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大隋帝国的开国皇帝杨坚,僵卧在榻上,只剩了最后一口气,他叫来了大臣何稠,对他说了这样一段话:“汝既曾葬皇后,今我方死,宜好安置。属此何益,但不能忘怀耳。魂其有知,当相见于地下。”

大致意思是,我的丧事你们商量着办吧。唉,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实在忘怀不了皇后,如果灵魂真的能有感知,一定要让我们夫妻在地下团聚。

何稠负责修建皇陵,操持了皇后独孤伽罗的葬礼,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几天后,一代雄主杨坚去世,依照他的遗愿,将其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合葬于太陵。

隋文帝杨坚后宫只有一个真正的女人,就是他口中的皇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这位独孤伽罗,是怎样一个女人,能令开创大隋“开皇盛世”的雄主杨坚在驾崩前都如此念念不忘?

因为她确实是个奇女子。

一个女人,在爱情,家庭,事业上能够做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恐怕,也只有“奇女子”才足以形容她。

独孤伽罗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伽罗算得上(1)

君当作磐石,妾当做蒲苇。

独孤伽罗身世显赫,是西魏卫国公独孤信第七个女儿,十四岁就下嫁同样身世显赫的关陇集团重要成员杨忠之子杨坚,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姻缘。不过政治总是波谲云诡的,婚后没多久,风云突变,独孤伽罗的娘家在同北周权臣宇文护的政治斗争中翻船,杨忠也牵连其中,作为杨家长子的杨坚压力可想而知,杨坚不光得不到晋升,还得时刻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在这长达八年的黑暗时光里,独孤伽罗不光是杨坚的妻子,还是他的知己和精神支柱。

好不容易挺了过来,北周武帝宇文邕铲除宇文护后,杨坚逐渐开始翻身,他们的长女杨丽华也成为了皇太子宇文赟的太子妃。

独孤伽罗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伽罗算得上(2)

谁知没多久宇文邕英年早逝,女婿宇文赟当了皇帝。这位女婿不是个善茬,在这位刻薄无恩的少帝治下,岳父杨坚虽然帮助辅政,却过得如履薄冰,似乎又回到了宇文护年代。宇文赟却不打算放过杨氏家族,他同时立了四个皇后还不够,还想让原配皇后杨丽华,也就是独孤伽罗的长女自尽。家族存亡的千钧一发之刻,独孤伽罗表现得让男子瞠目结舌,她“诣阁陈谢,叩头流血”,杨丽华终于免于被赐死之难,家族也免于株连之灾。

这是独孤伽罗和杨坚夫妇最危险的时光,幸亏这位鲜卑女子的勇敢行为,才得以挽狂澜于既倒。

最大的风浪平稳渡过后,就到了收获的季节。宇文邕执政两年暴死,杨坚在独孤伽罗帮助下,通过政治斗争排除了异己,开始独揽大权。在需要选择是尽心辅佐,保全北周,还是代周自立这样的关键性问题上,独孤伽罗的意见起了决定性作用,她派心腹向杨坚传递了自己的意见:“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由此,杨坚下定了决心,开创大隋。

成为皇后的独孤伽罗继续着自己的影响,辅佐杨坚,为大隋帝国倾注心血,”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由于她巨大的影响力,时人将她和杨坚并称为“二圣”,历史上从未有皇后被这么称呼。从杨坚崛起到隋初的开皇盛世,独孤伽罗功不可没。

独孤伽罗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伽罗算得上(3)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爱情生活里的独孤伽罗,在古代更是别的女子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从14岁嫁给杨坚,到58岁去世,杨坚从始至终没有纳过姬妾,成为皇帝后,虽然依制设置六宫,却形同虚设,专宠独孤皇后一人。

《隋书 卷三十六·列传第一》: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这活脱脱就是一对神仙眷侣。

连吐谷浑、突厥等番邦想向他进献美女充实后宫这种政治性举动,他也一概拒绝。

杨坚本人并不以此为耻,而是得意洋洋向大臣们宣布自己“旁无姬侍,五子同母”

独孤伽罗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伽罗算得上(4)

后人多说独孤伽罗善妒,是个千古妒妇。表面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仔细想想,却不是这么回事。

杨坚历任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随国公、骠骑大将军、上柱国、大司马、大丞相,最后成为开国皇帝。从家世到成就,这样的实力和资历,在古代没有十个八个侍妾似乎不可想象。独孤伽罗与杨坚结婚不久,她的父亲独孤信就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逼自杀,家族势力也几乎尽散,所以不存在杨坚怕得罪独孤氏娘家的可能。

如果说杨坚建隋前坚持不纳侧室还是为了自己的形象考虑,那到了杨坚一登大统之后,作为皇帝,礼制上必须要有三宫六院,否则恐怕会遭人非议。杨坚遵照制度设置了后宫,却从未有人得到他的宠幸,到独孤伽罗去世前,其他女人对他似乎都不存在,他眼里只有一个女子,就是自己的皇后。

这时的独孤伽罗,除了能在政治上帮他出谋划策,共理朝政外,对杨坚并没有什么制约手段。杨坚贵为天子,想要宠幸谁,是分分钟的事,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把事情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起码能瞒过独孤伽罗一时。而即便是光明正大去做,皇后除了生气,也奈何不了他分毫。

独孤伽罗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伽罗算得上(5)

事实上,杨坚就是怕的独孤伽罗生气。

在杨坚晚年时候,宠幸了一位宫女尉迟氏,被独孤伽罗知道后,气得发疯,下令处死了尉迟氏。

杨坚也生气了,竟然自己骑着马离家出走,在大臣的劝解下才回宫,还说了这么句话:“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这件事怎么解读呢?许多人认为是独孤伽罗太嫉妒了,把丈夫管得太严,导致杨坚贵为天子连自由都没有。

这种说法,小院认为也没有错。

问题是,独孤伽罗靠的是什么能够管住皇帝老公呢?

