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为子女带娃几乎成了大部分老人无法承受的痛,原因是,他们在帮子女带娃的同时,不但被子女嫌弃没有把娃带好,还要受到子女的指责。

特别是当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好好写作业,或者会顶嘴时,总之,孩子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不好的一面,子女都会归咎于老人的身上,他们认为这是老人的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子女主观认为,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特别是在有对比的情况下,子女更觉得自己的孩子被父母带“坏”了。

可是,他们却忘了,老人的认知原本就停留在他们自己的认知的范围,如果以自己认为的方式去要求老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对老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一句话“要么自己带娃,要么别嫌弃”,只是,很多为人子女都既想不劳而获,同时,还想老人能按自己的要求去做。

殊不知,这样的心态为难的往往只有老人,而且,长此以往还会伤了老人的心,就如同下面这位帮女儿带娃7年的60岁吕阿姨一样,伤心感叹:活得不如一个保姆。

这是何等的失望与悲哀!

保姆带娃的真实经历 活得不如一个保姆(1)

吕阿姨曾经是某工厂里的一名帮老板和台干做饭和收拾房间的管家,虽然她的工作性质和普通保姆一样,每天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和收拾房间,还要为老板和几个台干烫洗衣物等。

可是,她却做得很开心,很多人都不理解明明工资不算高,而且还要做那么多事情,她为什么还那么高兴,关键是她从一进厂就做这份工作,已经快11年了。

记得她是这样说的:“老板对我好,不但经常问我累不累,累了就休息,还每次从台湾过来都会给我买点特产,而且,老板还非常信任我,从来不会过问我关于买菜需要花多少钱的事。”

“因为这一份信任,我时常对自己说不能让老板失望,更不能做对不起老板的事,除此之外,那几个台干对我也是客客气气的,他们从不把我当外人,虽然我所做的事情就像一个下人,可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被尊重,这就够了。”

而最让吕阿姨感到欣喜的是,老板还给她购买了社保,吕阿姨不止一次感叹说“我这样一个大写都没认几个的农村妇女,想不到老板会那么好,给我购买了社保,从此以后,不但不怕生病,连养老也没那么担心了。”

也许正是这样一份老板还有台干对她的认同感和信任,还有尊重,让吕阿姨任劳任怨地工作了快11个年头,在这11年里,吕阿姨可以说是全年无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伺候老板和台干身上。

都说投桃报李,老板对吕阿姨好,吕阿姨对老板同样细心,老板有心脏病,而且,肠胃也不好,这十多年里,吕阿姨就像一个老妈子一样,可以说是拿着保姆的工资却操着母亲的心。

除了营养搭配之外,还想尽办法做出口感美味的佳肴,她经常会骑着自行车跑菜市场或山林、果林里的养殖场。

她常说只有在那里的鸡鸭鹅才是真正的“土炮”,而老板也只喜欢吃果园里养出来的鸡鸭鹅。

为了满足老板的喜欢,吕阿姨几乎把老板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而且,不怎么认字的她居然学会了养生。

也许正是她的这份用心,感动了老板,使得吕阿姨每年都能得到老板给的大红包,除了过年的大红包之外,连生日都不落下,每年老板都会给她买礼物。

而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吕阿姨真的是一个工作非常认真细心,而且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

当然,不可否认,她能够长达11年为同一个老板服务,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而且还是很多人所缺乏的一种素养。

保姆带娃的真实经历 活得不如一个保姆(2)

如果不是因为女儿生二胎,打电话让她回去帮忙带娃,她可能还会一直为老板服务下去。

其实,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时,吕阿姨犹豫了很久,说实话,她虽然想要帮女儿一把,但是,她更想为自己挣一点养老钱,同时,她更希望可以把社保的年限买满。

另外,她更不想面对的就是那个会家暴自己的男人,自从女儿出嫁后,她就从家里出来打工了,这些年,她除了过年时回家几天,见一下女儿和外孙之外,其余时间都在厂里。

可是,如果不回去的话,女儿肯定会非常生气,严重的还有可能影响母亲关系,再说,自己就这么一个女儿,哪天自己老了,不还是需要女儿为自己养老吗?

