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

故事中讲述了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逖[tì] ,这个字是偏僻字,意思是:远。

显然,这个故事表达的是“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故事中提到了祖逖不是很爱学习,但是“报国”是他的核心。选项B,对应的应该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或者类似的成语。

第二题

这个原因是“山河破碎”。当时情形非常糟糕,国家危难,随时都会遭受异族的欺凌。

第三题

故事第12段,公元308年,也就是永嘉二年,刘琨做了“并州刺史”,也就是并州的最高长官。

第四题

倒数第3段,石勒的国号是“赵”。

第五题

倒数第3段,在注释中提到了乐平中今天的“山西”。

历史上祖姓的名人,最有名的,应该是祖冲之了。其次就是祖逖、祖冲之的儿子祖暅[gèng]了。祖逖的时间更早些。他们都出身于范阳祖氏,是当时北方的大族。

祖逖相关的成语,至少有两个,最有名的就是今天这个“闻鸡起舞”的故事,后面,还会介绍一个“中流击楫”的故事。

一般介绍祖逖的时候,会标记他是东晋人物。实际上祖逖出生在266年,司马炎代魏发生在265年,也就是说,祖逖的成长与西晋是同步的。他的青少年时代,听到的应该都是三国风流人物,但是战争比较少了。但是,他成年后,却遇到了“八王之乱”。他也是在这个时候锻炼出的军事才能。

实际上,正是由于“八王之乱”,造就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故事中的祖逖、刘琨,都是从依附诸王开始,逐步成为大将的。所不同的是,这些人,心存爱国之情,这个故事提到刘琨坚守并州许多年,在最前线抵御异族入侵。

晋朝这些名人,抛开这些光环,细看来,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士族门阀。以前觉得应该只限于竹林七贤这些文人,带兵打仗这种事情,应该不同。但实际上,刘琨出身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父、祖也算是曹魏时候的豪族贵戚。少年时,他和贾南风的侄子交好,互相唱和。

淝水之战的谢安,更是出身顶级门阀。他们和东汉末年的那些相对更低层起步的名士比起来,已经截然不同了。

不是说这些出身高门的子弟不努力,或者说能力低下,他们也良莠不齐。历史上刘宋的建立者刘裕几乎杀光了当时的士族,更像是对士族门阀的一种报复。

有能够躺平的机会,一个人还有多大的可能去努力呢?

古为今用,读史当勉。

祖逖闻鸡起舞最终怎么走(中华历史两千问1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