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四川农业大学颁奖典礼邀请电话是在今年3月底,毕业已有一年的苟贤良正在构思新小说情节。在得知自己获得“2017学生年度人物奖”后,他抑制不住地兴奋“这是大学四年来我获得的第一个奖。”

26岁农村小伙4年收入百万 川农小伙四年赚100万(1)

其实,这个达州理工科小伙在川农校园早就小有名气。有人羡慕他大学四年里写网络小说累计达一千万字,点击破5000余万次,先后赚了100万元人民币。甚至大三那年已为父母在老家买下一套房子。去年刚毕业月收入就已超3万……

但苟贤良却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小有遗憾,“没时间搞科研,也没精力在专业上获更多奖。”幸运的是,川农这次评选的年度人物奖,并不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反重视其社会价值和传递正能量。

弃文从理

历史书当小说读,高考数学145分

从小看着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掌握知识走出大山便成了达州小伙苟贤良学习的动力。2013年,他收到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通知书,成了山里为数不多“走出去”的大学生。

《西游记》、《水浒传》、《老人与海》等国内外名著,苟贤良在初中时就读了个遍,喜欢研究古文,历史书拿来当小说读。古诗词里他最爱李白的诗,大部分都能倒背如流。而这些文学特质也让大多数人觉得他是学文的好苗子,只有他心理最清楚,“我英语不行,怎么学都培养不起语感,学文科就算了吧”。

关于高考,苟贤良只记得两件事:数学考了145分,村里有人托他去家里给孩子补习;省吃俭用的父亲花了全家2个月的生活费给自己买了一台宏基笔记本电脑,“很稀奇,玩一次要用布擦干净留在电脑外壳儿的指纹才舍得收起来”。

也正是这台电脑,让苟贤良开始关注网络文学。还记得痞子蔡于1999年以《第一次亲密接触》首先掀起了网络文学的热潮,而后慕容雪村、当年明月、唐家三少以及南派三叔等高手频出,更是在网文江湖叱咤风云,赢得了传统作家也难以企及的影响力和丰厚利润,这让苟贤良羡慕不已。

大学生活

从发传单到写小说,大学四年赚100万

大一刚军训完,为减轻家里经济负担,懂事的苟贤良做起了兼职,“先帮人发传单,但没赚到钱,还浪费时间。”在观察对比了几个兼职群后,他决定从熟悉的文学入手,“想试着写网络小说,万一真能赚钱呢。”

第一部连载小说《不朽之路》花了他20天时间创作,属于玄幻、神话类,于2013年10月3号上传到飞卢网,苟贤良还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逝去的草莓”。这其中的含义,他解释说:“因为小时候很喜欢吃草莓,上高中后就没吃过了,算是一种怀念。”

26岁农村小伙4年收入百万 川农小伙四年赚100万(2)

这部小说的成绩并不理想,他轻描淡写地说:“根本没人看,当时心理挺难受。”多数人也许就此受挫而放弃,但不服输的苟贤良开始分析失败原因,对比成功的网络小说和读者兴趣后,他摸索出一个套路:玄幻类小说的读者有禁忌,这就意味着小说里的部分内容最好删除不碰;可以加一些迎合读者兴趣的内容。

2013年11月苟贤良开始在第一部小说的基础上修改内容,2014年4月完成30万字创作,并成功上架。虽然收入只有几十块,但他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忠实粉丝,“他们给我修改意见,有时甚至会表达他们希望看到哪些角色和内容。”这让孤独的创作过程多了一些有趣的陪伴。

接下来的第三部作品《仙剑之穿越逍遥》才算是苟贤良的成名作,仅上架一个月不到就赚了4千多元,2个月赚了1.4万余元,“要知道,2014年,我妈一个月打工收入才2千。”银行卡里第一次有超过5位数的余额,他高兴地不知所措,“打电话给家里报喜手都是抖的。”

粗略估算,大学四年时间,苟贤良的小说累计字数一千万字,点击率达到5000多万人次,写网络小说先后赚了100万人民币,并在大三期间成为飞卢网签约网络作家。

而他的家人得知写网络小说也能赚钱时,都表示惊讶且不可思议,“我爸妈至今搞不清楚什么是网络小说,只知道他们儿子是写小说的。”

码字和遗憾

每天码字约5小时,用稿费为父母买房

26岁农村小伙4年收入百万 川农小伙四年赚100万(3)

“网络作家”这个称谓有着光鲜的外表,甚至还贴着自由与浪漫的标签。在外界看来,这是一群喝着咖啡听着歌,敲着键盘纵情恣睢,坐在家里就名利双收的才子佳人。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网络写手以“码字民工”自居,某种意义上,他们靠体力取胜。

苟贤良也不例外,即使在寝室室友和同院系同学眼中,他被称“学霸”、“土豪”、“逆袭小王子”……甚至还有同学调侃“从搬砖的到网络作家,人生从此走上巅峰”。但只有他最清楚小有成就背后自己付出了多少,“还好我是干体力活长大的,不然高强度的写作和学习,还是挺折磨”。

“睡的很少,大部分时间在写小说和写作业。每天码字平均5-6小时。”回忆起大学时光,苟贤良除了感慨时间过的快,还有些许遗憾,“没时间搞科研,也没精力在专业上获更多奖。”而自己仅做到的,不逃课、不挂科、作业按时交。

当然,有一件事是苟贤良觉得自豪的,大三时,他的网络小说畅销,稿费足以为父母在老家买一套房子(付了首付的大部分)。不仅如此,他将每月小说收入寄给父母贴补家用,好让父母不外出打工,在村里做起了小生意。其父亲评价他称“儿子是全家的骄傲”。

2017年,苟贤良大学毕业,有更多时间在家写小说。他也曾试图找工作,但大多适合他的工作薪资都在7千左右,“时间不自由,待遇也很一般,还不如我多写点小说来的实在。”谈及未来他说会再写几年小说,之后就去做生意。

学校设奖

启动“年度人物”评选

不重成绩重社会价值

2016年,四川农业大学首次启动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有意思的是,该校今年的学生年度人物的评选条件包括:“在学习、科研、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体活动以及其他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贡献或出色表现”、“个人的经历、行为或事迹有特别感人之处,代表了社会价值取向及时代精神,为广大青年学子展示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26岁农村小伙4年收入百万 川农小伙四年赚100万(4)

“学生学习成绩不是评选的唯一标准。年度人物评选更看重学生所做事情的社会价值以及它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四川农业大学校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学期间就赚了100万,还为父母买了房子的苟贤良很符合年度人物评选标准,他重视和维护亲情,并且多元化发展,“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积极向上的人,一定能给社会传递正能量,再比如公益行动等,我们希望借此传递多样化成才的理念。”

据悉,此次获得该校年度人物奖的共10人(包括团体),其中有: 农学本硕连读学生陈思晔,目前已被3所世界名校硕士录取,且成功入选联合国的中国新青年国际人才培训计划(每期在中国招募名额不超过25人);园艺学院学生山诗瑶,家庭经济困难的她用行动传播爱心,开展公益活动近1000小时;还有在Cell上发表重磅文章的朱紫薇等等。这些同学和团体都是有社会影响力且传递正能量的人。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赵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