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3日,2020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世界上最先进的10款战斗机(永远的八爷)(1)

说起顾诵芬院士,网上有很多介绍,就不多赘述了。我们只说说顾诵芬院士设计的歼-8战斗机。这款战斗机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八爷”。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院士,可以称为“八爷”之父。

歼-8(白)战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双发高空高速战斗机,最大速度2.2马赫,实用升限20500米、作战半径800公里。歼-8II战斗机是歼-8的重大改进型。研制计划于1980年9月批准立项,1983年5月完成全套图纸设计,1984年5月完成主要试验,1984年6月12日歼-8II首次试飞成功。

世界上最先进的10款战斗机(永远的八爷)(2)

歼-8II战斗机是我国航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87年,我第一次看到歼8II战机面世的时候,感觉全身麻酥酥的,仿佛在电疗,风沙有点大,就仿佛2016年珠海航展,歼20低空通场,战机喷出的高速气流把我的眼泪吹了出来......

我发觉,好多人分不清著名的歼-8系列战斗机,八爷其实是一个大家族。把七爷拉长,然后放大,再增加一台发动机,就成了八爷。八爷是世界上体型最长的二代中型超音速战斗机(注意,八爷是战斗机,而不是笨拙的截击机),身体长度超过21米。可惜八爷不是最快的二代机,但也能实现双2.2的能力,即速度2.2马赫、高度2.2万米,这也很了不起了。

世界上最先进的10款战斗机(永远的八爷)(3)

在八爷机头进气道的进气锥里装上雷达测距器,翼下安装四个导弹挂架,就成了八爷白天型。把八爷的雷达测距器改为火控雷达,加装火控计算机和随动挂架,就成了八爷A(或者叫八爷全天候型)。进一步改进座舱和电子设备,就成了八爷E,加装侦察吊舱,就成了八爷R。

把八爷的机头削尖,进气道分开两边,就成了八爷B。一开始称为歼-8II战机,研制计划于1980年9月批准立项,1983年5月完成全套图纸设计,1984年5月完成主要试验,1984年6月12日歼-8II首次试飞成功。

世界上最先进的10款战斗机(永远的八爷)(4)

进一步深化调教火控和电子设备,增强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就是八爷H。八爷B装上连续波火控雷达,半主动中距弹和加油管就成了八爷D。中间还搞了一个八爷G,改进火控和电子对抗系统,可携带鹰击91反辐射导弹,但没有装备。八爷D再改了多普勒火控雷达和主动中距弹,就成了八爷F。这是八爷家族作战能力最强悍的型号。八爷F改装侦察相机舱,就成了歼侦八爷FR。

歼-8战机的最新改进型——歼-8F/H战机装备了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可以使用不少先进导弹,作战性能有不小提升。

世界上最先进的10款战斗机(永远的八爷)(5)

它曾是中国第一款可使用PL-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战机,作为一款第四代空空导弹,PL-12具备发射后不管的优秀性能。它的装备极大提升了歼-8F/H战机的空战能力,甚至可以在超视距空战中碾压机载雷达落后的苏-27战机。

歼-8战机的高空高速形象,放在任何地方国家空军,至今都是不落后的。例如歼-8F,实用升限达到了20500米,在高度13600米时的最大平飞速度2.2马赫。当歼-8F带三个副油箱,以0.8马赫的经济巡航速度,最大航程是2240公里,续航时间大约2小时15分钟。

世界上最先进的10款战斗机(永远的八爷)(6)

因为歼-8F的高空高速和能够携带主动中距弹的性能,以至于经常有人说八爷高速掠袭打掉美军F-22隐身战斗机。想象在预警机、地面雷达甚至歼20战机的导引下,歼8凭借高空高速性能,完全有能力居高临下,灌顶攻击用中远程空空导弹,直接打掉对方在16000米高度飞行的隐身战斗机。

不过,这也就是想想而已,如果高空高速飞机的二代机这样强,那么美军也没必要发展第四代隐身战斗机,中国也没必要研制歼-20了。

世界上最先进的10款战斗机(永远的八爷)(7)

歼-8战机改进型仍然会服役较长一段时间。虽然目前歼-10C、歼-16、歼-20等先进战机正在大量量产中,但因为中国空军保有歼-7、歼-8战机的数量比较庞大,部分苏-27战机、歼-11A战机也接近退役,所以战机缺口巨大,这时候机体剩余寿命还比较多,性能还过得去的歼-8系列战机自然还需要继续奋战一定时间。

未来歼-8F/H战机凭借着比较出色的高空高速飞行性能,在中国空军越来越强大的作战体系支持下,在一定条件下,具备和对方早期三代机抗衡的能力。

世界上最先进的10款战斗机(永远的八爷)(8)

当然了,随着中国空军家底越来越“富裕”,先进战斗机数量越来越多,实际上也不可能让歼-8战机去对抗高出一代的对方战机,八爷只是在保持空军规模上有一定存在意义。这一切,要归功于顾诵芬院士和他的战友们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