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原载《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2期,第77-82页

转自:浙大译学馆

编者按:其实,围绕开设BTI、MTI、DTI的必要性曾经有、正在有很多讨论,本文介绍的看法和经验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特发于此,与读者分享。——翻译教学与研究

提 要:随着新时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社会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科翻译专业(BTI)自2006年设立以来,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正确翻译观的学生,是各培养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BTI学生理论素质培养,针对当前出现的对翻译理论的轻视、翻译专业师资的缺乏、以及课程设置的现实困难,提出应重视翻译及相关理论,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并建立合适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素质

1. 引 言

近年来,翻译专业建设与学生培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自2006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翻译专业(Bachelo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以下简称BTI)以来,目前已有272所高校获批本科翻译专业。这些高校培养了大量的学生,从一定程度下填补了翻译职业化带来的语言服务人才空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BTI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困难,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语境下,如何厘清翻译技能训练和理论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培养高素质翻译工作者,成为了BTI学生培养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BTI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现实困难,进而提出可行的思路与措施。

2. 理论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译界存在着不少涉及翻译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问题的现象,如名著复译中的抄袭、剽窃现象,畅销书的抢译等。口译员乱译、改译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翻译技能和水平的不过关固然是导致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然而,不正确的翻译观、缺乏对翻译的全面认识、翻译理论素养不足,是最深刻的原因之一。在现阶段的翻译人才培养、特别是BTI学生培养中,“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并不少见。高校和行业都十分重视BTI学生的翻译技能训练。翻译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技能训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一个合格的翻译工作者,除了拥有过硬的翻译实操能力外,更应该具备正确的翻译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翻译本质、翻译过程、翻译目的与翻译功能的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应该说是一个合格的翻译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许钧、高方,2010:64)。显然,高校在BTI学生的培养中,需要加强理论素质的培养。

其实,无论是早期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出台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还是近期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都对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标》一改传统的学科划分,将翻译学提升为外语类专业的五个学科基础之一,并强调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2018)。《国标》所强调的学生素质,是翻译技能、实践类课程难以覆盖和支撑的。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开设理论类、素质类课程。

《教学要求》的要求则更为具体。首先,在培养目标中,《教学要求》就明确指出“本科翻译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翻译基础理论”(2012:1)。其次,在翻译能力要求上,《教学要求》要求毕业生“熟练掌握基本的翻译策略;对一至两种主要翻译理论有所了解;粗略知晓翻译发展史,对翻译过程和影响到翻译过程及质量的各种因素有基本认识”(2012:7)。再次,在教学原则上,《教学要求》指出“专业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2012:9),明确“理论教学的重点在于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策略和方法的介绍”(2012:10)。

《国标》和《教学要求》都明确提出了对高水平外语、翻译人才的共同要求,即除了具备过硬的翻译能力外,还应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正确的翻译观。这恰恰是BTI人才培养与翻译专业硕士(以下简称MTI)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区别。由于在硕士阶段,翻译人才的培养区分为翻译学硕士(MA)和MTI,因此,MTI的重心倾向于培养目前国家急切需求的大量翻译实践人才。但在本科阶段,BTI学生培养仍处于基础阶段。在学生培养的基础阶段,更要重视学生的品行培养。何刚强曾指出,翻译人才培养应有“译者不器,知行并举”的理念,强调“培养的翻译人才不仅【应】具备较高的翻译技艺素养,而且对于翻译的宏观问题,对于翻译的本质认识都【要】有一定的认知储备”(2013:42)。《教学要求》也明确指出BTI“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2012:1)。其中的“德才兼备、具有广阔国际视野”,正是要求培养单位重视培养BTI学生的理论素养。

3. BTI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缺失

虽然《国标》和《教学要求》都一再强调不应忽视翻译人才的理论素质培养,但BTI学生的理论素质仍然令人担忧。这说明,当下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对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还有所不足。但值得注意的是,理论素质培养上的不足,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1) 对理论素质培养内容的误解

由于翻译的实践性质,大多数培养单位都更加重视学生翻译技能的训练。这固然是没有问题的,但重技能培养并不意味着要轻理论传授。对理论素质培养的第一个误解正是来自于“理论无用论”。“可能正是由于‘实用性’动机过强所致,许多翻译专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普遍持有‘理论无用论’的观点”(庄智象、戚亚军,2014:93)。事实上,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未能形成对翻译的正确认识,未来是难以继续选择在翻译领域深造、或者选择进入翻译行业的。关注并重视BTI学生的理论传授,是每一个培养单位都应当担负的责任。然而,究竟应当传授哪些理论,如何传授,并让学生意识到翻译理论的重要作用,是困扰很多培养单位的最大问题。

“理论无用论”,在于未能正确认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真正关系。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告诉译者应在翻译实践中选择怎样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理论意识可以提醒并促使译者在选择原作、研究原作、确定翻译策略、解决具体问题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翻译之后的经验总结、理论升华更能对今后和他人的翻译实践有所启迪,有所助益。”(穆雷、许钧,2006:58)。

