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官场上总有一些人能成为特例,官运亨通,被列为清流,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赞成维新,倡导洋务,同时又不放弃守旧的立场,号称官场不倒翁,他就是晚清名臣,新旧兼备的官场代表张之洞。

一入官场就与众不同的处事风格

张之洞刚入官场的时候,就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他主持浙江乡试和湖北学政、四川学政期间,他对考生的标准是超越世俗,他更看重学生的品行,重视真才实学,反而不看重那些酸腐的老学究派。

历史上两江总督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和武汉)(1)

考生的试卷中出现一两句唯义理悖谬者,都会被黜退,在他的主导下许多年轻人才被录取。

光绪五年,俄国侵占新疆伊犁,于是派左都御史崇厚赴俄国交涉索还伊犁,而崇厚是一个地道的昏庸无知,居然签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名义上是收回了伊犁,但是实际上却让西境、南境被沙俄宰割,这一消息引起了朝野的震动。

张之洞愤然上书《筹议交涉伊犁事宜折》,坚持必须修改协议,并且要求将崇厚治罪,受到慈禧和慈安太后召见。光绪六年,清廷派曾纪泽去俄谈判,重新签订《伊犁条约》。

张之洞、陈宝琛、张佩纶、黄体芳称翰林四谏,号为清流派,拥戴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领袖,而实际上张之洞才是真正的领头人。

中法战争尝尽无财力,无军械之苦,决心兴办洋务运动

光绪9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担任两广总督,在抗法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张之洞积极备战,亲自制定防务规划,协调内部关系,多次援助福建、台湾和云南的军事行动。

历史上两江总督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和武汉)(2)

同时还将原天地会的爱国武装黑旗军收编,黑旗军多交次立下战功,在击溃西线法军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启用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击溃东线法军,从而扭转整个战局。

中法战争也让张之沿饱尝了物力军械匮乏的滋味,这更让他坚定了兴办洋务运动的决心。

光绪12年,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雅书局和广雅书院,不仅如此 他还聘用当时因弹劾李鸿章主和而获罪的梁鼎芬,以及弹劾太监李莲英而降职的朱一新。

张之洞和武汉,到底谁成就了谁

2017年,武汉GDP达到13400亿元,如果不算北上广深这四个超一线城市,武汉排名全国第五。

武汉可以说是牛气冲天,武汉的牛和很多牛人有关,但是最重要的应该是张之洞。

历史上两江总督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和武汉)(3)

光绪15年,张之洞主持修建了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这一年他调任湖北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干了19年,都说一部张之洞的历史,就是半个湖广总督历史。

张之洞来武汉的第二年,就在龟山脚下兴建了著名的汉阳铁厂,包括生铁厂、钢轨厂、熟铁厂、铸铁厂。

历史上两江总督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和武汉)(4)

刚愎自用,办钢铁厂闹大笑话

光绪15年,张之洞到了湖北,开始了他的企业创办之路。在他办企业 路上,还曾经出过这样的一个笑话。

张之洞办钢铁厂时,准备从英国购买一台炼钢厂机炉,英国梯赛特工厂回复说:“想要办钢厂,需要 先把铁、石、煤、焦寄过去化验,这样才知道煤铁的成分是怎样的,才知道能炼什么样的钢,才能配备相应的炉子,但是张之洞大言不惭的说:”我国地大物博,要什么样的煤铁没有,还用得着化验,就照英国人用的买一份过来就可以了。

历史上两江总督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和武汉)(5)

结果机炉设在汉阳,而铁用的大冶的,煤用马鞍山的,而马鞍山的不全格,只好从德国又买了数千吨焦炭,这一年光买这些东西就花了560万两,而结果并没有炼成钢。

后来又改用江西萍乡的煤,结果炼出来的钢太脆,原来是因为所买的机炉采用酸性配置,不能去除磷,钢含磷太多,便易脆裂。最后只得向日本借了300万,将原来的机炉改成碱性配置的,最后终于炼出了钢。

如果张之洞在做这个事情前,能派人先去考察一下,这样成功的的机率会更快,更高效,而且还能省下不少经费。

汉阳钢铁厂是近代第一个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钢铁厂,也是亚洲最大的钢铁厂,一个大国,如果没有钢铁,说话是没有分量的,即使看上去花团锦簇。有了钢铁骨架,将重工业转化消费工业,才能水到渠成。

历史上两江总督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和武汉)(6)

张之洞在汉阳还兴建了另外一家非常著名的厂——汉阳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虽不是最早的兵工厂,但却是实力最强的现代化军工企业,仅1896年,就造出了1000多只枝枪,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最多的枪就是汉阳造。

张之洞还创办了湖北纺纱局,织布局、缫丝局、制麻局,制砖、制革、造纸、印刷等工厂,还有湖北枪炮厂。

重视水利、重视教育让武汉成为工业、文化重镇

光绪25年,张之洞兴修了武昌武胜门外红关至青山江堤 30里,省城之南的堤坝,白沙州至金口江堤 52里和一条从鲇鱼套起至上新河为止的 10余里堤岸,这三条堤坝的兴修让常年受到长江洪水威胁的地区变成了良田,市镇。

历史上两江总督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和武汉)(7)

​湖北的大学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牛气,这也是张之洞的功劳,张之洞认为要改变国家现状,就必须 重视教育,要重视教育,就先重视师范,于是他主持创办了许多书院和学堂,有两湖书院、经心书院,又设立农务学堂、工艺学堂、武备自强学堂、商务学堂等;

历史上两江总督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和武汉)(8)

湖北的百年名校有5所,其中有4所都是张之洞创办的,如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务学堂)、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艺学堂),这其中不知道有多少张之洞的心血。

1897年,张之洞建立了汉口邮政总局,建了京汉线、沪汉线、粤汉线、川汉线、湘汉线,使武汉成了当时国家的电报网中心。

张之洞主张重工业和工商业两路并行,武汉由最初的进出口总额不过百万两,1905年,武汉的进出口贸易达3500万两。

湖北在他的带领下成了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后来辛亥革命的摇篮,武昌起义中的领导人物很多都是张之洞培养的学生。正如孙中山所说,他可谓“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若说武汉成就了张之洞,还是张之洞成就了武汉,都是不公平的,他们之间应该是相互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