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北大系列讲座稿一篇文章,讲座者是北大经济学院睢国余教授,内容是关于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思考,由此推断讲座时间大概2000年左右。

我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算的话,至今已有44年,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为区分点,加入之前23年,加入之后21年,可以简单认为大概前后各20年。

睢教授讲座时间对应的正是马上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我感兴趣的是讲座中提出的9个困难问题,当时感觉无解或者说非常困难,现在又过了20年,回头看这些当年困难,很感概早已不是当年那样。

举例分析,讲座中详细介绍了3个问题,即国企脱困、农村发展、就业问题,当时看来一个比一个难以解决。

现在看,国企脱困不是问题,通过每年大学生校园招聘看得出,央企是最受青睐的,源自提供职位报酬很有吸引力。

再看农村发展,你去各个村子走一趟,会发现大街小巷停满车,这非常直观说明农村人有钱消费和敢消费了。

再说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压力确实很大,但实事求是说,能看上眼的好单位,比如央企、省企、500强外企、互联网大厂民企,就那么多,招聘人数相对毕业生人数,当然是越来越卷,人往高处走,我们都希望孩子找个好单位,无可厚非,这是就业压力大的实际。但不可否认,还有大量普通工作可以找得到,只不过不理想罢了,另外每年事业机关单位考试,又给了很多工作机会。

其他几个问题包括社会治安、腐败、收入分配、产业结构调整、加入WTO挑战,以及精神文明问题。可以说,除了精神文明属于心理问题,其他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极大解决。

说这些目的,是想通过比较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看到我们国家发展的巨大惊人变化。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之前认为困难甚至无解的,随着发展已经不知不觉解决或者缓解了。

这里的关键是什么?其实就是邓公所说那句朴实无华的话,“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错:发展才是硬道理(1)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但已经不再是最困难问题,这就是发展的力量。

我们不要奢望没有问题,活着就是出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后一定出现新问题,这就是最大现实。

由此推理到个体心理生活,其实也就是讲座提出的第9个精神文明问题,也是一样道理,困难会随着个人能力发展变得无足轻重,同样印证“发展才是硬道理”。

前几天和孩子一起走过人民广场,他说小时候来这里,觉得广场真大啊,现在感觉完全不同,当然因为我们长大长高了。

对于个人体验来说,比如从职场小白到业务大咖,从社交恐惧到接受特性等等,问题还是那些问题,由于不断成长和发展,要么问题已经随着发展解决,要么问题不再是问题,虽然问题还继续存在。

因此,问题的解决完全可以依靠成长和发展来处理,而不是非要直接干掉它,很多时候你爬到高山之巅会感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就是发展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