思前想后,吕阿姨久久无法下定决心,她既想趁着年轻,还可以工作几年,这样就可以把社会买满15年,可她同样担心得罪女儿,怕女儿不给自己养老。

女婿可能看出了她的担忧,给她打来电话,在电话中女婿向她承诺说帮她把社保转回老家,他会给她缴费。

既然女儿女婿已经做到这份上,吕阿姨如果还不答应的话,可能真的会和女儿闹僵,无奈之下,吕阿姨只能向老板递出辞呈。

老板可能也看出了吕阿姨的为难,他并没有为难吕阿姨,反而推心置腹地和吕阿姨聊天,他告诉吕阿姨说“帮女儿带娃是没问题的,但是,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女儿再好也不如自己口袋里有钱的好。”

老板还说“做父母的不要把自己想得太伟大,毕竟,我们也只是个普通人,也会有累的时候,累了就休息,别逞强,我们还要学会照顾自己,另外,别揽事,女儿的家事也好,和公婆的关系也好,通通都当作看不见,因为,在这个家里,你只不过是个外人。”

最后,老板还叮嘱她说“社保不但是自己晚年的一份保障,更是你的底气,如果有条件,还是把它再续上去吧,毕竟已经购买十多年了,放弃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

一个管理着几百人的公司的老板,能够对一个员工说出这么一番接地气的话,可以看出他早就把吕阿姨当成了“自己人”。

只有自己人才会说出这么一番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人生智慧的话,这番话把吕阿姨感动得哭了。

两人可以说是在彼此的眼泪中告别,他们都知道这一别也许再无相见之日了。

保姆带娃的真实经历 活得不如一个保姆(3)

而吕阿姨坐上火车后,就直达女儿家,她以为女儿会是自己晚年生活的保障,可是,事实却让她看透了世态炎凉。

到了女儿家后,吕阿姨就变成了免费保姆,除了要照顾那还未满周岁的小外孙女之外,还要给上学和上班的一家人做饭,每天忙个不停,比她上班还要累,有时候连吃饭都像打仗一样,关键是还没有工资。

这还不算,有时候女婿和上学的外孙还嫌弃她做得不好吃,特别是外孙,对她这个外婆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经常像个大人一样挖苦她,说“这哪像是给老板做饭的人,这么难吃,谁会吃她,这不是浪费钱吗?”

而女婿却站在一旁看着,既没有教育孩子,也没有为吕阿姨这个丈母娘说好话,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

女婿的态度让吕阿姨心里非常不舒服,她不明白,明明是他打电话让自己回来的,再说,自己像个老妈子一样伺候着他们一家大小,还经常掏钱给孩子买吃的玩的,女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吕阿姨不明白自己是哪里做得不够好或者是什么地方得罪了女婿,她后悔了,后悔当初心太软才会答应女婿,帮他们带娃。

只是,哪怕再怎么后悔也没有办法回去了,她只能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想开一点,让自己不要那么敏感,告诉自己说那极有可能是女婿只是心情不好。

可能因为那是自己女儿的丈夫,吕阿姨从一开始就给足了对方面子,因为,她比谁都明白,如果自己和女婿发生冲突,最终难做的还是女儿。

为了家庭和睦,吕阿姨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容着、忍让着,可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女婿竟然再一次把主意打到她的头上,问她借100000元开店做生意。

女婿为了取得吕阿姨的信任,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在吕阿姨手中拿到钱,居然说可以给吕阿姨算利息,还说5年后会连本带利一起把钱还给吕阿姨。

看见女婿张口就问自己要100000元,吕阿姨非常生气,她既生气女婿的狮子大张口,更生气女婿对自己的无所谓,仿佛自己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丈母娘,而是一个利益提供者。

最关键一点是:那可是吕阿姨身上仅有的一点养老钱,这关系到她的晚年生活的质量,还有,如果把钱都借出去的话,就等于把她这十多年的劳动成果都借出去了。

保姆带娃的真实经历 活得不如一个保姆(4)

