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语

隐语,《文心雕龙》的解释是: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隐去本事而假以他辞来暗示的语言)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就是著名的隐语,杨修解之为“绝妙好辞”,也因此招致曹操的嫉妒与杀心。

当今流传最广的隐语,莫过于“你懂的”。

认真看完了你会懂什么(你懂的)(1)

发端

不确定“你懂的”何时发端,能确定的是初起之时和“色情”“暴力”有关。

比如老婆说“老公,我先洗了,你懂的”,比如“我有图,请留邮箱,你懂的”,比如“以下视频胆小者慎入,你懂的”。

至于到底懂什么,往“色情”“暴力”方向上想,一般没错。

随即所有法律法规未有明细的灰色地带,都流行起“你懂的”。代开发票、软件越狱、私家车载客、驾驶证代消分...

至此,“你懂的”成了灰色地带的“黑话”。


“你懂的”进入文化领域,是因为2010年的两段视频:筷子兄弟《老男孩》、“旭日阳刚”《春天里》。

“草根”“奋斗”“梦想”“现实”伴着眼泪和嘶哑的歌声而来,引起了80后、70后甚至60后的集体自觉、记忆共鸣。

无法言喻的心灵感受通过“你懂的”三个字得到宣泄,虽是调侃语气、却沉重莫名。

“我们那时候...你懂的!”

认真看完了你会懂什么(你懂的)(2)

旭日阳刚《春天里》

2014年,“你懂的”首次运用于官方。2014年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回答《南华早报》记者提问周永康传闻时说:“不论是什么人不论其职位有多高,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的追查和严厉的惩处。我只能回答成这样了,你懂的”。

之后,但凡是官方暂时不方便详说、直说的内容,只要祭出“你懂的”这面大旗,媒体、记者、观众往往会心一笑、闭口不再提。


灰色、文化、官方,这三驾马车,载着“你懂的”驰骋天下,所到之处,从者芸芸。一时间,“你懂的”仿佛十里荷花。

语言的生命力!

居心叵测

隐语都有时间性,“你懂的”已从隐语发展成了大众口语里的一个新词汇,哪一天被收录进《中华俗语大全》也未可知。

这个词的前世今生,本毋庸多论;雁过长空、自生自灭的东西,如今实在太多。

然而,“你懂的”已渐渐异化出伪善的用法和险恶的含义。

问者或许无心,答者却往往有意。

认真看完了你会懂什么(你懂的)(3)

答者的臆断之矛、险恶之刀,在“你懂的”这三个字的包裹粉饰下、悄悄地刺了出去;被讨论的那个对象,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而答者得意之处,更在于事后所谓的deniability(合理的推诿):

确实,你没有这样说。但结果,你说没说都一样。

人人都有自己的判断,该判断扎实合理与否则基于自己的常识和了解。

如果听者和说者一样,对所讨论的对象都有足够的了解,那“你懂的”效果甚微,说者也就无心妄用。

如果听者对所讨论的对象了解不够,那么“你懂的”就是撒进听者心里的第一颗种子、等待时机发芽了。

认真看完了你会懂什么(你懂的)(4)

肤受之诉 浸润之谮

老祖宗说:肤受之诉,浸润之谮,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诋毁和诽谤,像水浸润泥土一样,在不知不觉中起作用)。

老祖宗总是很厉害,2500年前就总结得标本皆备了;今天,“你懂的”是“肤受之诉,浸润之谮”的最新面具。

“你懂的”后面,还往往跟着“呵呵”,而这“呵呵”,简直就是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后白骨精回身抿嘴的那一声轻笑!

狗尾

老王,人家随便说说,不要这么较真嘛”

“你懂的,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