近山名而取远山之名?可见其讹也。

《今县名释 》 称:有怀溪水,晋置怀化县。怀溪水之说如同怀高岭一样不可信。如说由怀化县改成怀集,按史书考证,怀化县并不是怀集的前身。 《 宋书 · 州郡 》 “南海郡”有“怀化县” , “晋安帝立”之记载。 《 水经注 》 有“温水经番禺城下,又东经怀化县入于海”之记载。由此可知是因涉“怀”字而误为怀集。

怀集为什么叫怀城(怀集为什么叫怀集)(5)

怀集之名,怀者安抚也,集者安定也,通过置县进行安抚而达到安定,从而稳固统治。这正是封建统治者置县用“怀集”县名的目的所在。


来源:怀集风采

怀集为什么叫怀城(怀集为什么叫怀集)(6)

怀集为什么叫怀城(怀集为什么叫怀集)(7)

怀集为什么叫怀城(怀集为什么叫怀集)(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