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称号的杨万里,一生中的诗作居然足足有两万多首,而流传至今的有4000多首,人的生命长度也不过是短短两万天,能够做到每日一篇这样高产的诗人,可真是不多见呀!杨万里是南宋的爱国诗人,宋光宗曾亲自为他题过"诚斋"二字,当时的人因此尊称他为"诚斋先生",后又因其独具特点的写作风格创建了"诚斋体",作为一代诗宗的他,能够得到如此高的成就,其生平必定是不凡的。

杨万里最深度的诗(一代诗宗杨万里)(1)

1.平步青云,虽幼年不幸却仍刻苦学习。

杨万里的童年时期,与其他我们所熟知的诗人比较起来可以说是比较悲惨的,他在八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只有父亲一个人把他拉扯长大,而父亲作为一个教书先生,家境也自然不会太富裕,但是很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尽管家境贫寒,但是父亲很注重对于孩子的文化教育,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为儿子攒钱购书。

就这样,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大力支持下,杨万里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虽说他不是天资聪颖,却仍然保持刻苦努力地学习,后来也拜了许多名师,在公元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至此,这么一位家境贫寒的少年,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杨万里最深度的诗(一代诗宗杨万里)(2)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能够感觉到,杨万里的童年生活有种说不出的心酸感,并不像现在的孩子一样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坚强和毅力,虽然说杨万里的起点不高,但是却一直没有放弃过努力,这也无疑给我们上了很生动的一节课——童年时的不幸并不能决定以后的人生,只要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这种不幸反而会成为催人上进的一种力量。

杨万里最深度的诗(一代诗宗杨万里)(3)

2.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却有一副倔脾气。

从政之后的杨万里把满腔热情都投入到了国家大事之中,当时南宋的局面是内忧外患,可以说很不乐观。面对金人的攻击,宋军节节败退,皇帝很是焦头烂额,许多大臣提出的建议无非是割地赔款或者是迁都等一系列一忍再忍,一退再退的方法,而他却主张不退让,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天下国家者不能不忘于敌,天下之忧,复有大于此者乎!"(引自杨万里《千虑策·国势上》),于是就开始了时时刻刻操练兵马,与敌人决一死战,不仅如此,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宋朝政治腐败无能,各级官僚都贪生怕死的状况。

杨万里最深度的诗(一代诗宗杨万里)(4)

杨万里的性情如此耿直,免不了要被同僚排挤,别人都劝他收敛一点,但是倔脾气的杨万里却仍然直言上书,虽然他的家住在京城,但是他上任之初就把一些钱财锁进柜子里面,吩咐家人不许买过多的东西,原因是大家都想不到的:方便被贬时搬家!而事实上杨万里的这个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他真的是屡次被贬,但是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整顿吏治,人们对他这种情怀大有感慨,赞扬道:"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矣励万世。"

而他自己的俸禄除了解决家人的温饱之外,其他的都献给了当地的人民,为官数十载,家里是一贫如洗,从别人给出的评价中也能看出来:"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像杨万里这样耿直的人真是不多了。

杨万里最深度的诗(一代诗宗杨万里)(5)

杨万里卓越的政治才华自是不言而喻,然而更难得的一点是,他不管身居何位,都能够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荣辱得失,更不因官职的大小而或喜或悲,他把为国为民的思想贯彻自己的一生,真真切切做到了一心为民,替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南宋能够拥有杨万里这样的臣子,乃是大幸!

杨万里最深度的诗(一代诗宗杨万里)(6)

3.文采斐然,满腔热情凝结笔尖,最终成为传世绝唱。

面对国将不国的惨淡前景,他并没有将心中的忧愤直言不讳,反而是以茶抒情,"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他的诗不仅有引人共鸣的爱国主义情怀,而且也有许多描写景色的清新自然的风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吧,而且也由于杨万里常常被贬到偏远的地方做官,所以对农民的疾苦更是深有体会,他的许多诗作也都表达了同情人民的思想主旨,这样与众不同的风格足以让人们为之赞叹:"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他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

杨万里最深度的诗(一代诗宗杨万里)(7)

客观地来说,杨万里之所以能够在诗坛和文坛上有如此杰出的成就,除了本身所固有的文化底蕴外,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遭遇也有很大的关系,正是由于他可以接触底层的老百姓,所以才会写出那些振聋发聩的诗篇,同时也正是因为他对国家爱得深沉,却又报国无门,所以才会有满腔的孤愤之情从笔尖流泻,人生后期他避仕不出,才会有闲情逸致观赏那些美丽的风景。

杨万里最深度的诗(一代诗宗杨万里)(8)

所以并没有什么杰出的才情是浑然天成的,大多数都是从后期的探索实践中所摸索得到的,而杨万里不管是学习,从政,还是写诗方面,每一件事情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种对待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的"倔"脾气,绝对不是任谁都能做到的事情,他一生视官职和钱财为浮云,把百姓和国家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