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拜啸霖

图//网络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1)

平台刊发董洪军先生《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东平忠宪王安童碑》一文后,引起广泛关注,一天内点击量超过5000,有不少粉丝询问《东平忠宪王碑》,本期刊发碑文解读,以飨铁粉期望。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2)

今河北高碑店的地名,始自元代中后期,源自此地的一座碑——“开国元勋命世大臣碑”。

碑名为——“丞相东平忠宪王碑”,后人俗称——“安童碑”,碑文的撰写者——元代翰林大学士元明善。

安童,元世祖忽必烈朝右丞相。推动汉法治理、与民休养、政刑平宽,开创了元初民安物阜、海防晏清,被誉为——比肩盛唐房乔、杜晦的一代名相。

“丞相东平忠宪王碑”,是研究元初政治、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国王木华黎家族根脉的重要文献;更是研究元英宗至治复兴背景的重要文献。

本文以国图馆藏明代嘉靖十六年晋藩刻本——苏天爵编《元文类·卷二十四》中的元明善《丞相东平忠宪王碑》碑文为依据,作一解读。

01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3)

《元文类·第二十四·碑文》——

丞相东平忠宪王碑(文)

元明善

皇帝嗣宝历御宸极,拜大司徒栢柱为中书左丞相。

明年,制赠乃(烈)祖孔温兀答推忠効节保大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鲁国王,谥忠宣;(天祖)木华黎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鲁国王,谥忠武,赐碑额曰:“元勋世徳”,庙食东平。别赐故中书右丞相,赠推忠同徳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东平忠宪王

注解

1、明代蒙古语对音译为“拜住”“栢柱”,清乾隆以后蒙古语对音译作“拜珠”“拜菊”;

2、孔温兀答,明代对音译作孔温窟哇、孔温兀答;

3、木华黎,清乾隆以后蒙古语对音译作“穆呼哩”。

02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4)

“开国元勋命世大臣”之碑,碑建大都良乡之通达,猗欤盛哉。是举也,其思烈祖创业之艰,念功臣宣忠之亟,勉丞相奋庸之恭,欤臣承诏,猥当执笔。

谨按《东平王世家》,忠宪王讳安同,姓扎剌尔氏。

五世祖是为忠宣王,“亲连天家,世不婚姻”。太祖皇帝起兵,与乃蛮人战,吾师败绩,七骑走利,追兵尾及,困乏絶食,忠宣多力走水,次缚致二岁槖驼,炙其肉啖太祖,太祖马惫,六人相顾,忠宣遂以已马济太祖,步射贼而死。

【这一段描述孔温窟哇战场上“让出自己战马,救成吉思汗脱险逃命”事迹,孔温窟哇战死后,成吉思汗感救命之恩,将孔温窟哇当作亲人,史载当作“戚里”】

子五人,第三子曰忠武王,是为忠宪王髙祖(此处有误,孔温窟哇为忠宪王安童高祖,木华黎为曾祖,孛鲁为祖,霸都鲁为父)。

忠武与博尔术、即博尔忽、赤老温佐太祖定天下,号为“四杰”。太祖战失利,单走泽中,天大雪,忠武与博尔术张马鞯蔽,太祖卧,旦起视迹,二人之足不移。太祖从三十骑行涧谷间,遇群盗突射,忠武三发三殪,徐撤马鞯障太祖,叱骑战贼,贼问知忠武名,乃解去。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5)

【这一段为木华黎战场为成吉思汗彻夜遮蔽风雪,三箭射贼退敌之事迹】

克烈主王可罕忌太祖,严兵袭我,我得其谋,太祖与忠武等悉精锐迎击,王可罕败走死。诸部以次服,太祖即大位,官制简,止(同只)置万户二,乃以

注解

1、《东平王世家》,元仁宗时期太常礼仪院元永贞所撰安童丞相传记,经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圣裁御览,元明善作序,王颐写跋,赵孟頫刊刻,是安童丞相的官修世系谱系;

2、安同,蒙古语对音译,亦译作作“安图”“安童”);

3、扎剌尔氏,亦蒙古语对音译作札剌亦儿氏;

4、木华黎,亦蒙古语对音译作“穆呼哩”;

5、博尔术,亦对音译作博尔济;

6、博尔忽,亦对音译作博尔欢;

7、赤老温,亦对音译作齐喇衮;

8、克烈,草原部落名,亦译作怯烈、克哷。

03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6)

