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招教论述题(考前必背案例问答题中的常见概念性问答)(1)

说明:以下为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案例问答题中的常见概念性问答,三级只需准备1-24题。

1.如何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得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如何控制会谈内容和方向? 1释义(内容反应):把求助者说的内容中重要的部分反馈给求助者。 2中断:会谈中暂时休止一下。

3情感反射:心理咨询师有意识的刺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 4引导:有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不是直接转换话题,二十有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

3.选择会谈的原则?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7、会谈法的有效性。

4.摄入性会谈应该需要注意的问题?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评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5.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和社会交往状态?

1精神状态:1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2情绪、情感表现。3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4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1有无躯体异常感觉。2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1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学生是学习动机和考勤状况)。2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

6.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该注意几点?

1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与求助者有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

3表达共情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7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 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7.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有哪些? 1、“为什么? ?”的问题。对求助者有强烈的暗示性

2、多重选择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获得信息仍然受到限制 3、多重问题。是求助者不知所措 4、修饰性反问。使会谈陷入僵局

5、责备性问题。使求助者引起心理防卫 6、解释性问题。减少求助者对自我的探索

8、如何确定有效的咨询目标? 1属于心理学范畴的 2积极的 3可行的 4可以评估的 5双方接受的 6具体或量化的 7多层次统一的

9、如何制定咨询方案?

1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2咨询方案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咨询目标(2)咨询的心理学具体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3)咨询的效果和评估手段(4)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5)咨询的次数和时间安排(6)咨询的相关费用(6)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3双方商定的心理咨询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很有可能随着咨询的进程而有所调整和改变。

10、求助者和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1)项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相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的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1)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了解咨询师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1)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11、如何正确使用面质?P107

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 求助者的常见矛盾:1理想与现实不一致2言行不一致3前后言语不一致4求助者的意见与咨询师不一致

使用面质注意事项:1要以事实根据为前提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

12、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

13、阻抗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及应对阻抗的要点?

1、阻抗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其意义在于增强自我防御。

2、表现形式: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赘言等。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包括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题问题。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等。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3、产生原因:

(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

(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14、心里咨询效果作用机制?

1、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情绪而缓解压力。

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探询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 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

5、通过学习与训练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 6、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

15、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基本原理: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射,该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时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频率,使得行为得以产生和改变。

工作程序:1)明确目标行为2)监控目标行为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4)实施强化5)追踪评估

注意事项:1)目标行为需单一具体2)应该适时、适当,对目标行为的阳性强化,应在行为出现时进行,不可提前或错后3)强化物可以有物质刺激变成精神奖励。

16、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程序?

基本原理: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其观点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有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ABCDE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件事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D指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E咨询效果 基本程序: 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 2)、领悟阶段,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修通阶段,1认知方面: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产婆式辩论 2情绪方面: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家庭作业:(1)认知的家庭作业: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2)情绪方面的家庭作业,(3)行为方面的家庭作业

4行为方面:自我管理程序,放松训练,系统脱敏 4)再教育阶段:巩固前几个阶段的治疗效果

17.心里咨询效果的评估维度?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 3)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4)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

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6)咨询师的观察和评定

18.影响心里咨询有效的共同因素? 1)、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建立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特点 2)、求助者有强烈的求职动机和自我探索的信心和自觉性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咨询技巧,要有不求报偿的热情和准确的共情 5)、促进救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和行为改善

19.如何正确表达真诚?

真诚,是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真诚,咨询师以“真实的我”、“真诚的我”的角色帮助求助者,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下,表里如一,真实可信的置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表达真诚应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

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2、真诚应该实事求是3、真诚不是自我发泄4、表达真诚应该适度 5、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6、真诚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7、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20.郭念锋关于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1)周期节律性;(2)意识水平;(3)暗示性;(4)心理活动强度;(5)心理活动耐受力;(6)心理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能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

21.心理咨询的阶段划分及其主要内容? 1、诊断阶段:(1)建立咨询关系(2)收集资料(3)澄清问题(4)做出诊断

2、咨询阶段:调整求助动机、商定咨询目标、商定咨询方案、实施方案,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促进求助者的发展与成长。 3、巩固阶段:(1)布置家庭作业(2)商定下次咨询的主题和时间等(3)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4)巩固咨询成果(5)做好追踪研究

22.保密例外的情况?

1、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 2、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 3、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

4、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限制问题,如虐待儿童或老人 5、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情况 6、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

23.使用心理测验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程序:(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3)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 注意事项:(1)不得乱用心理测验。(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

24.测评量表的选择(针对问答题的案例灵活回答,三级学员只需记住三级测验章节中学到的量表)。

1、MMPI测验:用来了解病理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鉴别精神病的依据; 2、EPQ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

3、SCL--90 测验:用来了解其心理综合症状和自我评价严重程度; 4、SAS、HAMA测验:用来了解其焦虑情绪及程度; 5、SDS、HAMD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程度。

6、LES、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可以了解对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 7、WAIS-CR、CBCL测验:了解儿童智力发展情况,WAIS-RC、CRT可以用来评估成人智力发展情况。

25.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基本原理:交互抑制。即让一个原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实施步骤:1、学习放松技巧2、构建焦虑等级3、实施系统脱敏

需要押题密卷的,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http://t.cn/RWZkply

注册手机号,打开app——做题——押题密卷,就可以了

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不舍得花钱,到最后来不及,那也就没什么好的办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