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章为《泰伯篇》的末章,指出仁学美德的模样,即在饮食、服饰、居住三个方面的表现,来说明仁学实践者应该有的状态。

8:2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参考译文]孔子说,我对禹没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它在吃穿用度方面非常节省,但进行祭祀时毫不吝啬;它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朴素但祭祀时的礼服却用心做得很华丽;他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治理黄河水患上,而自己的家却很简朴。真是难得的没有瑕疵的人啊!

饭前读语录饭后行大礼(至德务本衣食住行)(1)

禹是依禅让制得到最高统领的位置的,可以说他是整个部落中德行最高的人,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根据《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当年帝尧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在这种情况下又没有合适的人治水,没有办法之中帝尧便任命崇伯鲧治河,后来鲧因“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而被舜处死,传说“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与此同时,帝舜使鲧之子禹继父业治水。禹因为其父治水不成的前车之鉴,故而“劳身焦思,居外三十年,过家门而不敢入。”,这就是著名的“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彻底治理好水患,造福万民。

禹在吃穿上节省但却非常看重祭祀的礼数,可以看出他对国家的礼、政治制度的重视,说明德也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孔子非常看重礼的,非常推崇禹。“无间然”,此处为动词,作挑剔、批评解。无间然就是无可挑剔,无可非议的意思。大禹至德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指向食、衣、住三个方面,与仁学好学所指向的衣食住行几近重合,即好学中表现中的至德是何状态?

饭前读语录饭后行大礼(至德务本衣食住行)(2)

第一是“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菲饮食”,就是自己饮食菲薄,吃得非常简单。“而致孝乎鬼神”,致,致力,努力地去做,就在祭祀鬼神时准备周备,严格按照祭祀之礼。这就形成非常明显的反差:祭祀鬼神的祭品非常丰厚,自己却吃得简单、相互,这表明他对祖先的敬孝之心。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大禹就是依此而行,凡能够行孝于祖先者,必定能够关爱民众,民风自然也会变得淳朴。

一个人尊为帝王,还能够对自己坚持朴素、简单的生活,富而好礼、清廉节俭、以俭养德,这正是仁者最难能可贵的,正如《论语》中云,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虽然生活饮食节俭,但是却致孝乎鬼神,内心恭敬,而外在简朴,这正是仁者所崇尚的美德。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居敬而行简,这正是仁者实践风格。后世仁学实践者,可以从先王之道中揣摩仁学的价值和实践的方式。

饭前读语录饭后行大礼(至德务本衣食住行)(3)

第二是“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恶衣服”,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单、很朴素,但是“致美乎黻冕”,礼服称为黻,礼帽称为冕,黻冕合称指礼服。在上朝或祭祀的时候要穿戴礼服,穿得很讲究、很华美,这也形成极大的反差,但这正是敬重天意、恭敬群臣,重视祭祀的体现。

在仁学中,衣非仁者所关注的重点,莫要在此分神,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需要真正担忧的是德、学、义、善,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但是祭祀上的美衣美服却是内心恭敬的体现,通过对祖先、神灵的敬仰,起到反思、整顿自身的作用,从而实现“就有道而正焉”。

饭前读语录饭后行大礼(至德务本衣食住行)(4)

第三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一方面大禹他自己的住处,宫室很简陋,卑是简陋,但是他尽力为人民办兴修水利、整修农田,洫通田间的那些水道,这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巨大反差,体现了厚爱百姓的“泛爱众”的美德。

正是有了上面两点,才会有第三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而正是这一点,成就是大禹的仁与圣,也是孔子对大禹无间然矣的真正原因所在。正如《论语》指出的,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饭前读语录饭后行大礼(至德务本衣食住行)(5)

本章中的开头和结尾孔子两次说“禹,吾无间然矣”,言外之意,是他人有对大禹的微词,如韩非子《十过》第十记载:奚谓耽于女乐?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穆公问之曰:“寡人尝闻道而未得目见之也,原闻古之明主得国失国常何以?”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穆公曰:“寡人不辱而问道于子,子以俭对寡人何也?”由余对曰:“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鉶。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月所出入者,莫不实服。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子,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书其內,缦帛为茵,将席颇缘,触酌有采,而樽俎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总而言之,自大禹后,禅让精神没有了,王位由“禅让制”变成了“家天下”。后人认为大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注解一)。

饭前读语录饭后行大礼(至德务本衣食住行)(6)

孔子对此的看法仍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贯彻其三人行,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搁置争议,敏行讷言,不随意方人的风格。对于管仲的评价也是如此。管仲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为圣矣。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饭前读语录饭后行大礼(至德务本衣食住行)(7)

孔子说的这三项美德,是为诸美德之要,这也是仁学中好学所归纳的要点,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凡是能做到此三点者,即具备为仁者的美德。这样,就是“无间然矣”,对他没有任何挑剔了,在仁道之中就可苟日新、日日新,能够成就大人人格,安身立命于礼崩乐坏的大变动社会之中而自岿然不动。

仁学来解释经典,可以填补《论语》篇章间的空隙,让我们了解到完整的仁学,同时也能够见识到仁学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可以丰富仁学的内涵。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仁学的内涵,敬请加入视频慕课《论语启蒙:论语的法典化解读》,或参考《仁者无敌:仁的力量——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中人人格论:论的法典化解读》(光明日报出版社2020)。以下是《论语启蒙》的课程简介。

饭前读语录饭后行大礼(至德务本衣食住行)(8)

现代世界被认为史上罕见之大变局,当今中国也处于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身处大变动社会之中,需要有相应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与中国传统大一统社会的生存方式相异。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中心,而仁学是儒家的核心,是孔门弟子为全面阐述仁学编纂而成。它是处于春秋礼乐崩坏大变动社会条件下的“仁魂义行”的生存智慧,提出在礼崩乐坏之下,遵循真理其实是可行的(“志于道”),但需要遵循仁学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其要点为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兴于诗”),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立于礼”),需要有遵循美德的技巧(“据于德”),能够克服遵循美德所带来的高昂成本(“依于仁”),强大的行动力是根本应对之道(“敏于行”),这样,就能够化解礼崩乐坏带来的惧、忧、虑(“成于乐”),这对于身处目前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同样适用。本课程通过法典化解读《论语》阐述大变动社会生存智慧,即“志于道、据于德、立于礼、依于仁、敏于行、成于乐”,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道。

饭前读语录饭后行大礼(至德务本衣食住行)(9)

(注解一)据传说最早是皋陶被立为禹的后继者,可是皋陶英年早逝,所以禹就把后继者位置让给了伯益,伯益以年老为由推让了,夏启继位后,没有忘记伯益之功,其儿子大廉就继承伯益的职位,就用他的名为姓,封地于秦,大廉就是廉姓的始祖;伯益次子若木被封于徐国,为徐氏始祖。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禹暗中培养儿子启,埋下了王位争夺的隐患。大禹驾崩后,益准备举行继位大典,这时大禹的儿子启动用武力,赶走了益。启宣布父亲建立了夏王朝,自己是第二代夏王。无论什么缘由,大禹之后,举贤任能的禅让制度被王位世袭制度所取代,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历史的“天下为公”也被“家天下”所代替。这也许就是针对别人的挑剔孔子老师两次说“禹,吾无间然矣。”的原因。


作者原创申明:本头条号的所有文章系作者独创,享有著作权,请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