忠武为左万户。

从破金师二十万于野狐岭北,师由紫荆口入,忠武专征辽东西诸郡,诸郡悉平。诏授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赐劵“传国永世”“太行迤南尽委经略”。金主奔汴,忠武建“牙”云燕,南平赵魏,东定齐鲁,西击晋秦,中原之地尽为国守。四十年间无役不从,无战不在,破国覆邑,惜杀禁剽,风降景附,怀仁归义。癸未(1223年)三月,薨于闻喜,遗命以未灭金胤为恨。

子曰孛鲁,忠宪王曾祖也,嗣国王。奉诏讨夏,攻银、肃二州,斩甲首数万,擒大将塔海。诏分诸功臣,邑门功第一,食东平郡。李全盗据益都,帅师围全,全穷出降,山东安。戊子(1228年)三月,薨于雁山。

子七人,塔思嗣国王,忠宪王祖考也。夙以忠孝自许,奋曰:“大丈夫受恩明主,要须决机两阵之间,取功名以报国家,庶不堕我先烈!”太宗皇帝攻凤翔,将兵戍潼关,从攻河中,追斩守将。从战金师于三峰山,破四十万人,斩行省完颜哈达(即完颜合达)、枢密伊喇布哈(即移剌蒲兀)。朝行在所,上(即窝阔台汗)顾之曰:“先帝肆天功建鸿业,诸国悉皆臣,岂独尔东南鸱(chi,古书指鹞鹰)张一隅,朕欲援桴鼓,众亲系孱王,尔意何?” 居起对曰:“臣不逮先臣武,然奉天子威灵,泛扫淮浙,取彼山川,归

注解

1、牙,蒙古语对音译词,即国王府;

2、孛鲁,亦对音译作博啰、兀鲁、袍阿、博窝、斡真、富珠哩;

3、木华黎,亦对音译作穆呼哩、木花里、谋合理、暮花里、木合黎、摩喉罗、木哈黎、穆呼哩、穆呼里、毛呼来,皆为蒙古语对音译近音词,非意译;

4、文中将孛鲁记为忠宪王安童的曾祖父,应为误记;安童父为霸都鲁,孛鲁应为忠宪王安童祖父,曾祖为木华黎;

5、“诏分诸功臣”,即即窝阔台汗“丙申分封”之事,时在1236年;

6、塔思,亦对音译作塔斯、查剌温、查老温、答石、塔察;

7、“(塔思)忠宪王祖考也”,此处记载有误!塔思为孛鲁长子,霸都鲁为孛鲁三子,元明善误解塔思与霸都鲁为父子,谬之千里!因此误将塔思记作忠宪王祖父,塔思实为安童大伯父;

8、三峰山之战,为蒙古军千里迂回,灭金国决定性的一战;

9、完颜合达,亦译作完颜哈达,金河南行省;

10、移剌蒲兀,亦译作伊喇布哈、即移剌蒲阿,金国枢密使。

04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7)

我版籍,臣敢不以死自力政尔,不烦大驾蹂卑湿之地。”上喜曰:“塔斯终能成我大志!”从皇子曲出南征,拔宋枣阳,侵郢,陷光州,略安庆。已亥三月薨。

第三子曰霸都鲁,忠宪王父也。宪宗皇帝(即蒙哥汗)命佐世祖(即忽必烈汗)军,由蔡伐宋,驰檄谕江淮人,帅师与世祖会鄂渚。宪宗崩(,内难方讧,世祖以武靖总师留而还。

及践大宝,尝曰:“朕居此以临天下,霸都鲁之力也!”盖昔者与论形势之地,武靖曰:“帝者,必居中抚八极,朝觐防同道里,惟均中都,南俯吴越,北接朔漠,左控燕齐,右挟韩晋,大王必欲佐天子一大统,非此不可。” 至是定都于燕,

【这一段是霸都鲁高屋建瓴,劝谏一担挑妹夫忽必烈占据幽燕之地,成就统一大业的远见卓识,也是忽必烈建都幽燕,即今北京的来历。】

故有此旨。未几,薨于军。

(元成宗铁穆耳)大徳八年(1304年),制赠推诚宣力翊卫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东平王,谥武靖。夫人鸿吉哩氏(弘吉剌氏•帖木伦),昭睿顺圣皇后(弘吉剌氏•察必)之兄(女兄,姐姐之意)也,追封东平王夫人。

子男四人,长即忠宪王,次定同,次霸虎带,次和同嗣国王;女二人,长适国戚木苏,次适太傅淮安忠武王伯颜。

恭惟忠宪王,自中统初年,世祖皇帝命掌环卫之政令,位百僚上。

太夫人

注解

1、曲出,亦译作库春、阔出,即窝阔台汗第三子;

