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1)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2)

蔡晓勇,家族传承手艺人里的艺术家

蔡晓勇,彭州市天彭牡丹书画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华西徐悲鸿、张大千书画研究院会员;彭州市古玩商会艺术顾问…… 然而拥有这些头衔的蔡晓勇,却经营着一家荞面馆,这家荞面馆居然还开在了书房里。蔡晓勇说:“书法就是荞面,荞面就是书法。”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3)

蔡晓勇的荞面馆挺有特色,一进面馆就像进了书画展厅似的。来吃面的客人都亲切地称呼蔡晓勇为勇哥。50多岁的勇哥嘴角总是挂着微笑,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蔡晓勇和妻子一起经营面馆,每天来吃面的客人特别多。有人问他“天天卖这么多荞面,有啥子秘方嗦?”“做良心面!”勇哥不假思索地说。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4)

1 学艺,传承

祖传手艺,“良心”为本。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5)

在上世纪20年代,蔡晓勇的祖父蔡道树在成都学到了制作荞面的手艺,90年代初,蔡荞面的第二代传人蔡晓勇的姑妈蔡统英又将这个做荞面的技艺传给了他,并告诉他要想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做良心面”是根本。从接过祖传衣钵那天起,蔡晓勇便一直坚持着祖训,以“良心”做面。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6)

蔡晓勇说:“也许正是出于对家族传承的责任,后来才真正明白祖父曾经说的怀着慈悲心去做面是什么意思。”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7)

2 负艺,创新

每一碗面,从原材料起就是主打健康。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8)

荞面的制作方法十分讲究,蔡荞面的荞面原料选自上好的大凉山黑苦荞,再配上少许的高筋面粉和成面团,放在荞面床子上压成细面条。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9)

条细筋韧,不断条,清香爽口,配上鲜嫩的竹笋烧牛肉,还有自家秘制泡豇豆,一碗营养丰富的荞面便呈现在您的面前。原来的荞面床是木制的,蔡晓勇将木制床改良为不锈钢床,不仅压制的荞面味道不变,更经久耐用。同时,他将以前单一的竹笋烧牛肉的臊子,发展成为十几种面臊子,如:杂酱臊子、排骨臊子、肥肠臊子、卤肉臊子等。还把以前单一的牛骨头汤,更换成了如今的龙骨汤和鸡汤,使荞面更加可口,营养更加丰富。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10)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11)

3 制艺,人品

这一次,用书法装饰店,用情怀做碗面。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12)

如果说做荞面是为了继承祖业,那么书法和绘画则是蔡晓勇此生最大的执着。对蔡晓勇来说,做一碗有良心的面,是他坚持的底线,做一碗有文化的面,更是他一生的追求。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13)

4 初衷,灵魂

每碗面都是有灵魂的。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14)

店里有一幅树皮画,看上去很有历史,是蔡老师很小的时候制作的,这些年这幅画跟着他从彭州到成都、又从成都回到彭州,没有磕着、没有碰着,一直保存至今。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15)

一进店就可以看见墙上的一幅字——“乡愁”,对故乡浓浓的思恋便是蔡晓勇回到彭州的的初衷吧。这是蔡晓勇第一幅最满意的作品,这些年他一直带着这幅作品,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即使自己是一个手艺人,也要成为一个艺术人。

5 有趣,文艺

最爱的还是打烊后的时光。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16)

每天生意打烊后,就是蔡晓勇夫妻俩最闲暇的时光。在书画室沏上一壶茶,妻子拿出喜爱的贝斯弹上一曲,一天的劳累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17)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18)

茶杯中浮晃着一抹淡碧,几缕轻烟散着温热,在桌上铺上宣纸,蔡晓勇开始了每天都不落的练习,写上几幅字或画上几笔画。荞面馆里墙壁上挂着的,都是出自他的笔下。不论是字还是画,每一幅都是如此认真,如此用心。难怪客人们来了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来吃的不是“面”,吃的是“文化”,欣赏的是“艺术”!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19)

邛崃好吃的面馆排行榜(彭州有家开在书房里的荞面馆)(20)

如今,蔡晓勇不仅做到了传承家族技艺,也练得一身书画艺术本领,并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融合,在书房里开起了荞面馆。人生百味,离不开酸甜苦辣、咸涩辛冲,但无论食客还是师傅们一直追求的,都应该是让人念念不忘的人情味以及浓浓的故乡情。

转自:品鉴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