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东京奥运会渐入尾声,中国健儿表现出色。8月6日,随着许昕所在的中国队夺得2020东京奥运会乒乓男子团体项目金牌,上海奥运健儿在东京获得的第五金。截至记者发稿,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6金继续领跑金牌榜,上海健儿在5个项目有6人次勇夺奥运冠军,创历届奥运会参赛最好成绩。

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副秘书长、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表示,陈芋汐、姜冉馨、唐钱婷、宋佳媛等新秀展露风采,背后是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传统体校办训、体教融合办训、社会力量办训三种模式协同发展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姜冉馨加入上海队(姜冉馨等上海奥运小囡为何不断涌现)(1)

姜冉馨加入上海队(姜冉馨等上海奥运小囡为何不断涌现)(2)

传统体校长期以来一直是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目前上海有区级体校34所,市级体校3所。在不断巩固体育系统一、二、三线队输送渠道的同时,提高体校软硬件建设等各方面的要求,提升发展水平。

2017-2020周期,共有20所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其中有9家是国家级重点基地。本届奥运会冠军钟天使(浦东三少体)、姜冉馨(奉贤区体校、黄浦区体校联合培养,以奉贤为主)、张灵(青浦区少体校)、陈芋汐(徐汇区少体校)等都是由传统体校培养输送的。目前,传统体校依旧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体教结合指导思想,开创了学校办二线运动队的先河,构建了上海体教结合工作的发展框架,开辟了“把优秀的运动队办到学校里,让优秀的运动员从校园里走出来”的育人路径。

2019—2022年周期,以800余所市、区两级体育传统学校为基础,上海在全市布局了65支学校办二线运动队,并实施优秀教练员进校园工程,促进学校课余训练水平的提高。本届奥运会冠军陈云霞就是由七宝中学田径队转项培养输送的。

姜冉馨加入上海队(姜冉馨等上海奥运小囡为何不断涌现)(3)

未来一段时期,市体育局将会同市教委积极推进学校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将进一步拓宽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渠道,切实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2000年以来,徐根宝足球青训基地、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等一批社会力量办训机构在上海逐渐兴起,逐步推进了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帮助中国乒乓队夺得男团冠军的许昕、唯一效力欧洲五大联赛的武磊等体育人才,皆出于上海的社会化办训机构。在中超赛场,从根宝基地走出的运动员更超过30多名。

代表中国队出战奥运会帆船诺卡拉17级比赛的胡笑笑(上海)和杨学哲,虽然排名16没能进决赛,但也创造了历史,这支国家队的运动员全部由社会力量——上海美帆俱乐部培养输送。

姜冉馨加入上海队(姜冉馨等上海奥运小囡为何不断涌现)(4)

姜冉馨加入上海队(姜冉馨等上海奥运小囡为何不断涌现)(5)

姜冉馨加入上海队(姜冉馨等上海奥运小囡为何不断涌现)(6)

从2020年起,上海正式启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建设,构建了完善的社会力量办训扶持、管理、考核、激励政策体系,以两年为周期,命名扶持了35个“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徐彬表示:“接下来,上海将继续坚持三种办训模式融合发展。多渠道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力争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增添助力。”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陈华 题图来源:新华社

文内插图:新华社 等

来源:作者:陈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