2、霸都鲁,对亦音译作巴图尔、巴特尔、拔突儿、拔都儿、霸突鲁;此处有误,元明善误将速浑察理解为塔思长子,霸都鲁误为塔思次子,按此孛鲁七子只剩五子,找不出另外二子,大谬不足取;

3、宪宗崩,即蒙哥汗薨于今合州钓鱼城;

4、定童,亦对音译作鼎通;

5、霸虎带,亦对音译作布古岱、霸都虎台;

6、和同,对音译作和通、和童”,他姬所生,非弘吉剌氏•帖木伦,为安童同父异母弟,因嗣国王爵,显耀而记于史;

7、“夫人鸿吉哩氏,昭睿顺圣皇后之兄”女兄,姐姐之意;弘吉剌氏•帖木伦与弘吉剌氏•察必为同胞亲姐妹,其父为成吉思汗的小舅子按陈那颜,封河西王,其祖父为成吉思汗的老丈人德薛禅,二人均为成吉思汗大斡耳朵孛儿帖的侄女,帖木伦为长,察必为妹;

8、木苏,亦对音译作穆苏,为国戚,安童妹夫;

9、太傅淮安忠武王伯颜,亦对音译作巴延,即亡灭南宋的大元帅,巴邻部人,安童妹夫,官至左丞相。

05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8)

入朝皇后,一日上适叩及忠宪,太夫人起奏曰:“妾不敢自荐妾子,以欺罔圣听,安童年少,公辅器也。”上曰:“以何期之。”太夫人曰:“朝回必求魁,公论天下事,未尝目一轻浅,谓然也。”以是上黙。

四年反者平,执叛党千余人,论之如法。上问曰:“朕欲悉死此党。”时年十六,对曰:“两主争国,彼安知有陛下?且甫定神器,不推旷荡之恩,顾奋私憾杀无罪人,何以安反侧?”上惊曰:“少年何以得老成语!”卿言诚开朕怀,千人皆生。

至元二年(1265年),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别食四千户。辞曰:“蕞尔宋,窃号江南,方宏圣略、奋神武,以臣谬膺宰相,献笑三方,宋孱生侮。”上改容有间曰:“熟思,无以逾卿,其勿辞。”奏请燕王省可中书大政,奏召大儒许衡,衡至诏议中书事,衡辞以疾。忠宪亲于邸语,移时甚契,及还筹思,累日不释。上特召衡谕之曰:“安童练事未熟,善左右之卿所陈语,使达朕。”衡对曰:“丞相资识聪敏,雅有定操,稽古献议,即解要领,臣敢不竭愚罄有。”四年奏曰:“硕徳如姚枢辈三二人可省中书省事。”上曰:“此辈固宜优礼。”

【这一段是忽必烈在“李璮叛乱”后,对异姓侯、汉世侯产生罅隙,决意起用安童为右丞相,安童辞让,以及上奏中书省人选之事。】

五年,阿合马议立尚书省,乃先奏忠宪三公,诏诸儒议。枢密商挺言曰:“安童国之柱石,

注解

1、阿合马,亦对音译作阿哈玛特;

2、“阿合马议立尚书省,乃先奏忠宪三公”,即阿合马等“理财派”欲上奏立尚书省,总理朝政,让安童去任虚职“三公”之一职,遭到“汉法派”的强烈反对,阴谋被挫败。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9)

06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10)

一日不可出中书,进三公是崇以虚名夺其实权也。”众起和之,事挫不行。

六年(1269),大兵伐宋,先规襄樊庙谟(意即庙谋,庙即太庙,指代朝廷)也。

七年(1270年),奏曰:“臣近言,尚书省宣奏如制其大政令、大章程,听与臣议,然后得闻。今尚书臣违诏径行。” 上曰:“阿合马恃朕信用,敢尔自专。” 敕尚书如前诏。

八年(1271年),陜西行省臣言:“岁饥盗炽,若不显戮,无以威众。”奏曰:“盗犯强窃当罪,重轻一切处死,法何以立?罪入死者待报。”从之。

十年(1273年),奏以玉册玉宝上皇后鸿吉哩氏(即弘吉剌氏·察必),以玉册金宝立燕王(即真金)为皇太子,兼中书令,判枢密院。

十一年(1274年),劾奏阿合马欺国害民有征数事,又奏各部及大都路官、阿哈玛特奏拟非人,乞加黜汰。

十二年(1275年),诏行中书省枢密院事,从皇子出镇北圉。遂留极边十年,不与朝廷通。

二十一年(1282年)三月,从北平王归。上召入劳之,留语卧内,四鼓而出。冬十一月,复拜中书右丞相,进金紫光禄大夫,诏天下。

监察御史陈天祥劾奏右丞卢世荣,略曰:“人思至元初治不能忘也,去春丞相安童还自北边,天下闻之室家相庆,咸望复膺柄用,治期可立而得,果承恩命再领中书,贵贱老幼喜动京师。时政之治与不治,民心之安与不安,系