吕阿姨当然不敢冒险,她如实地告诉了女婿,说“我身上只有这么一点钱,那是我的养老钱,我没办法全部借给你,你要是不嫌少的话,我可以借给你50000元,而且,不需要你的利息,也不需要你写欠条。”

也许是为了关系能够缓和一点,吕阿姨还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我百年之后,剩下的不都是你们的吗?而我留下的,也是不想给你们增添负担。”

可女婿听了吕阿姨的话后就不高兴了,他以为吕阿姨明明身上有钱,却不愿意支持他,这分明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但最终,女婿还是把这50000元拿走了,吕阿姨虽然难受,但是,想到这毕竟是自己的女婿,也只能忍了。

也许真的是不希望就不会失望,女婿和朋友全伙的火锅店,开了不到一年就倒闭了,这一年中,连本钱都赔进去了,其中也包括吕阿姨的50000元。

火锅店关门后,女婿就回归了家庭,应该说再一次变成无业游民,对于借吕阿姨那50000元,他也选择性失忆了。

吕阿姨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这毕竟只是女婿,而且,自己也算是在他的屋檐下,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其实,在这几年中,吕阿姨仅剩的那点存款已花得七七八八了,平时不是给外孙买衣服,就是买吃的,甚至还要给外孙交学费。

吕阿姨虽然想要为自己留点养老钱,可是,想到那是自己的亲外孙,她又一次和自己和解了。

日子就在吕阿姨的自我安慰中一天天地滑过,吕阿姨在女儿家也忙碌了7年,这7年中,小外孙女也上小学了。

保姆带娃的真实经历 活得不如一个保姆(5)

她以为自己在这7年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女儿女婿以后总不至于不赡养自己,可是,直到有一天半夜,她听到了女儿和女婿正在吵架,她才知道一切都是自己想当然了。

隐隐约约中,她听到女婿和女儿正在争论她社保的事情,女婿说家里正需要用钱,让女儿把这几年为吕阿姨交的社保钱要回来。

而女儿却强烈反对,并说自己的母亲这几年帮了不少忙,而且,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这个家里头,女儿劝丈夫说做人不应该这么势利,更不应该把这种势利用到自己人身上。

女婿听到这话后就更生气了,两人越吵越大声,差点惊动了邻居。

看着女婿对自己没有半点亲情,甚至还诸多算计,吕阿姨觉得很心寒,她想要硬气一把,回自己的家,再也不看女婿的脸色了。

可是,那个只有家暴、只有冰冷的地方,又怎么能称之为家呢?

最后,无处可去的吕阿姨,只能继续留在女儿家。

其实,吕阿姨知道,女婿是嫌弃自己,甚至可以说是变着法子想让她识趣一点,自觉离开。

而她也知道如果自己自觉一点的话,也许女儿就不用这么为难了。

可是,她还是想要留下来,哪怕要看女婿的脸色,也总好过比家暴。

为了能够不被嫌弃,吕阿姨不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出去捡破烂,有时候天还没亮她就出去了,目的只是为了能多捡几个瓶子。

唯一庆幸的是,吕阿姨还有一份养老金,虽然不多,但是,也算是一份小小的保障。

吕阿姨经常自我感叹说:幸好还有这一条退路,不然的话,我可能过得还不如那流浪的猫狗。

以上就是一位60岁阿姨的亲身经历,看了忍不住让人唏嘘感叹,同时也让心里发酸。

一个老人因为心疼女儿,一心一意为女儿操持家务和照顾孩子,可到头来她不但没有得到善待,反而还遭到了女婿的算计和嫌弃。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发生在很多老人身上的故事,而造成这一切的主因却在子女的身上。

在这个故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

子女应该怎样做,才能让父母安享晚年,而不仅仅只是义务?

另外,对于伴侣的父母,我们哪怕不能做到像亲生子女那样去孝顺,是不是也应该给予其该有的照顾与尊重?哪怕只是为了伴侣,是不是应该善良一点?

都是为人子女,也都是父母所生,看着父母受苦,难道不心痛吗?

所以,爱他(她)就请好好对待他(她)身边的亲人,这也是爱他(她)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