靠权?虽然“二圣临朝”传为美谈,但独孤伽罗最多只是副手,抛头露面最后一锤定音的只能是杨坚,独孤伽罗的权全部得自杨坚,如果杨坚不跟她分权,她也只能干瞪眼,拿权力显然压不住杨坚。

靠势?前文就已经说过,独孤信死后,娘家的势力早已非当年可比,基本可以忽略。到了杨坚称帝后,独孤伽罗对待外戚的态度是给钱给地位,就是不给权力,所以外戚这头,除了都是富豪,真正的权力是没有的。至于内臣,更都是杨坚的亲信,与皇后不沾边,无论从哪方面看,独孤伽罗都不具备能压制杨坚的势力。

再看看杨坚。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是最强势的,非如此不足以得天下。杨坚心狠不狠?当然狠,心不恨是做不了皇帝的,参考明朝景泰帝朱祁钰。不光心狠,而且手辣,北周静帝宇文衍被废不到一年就被杨坚派人毒死,这只是个九岁的孩子,北周宗室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全部被杀。登基后,每天要拿大棒子打人,“每于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数四”。

独孤伽罗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伽罗算得上(6)

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皇后,何以能管住心狠手辣的大隋开国皇帝杨坚呢?

小院认为,只有两个字了:爱情。

只有真正的爱情,才能让她终身恩宠不衰,由爱生敬,才能让杨坚克制住欲望,宁愿没有自由,也不想让皇后生气。

比如尉迟宫女事件发生后,既然已经闹翻,杨坚完全可以不管不顾,广纳妃嫔,独孤伽罗又能奈他何?事实是,杨坚随即回宫向皇后道歉,两人和好如初。

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虽然杨坚已道歉,但独孤伽罗还是把它看成一种背叛,杨坚临幸宫女事件后,独孤伽罗受到严重打击,从此“意颇衰折”,心灰意冷,没过多久就颓然离世。

杨坚并不是没有欲望,独孤伽罗去世后,他也曾经宠幸过宣华夫人、容华夫人等,不过这更像是独孤伽罗去世后,杨坚寻找的晚年生活替代品罢了。

从独孤伽罗去世后受到的哀荣上也可以看出,皇后59岁去世后,杨坚给了他所能给的最高级别的礼遇,“献后之丧,福事宏显”,并且坚持亲自送葬,当时已是严寒之冬,已到垂暮之年62岁的杨坚不顾身体,坚持亲自为皇后送葬,谁说也不听。

独孤伽罗去世后一年,杨坚就得病,逐渐不起,他颇为悔恨地说:如果皇后还在,我又怎么会这样呢?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杨坚驾崩,这时离独孤皇后去世只有两年,在驾崩之前,他对大臣说了本文开头那一段话。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或许这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了,独孤伽罗做到了。

独孤伽罗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伽罗算得上(7)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美好家庭生活,虽然家庭环境天差地别,但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独孤伽罗也是如此。

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独孤伽罗已足以成为后世女性的楷模,这位女子之奇,还在于她的家庭生活。

在她刚刚嫁给杨坚之时,小两口情投意合,杨坚曾经发誓绝不与其他女子生育孩子。

《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一》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

对绝大多数杨坚如此身份的人来说,这很可能只是一句信口敷衍的话。

但杨坚真的做到了。杨坚共有五子四女,全部出自独孤伽罗,并且没有一个夭折,全部成年。

这简直是个奇迹。

独孤伽罗和杨坚也非常享受家庭生活的天伦之乐,甚至到了有些溺爱的地步,这为隋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但不管如何,独孤伽罗和杨坚在世的时候,他们的家庭生活是其乐融融的,每个子女都得到了父母的悉心照顾,爱之深沉,史上罕见,不光是对子女,他们的配偶和下一代同样得到杨坚夫妇的宠爱。

这样的家庭生活,就算放到今天来看,就算有类似的物质条件,其他方面都恐怕很难做到,都说豪门深似海,何况是帝王之家?

对比一下历史上其他几位著名的女人,吕雉、武则天、慈禧几位都是事业型女强人。在毕生事业上,她们在世时候,当然要比独孤伽罗高光许多,但在爱情和家庭上,却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更别说这几位身后以负面评价居多。

独孤伽罗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伽罗算得上(8)

是非功过由谁论,犹叫后人辩是非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不可能没有争议,独孤伽罗也是如此。

对于她的争议,大致集中在善妒和参与废立太子这两件事上。善妒这方面,小院在上文已经分析过,废立太子这事,从后果看,确实导致了强盛的隋朝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不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杨坚和独孤伽罗废杨勇而立杨广,并不能说是错误的选择,对于杨广的评价,从著名的昏君到逐步有一些客观公正的评价,不一而足。

杨广其人,确实是有一些真才实干的,他共在位14年,前7年和后7年是个明显的分水岭。前7年俨然明君,后7年则似乎换了个人,他的性格被认为具有多面性,而在他未成太子到即位后的前七年,显然是相对讨喜、开明的一面占据了主导,作为父母的独孤伽罗和杨坚,又怎能料到后七年的儿子会变得自己也不认识呢?

独孤伽罗,不管后世评价如何,从女人的角度来看,古往今来,在爱情、事业、家庭上能做到如此地步,能有几个女人不羡慕?这样的独孤伽罗,不是奇女子,又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