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思维导图”

1、先说“思维导图”这个名字

目前在国内,被翻译成思维导图的,基本得到大家共识的有两种思维工具:

源于英国的 Mindmap和源于美国的Thinkingmaps

再通俗一点说明:

思维导图不能不知的几个好处(一次性搞懂思维导图)(1)

Mindmap学习三角形知识

思维导图不能不知的几个好处(一次性搞懂思维导图)(2)

Thinkingmas 八种图示

思维导图不能不知的几个好处(一次性搞懂思维导图)(3)

双气泡图对比诸葛亮和司马懿

思维导图不能不知的几个好处(一次性搞懂思维导图)(4)

气泡图描述熊猫

思维导图不能不知的几个好处(一次性搞懂思维导图)(5)

圆圈图关于减肥的联想

这也就是杰伴成长亲子思维导图课程主要讲的两类思维工具,其中Thinkingmaps作为基础课,Mindmap作为进阶课。(二者详细区别,找机会再给大家分享)

2、关于“思维导图”的概念

现在有“广义上”“狭义上”两种说法:

从这种划分上来看,可以这样理解:

因此,看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区分?目的是什么?

(1)如果是为了教学,就要严谨一些。

思维导图更多的还是说Mindmap和Thinkingmaps,即便如此,业界口径也无法完全统一,大体分两派:

在我看来,其实并不用纠结名字的问题,因为确实存在中英文翻译的因素。

(2)如果不是为了教学,只是为了让自己搞清楚这些工具的区别和作用,

我个人认为就没有太多绝对的对与错之分,至于原因上面也解释过了。

3、关于“思维导图”和“思维导图法”的区别

从这样的划分来看,如果把“思维导图法”定义是【方法】,那么“思维导图”就是【工具】,它们的关系就是:在运用一种方法时,可以有多个工具选择,“思维导图法”下可以用的思维工具有很多,“思维导图”是其中一种。(这时的思维导图就是狭义的概念,甚至单指博赞先生发明的Mindmap)。

那么除了思维导图还有什么呢?比如鱼骨图、概念图、曼陀罗九宫格等这些可视化结构化的思维工具就都可以作为可选工具了。

思维导图不能不知的几个好处(一次性搞懂思维导图)(6)

鱼骨图分析学习状况

至于“思维导图法”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既然是方法,就要同时关注“过程”和“结果”,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关注画好的结果(那一张图),还不能忽视整个画图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将mindmap翻译为思维导图,将mindmapping 翻译成思维导图法的原因。

但是,还要提一下的是,更多被称为“思维导图法”下的思维工具一般都会具备两大特点,就是“结构化”和“可视化”,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还是要看我们为何要做这样的定义。

综合以上三点,是关于和“思维导图”相关的大家容易混淆的一些说法的解释,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晰一些了?

二、关于“思维工具”

再来看看“思维工具”,顾名思义,就是帮助解决思维方面问题的工具。那么这个概念就可以很广泛了,只要是能帮助思考的工具,都可以称为思维工具啊!

平时我们比较常用的“柱形图”、“饼图”、“趋势图”等,还有更多我们在Office办公软件的 Smartart 中见到的那些可视化的图示,如果你把它们用在帮助梳理思维上,那叫它们思维工具也未尝不可啊,但是,思维工具不能代表它们的全部功能。严格讲,它们之间不能画等号。

思维导图不能不知的几个好处(一次性搞懂思维导图)(7)

Office软件中的Smartarts图示

不知不觉啰嗦这么多,简单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如果你只是纠结名字问题,那大可不必了。因为名字就是一个代号,一个事物的代号可以有很多,一个代号也可以指很多事物。这回,您懂了吧?

当然,如果您是为了教学和学习的严谨性,这种深挖精神,我举双手赞成,不然,我也不会啰嗦这么多了,希望能帮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