注解

1、北平王,即忽必烈第四子那木罕,安童的姨表弟;

2、北圉(yu0,养马之地,指代北方游牧之地。

07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11)

丞相之用与不用,尔又如大夫玉速铁木儿、丞相伯颜(亦译作巴延)朝廷专任三相,事事咨而后行,无使纤(奸)人从旁沮挠(阻挠),能者进能,善者行善,诚厚天下之大本,理天下之大策,又安用掊克(苛税聚财敛物的人)在位,倚以为治哉?”其年世荣败,中书条上世荣所为掊克诸事,诏皆罢之。奏漕司诸官,上曰:“平章右丞,固取朕裁,余皆卿事顾欲一一相烦,有失寄托初意。”因奏曰:“比觉圣意欲倚近习为耳目者,臣猥列台司(三公等宰辅大臣)所行非道,从其弹射,罪从上赐,奈何近习伺间抵隙,援引奸党,曰某人与某官以所署事目付中书。”曰:“准敕施行。”“臣谓铨选自有成宪,若此废格不行,必有短臣于上者,幸陛下察之。”上曰:“卿言甚是,妄奏者入上其名。”

二十四年(1288年),上决意立尚书省,奏曰:“臣力不能回天,乞不用桑哥(亦译作“僧格”),别相贤者,犹或不至虐民误国。”不听。

二十五年(1289年),见天下大务一入尚书省,屡上中书印,不许。

【即因忽必烈纵容桑哥等“理财派”,朝廷权力尽归尚书省,安童多次申请辞去右丞相,忽必烈不同意。】

明年,罢相止掌环卫。

三十年(1293年)正月十九日,以疾薨于京师乐安里第(丞相府邸名),春秋四十有九。

上悼惜久之曰:“人言丞相病,朕谓不然,果丧良辅。”诏重臣监护丧事。家老一无所受,素车朴马,归葬只蘭秃之先茔。

忠宪王嶷然若山,莫扪其髙,湛然若渊,莫测

注解

1、玉速铁木儿,亦对音译作伊苏特穆尔、伊孙铁木尔、伊逊铁穆尔,“伊苏”“玉速”“伊孙”“伊逊”,九之意;

2、“又安用掊克在位”,“掊克”意即苛税聚财敛物的人;

3、只蘭秃,地名,蒙古语对音译词,有六十之意,又译作济兰图、芝兰秃、济兰台;

4、莫扪,扶持之意。

08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12)

其深,其粹如玉,其精如金,其严如秋,其温如春,夷险安危,死生荣辱,确乎中处,一皆不动。

年十八入相,荐引端良,责成职任,汉士如史丞相天泽、姚左丞枢、许左丞衡、商参政挺、窦学士黙,尤杰者也。

立御史台以正纪纲,立大常寺以崇礼乐,铲除苛虐,开布宽平,抑奢尚俭,薄征厚施,由是朝廷清明,海内宁壹,仓库满盈,年谷屡丰。天子嘉之曰:“安童为相,朕寝乃熟!”

时向承平,方与诸儒经画典制,赞理枢机,以宗杜尊安为已任,以民物阜丰为已责,一政失平,一物失所,惨然不乐,改而后已。

公退府南(大都府南)开一阁,延进贤士大夫讲论古今治道,评品人物得失,亹亹应接不倦,而请谒绝迹于清门。居第一堂一厨,或请创两庑粗备燕息者,乃曰:“身足于庇完矣,余室何用。”神观端严,望而尊敬,毎旦暮出入,过者拱立目送曰:“是吾安相也!”

及薨,木介三日,天下闻之,识与不识无不惊哀,至有失声者曰:“贤相死矣!吾复何望!”

