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秋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法庭上,一名穿着囚服的18岁少女正在被审判。

在面对审判时,这名18岁少女的脸上却挂着耐人寻味的笑容,而她的双手却沾满了亲生母亲的鲜血。

相隔7年后,只因这名18岁少女在庭审时的一个动作,竟然引得美国网红们争相模仿。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1)

伊莎贝拉·古兹曼

庭审现场

2013年的深秋季节,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的法庭上正要展开审理一起弑母的案件。

一名年轻的少女伊莎贝拉·古兹曼(以下简称伊莎贝拉),在2013年6月28日那天晚上,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案发后的不久,就被美国警方抓获了。

此时的伊莎贝拉,正身穿囚服坐姿挺拔地待在被告席上准备开庭。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2)

伊莎贝拉·古兹曼

律师来到伊莎贝拉的身边与她交谈时,她却是非常平淡地回答律师的问题,仿佛她并不是犯罪嫌疑人,反而更像是一名旁观者。

伊莎贝拉发现有记者在拍摄她时,她却是直接转身面对着镜头露出一个莫名的微笑,随后又一脸不屑地转头看向了别的方向。

当庭审的过程中,伊莎贝拉满脸委屈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仿佛受到了什么冤情一样。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3)

伊莎贝拉·古兹曼

但是伊莎贝拉却是又一次转身面对镜头,手指放在眼睛下拌了个鬼脸,这个动作仿佛在告诉观众:我并没有哭。

也因伊莎贝拉的这个可爱俏皮的动作,在2020年爆红网络,吸引了大批不知情的网红们争相模仿。

而当人们得知伊莎贝拉的案件后,那些模仿的网红们却又连夜将视频删除

那么,伊莎贝拉到底是犯下了什么样的案件呢?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4)

疯狂的案件

2013年6月28日的那天晚上,在美国奥罗拉市,注定是一个不会平静的夜晚。

在晚上9点多的时候,伊莎贝拉的继父雷恩下班后来到了家门口。

雷恩打开家门进去后,却是听到了异常的声音。

在二楼楼梯拐角处的卫生间里,传出了打斗的声音和微弱的呼救声。

雷恩连忙丢下手里的文件,急匆匆地来到了卫生间的门口时看到了一个让他终身难忘的事情。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5)

伊莎贝拉·古兹曼

雷恩的妻子霍云米倒在了血泊之中,身上还插着一把刀。

雷恩的继女,也就是霍云米的亲生女儿,正手持棒球棍在敲打她的母亲。

雷恩连忙喝止了伊莎贝拉的行为,随后进了卫生间查看霍云米的伤势。

伊莎贝拉雷恩露出了一个诡异的微笑,趁他不注意的功夫,立即丢下棒球棍跑了出去,之后就消失不见了。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6)

伊莎贝拉逃跑后,雷恩并没有去追她,而是对妻子实施紧急救援措施。

可是霍云米的伤势太重,在救护车赶来的时候,已经因为失血过多身亡了。

警方在接到报警后也很快就到达了现场,在初步了解情况后,迅速展开对伊莎贝拉的搜捕行动。

次日中午,警方在一处地下停车场内,找到了躲藏在那里的伊莎贝拉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7)

伊莎贝拉见到警察的到来并未反抗,而是很顺从地伸出双手被警察戴上了手铐,随后便被押解到了警局。

经过法医对霍云米尸体的检查,共在其身上找到了79道刀伤,身体的各个部位还有很多的棍棒伤。

这些伤痕加在一起,即使再强壮的人恐怕也活不下去,足以可见伊莎贝拉有多疯狂。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8)

法院宣判的结果

警方一级谋杀的罪名,将伊莎贝拉逮捕并送上了法庭。

在庭审上,伊莎贝拉面容平静,时而还会露出微笑。

就当人们以为伊莎贝拉将要被判处死刑或者终身监禁的时候,意外的证据出现了。

伊莎贝拉律师站起身出示了一份鉴定证明,这个证明是权威机构鉴定的。

证明书上表明:伊莎贝拉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9)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常见,也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病情的初期会出现敏感多疑,随之发展为妄想。

严重者会使患者时常出现幻觉、幻听,情感和行为受到幻觉和妄想的支配后,患者就会表现出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比如:自残、伤人等。

这个鉴定结果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法官对于本次案件的判决。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10)

最终,法官在证实鉴定结果的真伪后,对伊莎贝拉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判决。

法官当庭宣布:伊莎贝拉一级谋杀的罪名不成立,当庭无罪释放,并强制她接受精神病院的治疗。

这个结果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都没想到案件的最后,竟然会出现了这样的反转。

这么年轻的一个女孩,却患上了精神疾病,这一切都源自于伊莎贝拉的家庭。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11)

成长历程

1995年伊莎贝拉出生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母亲霍云米是一名华裔,父亲则是一名拉丁裔人,名叫罗伯特·古兹曼

伊莎贝拉的家庭里都是混血,但是她的长相并没有随她的父亲,反而是和漂亮的母亲比较相像。

伊莎贝拉从小就很活泼可爱,深得父母的宠爱。

但是宠爱的背后,却是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淋。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12)

