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第19子张篇第18章】,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孔子论孝的三种方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孔子论孝的三种方法(拼图解论语孔子论孝27-)

孔子论孝的三种方法

《论语》原【第19子张篇第18章】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杨伯峻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顺,其他方面别人都可以做到,只有他不更换父亲下属和父亲的规矩,是难以做到的。”

【钱穆译文】曾子说:“我听先生说过:‘孟庄子之孝,其他还是可能的,只有没有改换了他父亲所用之人及所行之政,是难能的。’”

【李泽厚译文】曾子说:“我从老师那里听说:孟庄子的孝顺,其他都能做到;他那不变动父亲的臣下和父亲的政策,是很难得的了。”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曾子说:“我从夫子处听说过‘孟庄子的孝哪,其他的方面可以做得到;他不改父之臣和父之政,这个就难以做得到了’。”

【游梦僧意译】曾子说:“我从夫子处听说过‘孟庄子的孝哪,其他的方面可以做得到;他不改父之臣和父之政,这个就难以做得到了’。(多年遵循事父之道,可称之为孝。如果能继承父亲的良好作风或事业并发扬光大,就更难得了。)”

【详解】上文提到“《论语》编纂者,担心后人曲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为‘三年不改变父亲的规矩习惯、行为作风’,为此,又不厌其烦地在最后以曾子的话来明确之。”

曾子的话中,有五个字就确定了此章应排在这个位置——其他可能也

何解?“其他”即“其余”,指除“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之外的孝行。所以,此处的“其他”,一者与后面的“是”相对。再者也是指《论语》前面所论孝的所有内容。是故,此章必然得排在“论孝”版块的最后。这就是此章句排在这个位置的理由。

先介绍此章相关人物。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两父子同拜孔子为师。

孟庄子:(?—公元前550年),姬姓,孟孙氏(仲孙氏),名速,世称仲孙速,谥号为庄,故史称孟庄子,春秋时期鲁国世卿,孟献子之子,“三桓”孟孙氏第六代宗主。他在鲁襄公时期辅政,以“孝”与“勇”而闻名。

鲁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孟献子(仲孙蔑)去世,孟庄子承袭世卿之位,为孟孙氏宗主。鲁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孟庄子重病去世。

夫子:老师。此处指孔子。

下面开始解此章的字句。

闻:《说文解字》知闻也。从耳门声。听说。

诸:“之于”的合音。《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访诸蹇叔。

可能:直解比较难。咱绕个弯,方便理解。此章中,“可能也”明显与后面的“难能也”相对,只是程序深浅不同。“难能”是“难以做到”,那么,反推回来,即知“可能”是“可以做到”

政:政事,政策,政令。

是:指示代词。“这”。

难能:难以做到。“难能可贵”,意思是做到了难做之事,十分可贵。

前面介绍孟庄子的时候,咱重点标记了两个年份:公元前554年,孟庄子上位;公元前550年,孟庄子病亡。即孟庄子当上孟孙氏宗主四年,不足五年,就重病死了。这是他能做到“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的一个重要原因——掌权时间短

另一个原因就可能是孟庄子的父亲孟献子用人得当、治政有方,所以后世不作改为,也无妨,甚至更有利。否则,若果其父留下来的,是一批鱼肉百姓的奸臣和一些暴政恶法,孟庄子不改之,那岂不是把父亲往深渊里推,留下更大的恶名,那不就是不孝了?!

为此,本僧在意译部分,加了一句,以使曾子(或孔子)话中隐含的信息表达出来:多年遵循事父之道,可称之为孝。如果能继承父亲的良好作风或事业并发扬光大,就更难得了。

所以说,曾子话中的“难能”,说得很对:难得父亲慧眼识人、治政有方;在此基础上,又遇到一个孝子,且这个孝子上位时间还不长。如此,才做到了“难能”之事。

需要注意的是,曾子的话,没说做不到“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就不孝,只是那样,是更难得的“孝”。用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说明就是:咱考通过式考试,比如资格证书,只要你考60分及以上,就拿得到资格,那么,你考65分,即可获得证书;另一人考了90分,他也能拿证,他只是更牛而已,他的牛,并不影响考65分的人拿到资格证。

必须明确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不是“三年不改变父亲的行为作风,可称之为孝了”。上一文,咱说了,是“多年遵循事父之道,可称之为孝了”。

《论语》本章句,就是用曾子的话,明确此中奥秘。所有不得不说:编纂《论语》的先贤们,真是“循循然善诱人”,用心良苦哪,生怕后世读《论语》的人误读曲解,而作文唯恐不详。

可惜的是,后世留传下来的,是次序被打乱了的《论语》,众解论者没意识到这一点,而就乱而解,不免陷入断章取义,曲解原意的陷阱。撰写《论语》的先贤们,又怎么能料到,自己本意想发场光大先师先祖孔子的圣学,最后,反而留下别人曲解摸黑先师先祖的把柄。

鸣乎哀哉,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至此,《论语》的论孝版块解读完毕!后续将进行其他版块或小块的解读。敬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谢谢。

【第19子张篇第18章原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游梦僧直译】曾子说:“我从夫子处听说过‘孟庄子的孝哪,其他的方面可以做得到;他不改父之臣和父之政,这个就难以做得到了’。”

【游梦僧意译】曾子说:“我从夫子处听说过‘孟庄子的孝哪,其他的方面可以做得到;他不改父之臣和父之政,这个就难以做得到了’。(多年遵循事父之道,可称之为孝。如果能继承父亲的良好作风或事业并发扬光大,就更难得了。)”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