【安童丞相去世后朝廷、儒臣对其政绩、功业及施政思想的评价。】

薨后十年,御史台及集贤诸儒请加赠谥,以昭明徳。制下乃有今爵封谥,以及父武靖王、夫人弘吉剌氏封东平王夫人。

子兀都带(清乾隆以后蒙古语对音译作“谔都岱”“兀都台”)嗣掌环卫,成宗皇帝拜银青荣禄大夫、大司徒,领太

09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13)

常寺。

大徳六年(1302年)正月十一日薨,年三十有一。武宗皇帝制赠输诚保徳翊卫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谥忠简。妇乌实拉氏(亦对音译作笃思剌氏),封东平王夫人。男孙一人,即今丞相,女孙一人,适淮安忠武王(伯颜)之孙、枢密副使囊加带之子、同佥枢密院事相嘉硕利。

丞相(即拜住)幼从太夫人,鞠育稍长,兼事华学(即汉法儒学),凝然端大,已兆伟度。年十二,事武宗,嗣掌环卫。仁宗皇帝拜资善大夫、太常礼仪使,俄迁荣禄大夫、大司徒,太常如故。又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加开府仪同三司。延祐七年(1320年),拜中书平章政事。六月,陟百揆(总理国政之官,即丞相)。自初仕,介特不阿,刚廉有制,众已有忠宪王之望;及作相,上辅圣主,下率羣僚,恪司彛宪,壹殉至心,明严峻洁,苞苴自绝。方尔谋叶八座,道即天工,共成圣元无大之业。

臣(即元明善)稽首论曰:“忠宪王袭累叶之勋,抱绝伦之徳,膺世祖绍统之初,际圣代建极之盛,天度夙成,英猷大肆,远征近礼,广询博采,鸿儒献其所蕴,智士竭其所至,治化油然以隆,风俗淡焉以厚。至元之初,何减汉文之世,俾得展能专理,期之致宁收效,

注解

1、“女孙一人,适淮安忠武王(伯颜)之孙”

可知拜住丞相有一妹,嫁给淮安忠武王伯颜(非元末权臣伯颜)之孙相嘉硕利;

2、囊加带,亦译作囊嘉特、囊加带、囊加台为父;相嘉硕利,亦译作僧格实哩,为子;

3、八座,古代朝廷的八种政府高级官员,历朝所指不同,隋唐以后多指六部尚书、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泛指尚书、丞相;

4、百揆,总理国政之官,即丞相。

10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14)

所书盖不止此。然房乔、杜晦显烈寡传,第功絜徳,为髙宗臣。若忠宪王者,有立于前,或承于后,论相归贤,固当称首,古所谓社稷之臣也。

嗟乎!

其始出镇也,谁欤?

其再罢相也,谁欤?

议者不能不归罪阿合马、桑哥、桑葛也,之二罪魁孰与并立,良相之去朝也宜矣。世之公道,正如青天白日,云烟有时蒙蔽真风,元气荡涤斡旋廓乎?清明可跂而睹(可以踮着脚看得见)。忠宪王之表,表在天下。是已,若夫纪竹帛铭钟鼎光在邦家,不得腾贲同里而垂休华夏,播列蛮夷未必不在斯文。

其辞曰:

正统天靳不永以畀,猗维帝元眷命无已。

烈烈太祖众始一旅,“四杰”起辅如龙如虎。

敌师陆梁走挞之楚,诸部大人崩角启处。

侃侃忠武秉钺专征,薄伐辽霫至于海城。

戮顽植愿百邑告宁,乃赵乃魏自燕南兵。

齐鲁归明血战晋并,斩闗入秦咸凤莫京。

取厥鲵鲸耄倪不惊,金人扼河蹐蹐偷生。

有据上游帝建九斿,有开舆图帝抚八州。

于穆世皇暾出东方,爰相思宪抒诚进良。

两相廿年万汇皆昌,征车四驰元老奏康。

更褒迭进无材不扬,文物其章化道之祥。

而图也大而见也定,而行也公而守也正。,

注解

1、桑哥,亦译作僧格、桑葛;

2、“其始出镇也,谁欤?其再罢相也,谁欤?

议者不能不归罪阿合马、桑哥、桑葛也,之二罪魁孰与并立”,安童丞相的悲剧,其实是忽必烈军事扩张需求下,元初“理财派”与“儒法派”国家治理思想的对与矛盾的反映。

11

元代汝南王张柔墓志铭笔法 元代丞相安童东平忠宪王碑(15)

巍然山立赏淑罚慝,风行万国定知谁力。

【这一段是对安童丞相的历史评价。】

忠宪之职,世皇之徳。

惟今丞相,相明天子。

天子倚眦,臣无有比。

何以熙载,第思尽已。

地纪天经,日月重明。

民安物阜,海防晏清。

布写公方,持守盈成。

维祖规模,维孙仪形。

在履之贞,在继之灵。

文武三相,圣辅三帝。

光辉接日,勋庸盖世。

维元世万,维帝叶千。

维无穷年,尚征相贤。

寻河可源,凌岱可巅。

茍稽髙远,靡趾方边。

景行其全,不在斯镌。

不在斯镌,奚永夫传。

质之自天,风云与宣。

文鳌负石,炳耀山川!


【源自《拜氏历史文化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