伊莎贝拉7岁那年,霍云米罗伯特两人的感情走到了尽头,就此离了婚。

单亲的日子,对于伊莎贝拉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之后的几年间,她跟随父亲一同生活。

但平静的生活到此也就结束了,而是开始荡漾起了波澜。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13)

罗伯特·古兹曼

伊莎贝拉上学期间,她就表现出了破罐子破摔的性格,每每去上课的时候,她都不用心去学习,反而是经常地闯祸,搞得老师们不胜其烦。

罗伯特也因此经常地收到老师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今天伊莎贝拉又犯下了什么错,这些事情让一个不怎么会交流他感到很头疼。

有一次,伊莎贝拉联合几个同学将另一名同学给打伤在地。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14)

罗伯特在收到消息后,连忙地来到了现场并见到了女儿和伤者,他立即询问女儿这是怎么一回事,但伊莎贝拉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并没有丝毫悔改的态度,还对他做了一个鬼脸的动作。

罗伯特气急之下扬手打了伊莎贝拉几下,但就是这样,她依然没有去向伤者认错。

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几起,罗伯特在万般无奈之下,将伊莎贝拉送到了前妻霍云米那里。

就是罗伯特的这个决定,导致了事件的再度升级。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15)

叛逆的女儿

霍云米自从离婚后,很快就找到了现在的丈夫雷恩,并且两人结了婚。

雷恩伊莎贝拉的到来表现得很欢迎,而且对她的第一印象非常好,那是一个可爱活泼的女孩。

但是在伊莎贝拉到来后,却经常和母亲霍云米闹矛盾。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16)

因为在小时候,伊莎贝拉就经常看到母亲对父亲发脾气,使得在她的印象中,母亲就是一个爱发脾气的“坏人”

所以当年在爸妈离婚的时候,伊莎贝拉并没有选择和母亲生活。

伊莎贝拉来到这个家庭后,虽然得到了继父雷恩的关爱,但对于母亲却是针锋相对。

每当霍云米插手伊莎贝拉的事情时,却总是会换来她激烈的反抗。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17)

霍云米

有一次,因为伊莎贝拉逃课被霍云米发现了,于是霍云米找到了她,并将她带到了家里。

结果,伊莎贝拉却是挣脱了母亲的束缚,气愤地大声说道:“你凭什么管我?”

霍云米也气冲冲地说:“我是你母亲,怎么就不能管你了。”

伊莎贝拉却是反驳道:“你不是,我没有你这样的妈妈。”

随后,伊莎贝拉便摔门而出,不知跑到了哪里。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18)

霍云米对此非常无奈,雷恩来到她的身边安慰了几句,并告诉她不要这样教育孩子,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

但是霍云米还在气头上,哪里会听得进这些话语,此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19)

2013年,在一个深夜,霍云米起床上洗手间方便,在路过伊莎贝拉的房间时,却是发现里面传出了嬉闹的声音。

霍云米疑惑地打开了女儿的房门,却是发现伊莎贝拉偷偷带男同学回家过夜。

这样的事情让霍云米无法接受:女儿还未成年呢,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霍云米当即打跑了那个男同学,又与伊莎贝拉狠狠地吵了一架。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20)

在这次事件之后,伊莎贝拉却是丝毫不知悔改,还在几天后选择了退学。

霍云米在得知后,又一次找到了伊莎贝拉,并不断劝说她去学校。

但是这一次,伊莎贝拉却是恶狠狠地放下狠话:“你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伊莎贝拉的话语和神情,让作为母亲的霍云米莫名地感到害怕,于是她便报了警。

警方找到伊莎贝拉后,只是对其进行了口头教育,随后便离开了。

而这个时候,伊莎贝拉却是对母亲的恨意更加深了。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21)

6月28日晚上,趁着霍云米上洗手间的功夫,伊莎贝拉带上早已准备好的小刀和棒球棍,堵在了洗手间的门口,并丧心病狂地对霍云米狠下杀手。

雷恩到达家里时,发现情况后立即制止,但还是为时已晚。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22)

伊莎贝拉的行为,彻彻底底地击碎了人们的三观,可以说她的行为,甚至比有些恐怖电影还要可怕。

直到如今,伊莎贝拉已经没了任何的消息,在她接受治疗后,会不会对自己曾犯下错误所后悔?

结果,可能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23)

后记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能深切地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而对于伊莎贝拉来说,原生家庭的破碎,使得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

原生家庭的不和谐,导致伊莎贝拉对于母亲在她心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在之后的生活中,罗伯特因缺乏与女儿之间的交流,使得伊莎贝拉慢慢地走向了歪路。

美国小甜心是谁(美国甜心恶魔)(24)

而霍云米对伊莎贝拉的态度,却是以管教为主,让青春期的孩子受到了压迫,于是引起了她的反抗情绪。

随着矛盾的积累,在最后的事件爆发后,点燃了伊莎贝拉积攒多年的情绪,这才发生了悲惨的案件。

所以说,我们不要一味地去培养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制造压力,或者给孩子过于奢华的生活。

孩子的心理成长才是重中之重,才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只有一颗健健康康的心,才能向着健康的生活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