BTI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第二个误解是,BTI学生应当围绕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展开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误解源自于对翻译跨学科性质的忽视。翻译绝非一种简单的文字转换游戏。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是一项跨文化的活动。“不应视语言为悬浮于真空中的孤立现象,语言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Senll-Hornby, 2001: 39)。任何一个优秀的翻译家,都不会将翻译理解成为简单的语言转换活动。王佐良曾说过:“(翻译)天生是比较的,跨语言、跨学科的,它必须联系文化、社会、历史来进行”(1989:6)。因此,在BTI学生的培养中,也需要让学生明确理解翻译的本质内涵,以及翻译的跨学科性质。一个合格的译者,不仅要能够从事翻译实践,还要能够为自己的译文负责,形成自己对翻译的理解。这就要求BTI培养单位不能单单从翻译实践的视角,仅仅围绕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展开理论知识的学习。鉴于翻译学的跨学科性质,BTI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不应局限于翻译学理论,还应当包含和翻译学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如最直接相关的文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以及与翻译学联系密切的哲学理论、美学理论,甚至于社会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当然,在人才培养中,培养单位也应当意识到这些跨学科理论知识与翻译学之间的关系,切不可主次颠倒。

2) 翻译专业师资的匮乏

近年来BTI的空前发展,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密切相关。大量高校获批BTI,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对各个高校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早在本世纪初,许钧(2001)就对国内高校的翻译师资队伍进行过总结,认为现有的师资队伍存在师资短缺、学历较低、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直到现在也依然存在。传统上,大部分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师资通常以从事文学或语言学研究为主。因此,在培养文学和语言学人才时是十分对口的。但随着BTI的兴起,各高校急需大量的翻译专业师资。虽然近些年翻译学博士的培养有了很大的起色,但由于BTI培养单位数量众多,以及各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的限制,目前翻译专业师资还存在很大的缺口。目前,高校的翻译师资大多是以前从事文学或语言学的教师。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的研究方向已经从文学或语言学转为翻译学,但还有不少的教师仍然从事着文学或语言学的研究。从教学情况来看,这两种类型的教师都可以从事基本的翻译基础课程教学,但后者难以担任理论类课程的教授任务。这是目前翻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不光BTI学生培养缺乏专业师资,MTI学生培养也有同样的问题。柴明熲(2010)、仲伟合(2014)等人均先后撰文提及此问题。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MTI培养的是具备较高口笔译能力的职业译员,因此,其师资“要具备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及翻译研究等三种能力”(仲伟合,2014:42)。有别于MTI的职业译员培养倾向,BTI培养的是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BTI培养出的学生,除了可以进入翻译行业、从事翻译实践外,也可以继续攻读翻译学硕士、翻译学博士学位,从事翻译研究的工作。因此,从BTI翻译专业师资的层面看,BTI对其师资的理论素养要求更高。遗憾的是,目前大部分高校能够胜任翻译理论素质教学的教师还为数不多,急需补充。

3) 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支撑不足

想要使培养的翻译人才具备较高的理论素质,还需要培养单位在学生培养时安排合理的课程进行支撑。《教学要求》(2012)明确规定了BTI培养单位应当开设的22门必修课程,其中,涉及理论素质培养的必修课程包括翻译概论、语言学概论、跨文化交际。除此以外,《教学要求》(2012)还建议培养单位开设文学翻译、翻译批评与赏析等涵盖理论素质培养的必/选修课程。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时虽然基本符合了《教学要求》,但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这和上文所提及的两个原因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了课程支撑的不足。

第一,现阶段,大多数BTI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仍然全面倾向实践类课程,仅通过翻译概论一门课程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略显极端,但从BTI学生的培养要求来看,仍然是可行的。这样的课程设置也并不意味着培养单位就忽略了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但是,考虑到翻译概论课程较少的授课时长,学生难以通过这一门课程完成所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需要培养单位在实践类课程授课时,对相关的必要理论进行传授。这同样也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需要。但令人遗憾的是,本应在部分实践类课程中向学生传授的理论知识被去掉,换之以翻译技巧、翻译方法等知识的传授,反而加大了学生对于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的疑问。

第二,培养单位迫于学分、学时的限制,将一些理论性课程从必修课程调整至选修课程。从学生的培养角度看,选修课程的培养效果大大低于必修课程。首先,必修类课程作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性更强,学生的重视程度更高。其次,必修类课程通常是为BTI学生单独开设的,针对性强,且采取小班化教学,教学效果好。再次,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选择,往往会根据自身情况和未来发展,选择自己有兴趣、更需要的课程,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失去了本应接受的理论素质培养。

第三,《教学要求》中所要求的翻译知识、相关知识与能力类课程比重较低。上文已经分析过,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并不仅仅简单包含翻译理论知识。在学生培养期间,其翻译素养、相关的文学、语言学、哲学、美学理论知识的培养也十分重要。从翻译知识的层面上看,曾有学者对课程内容比重做过统计,得出结论:“课程比重最高的是语言技能课程,即英语语言基础课程,而翻译专业课程的中高级训练、翻译理论、翻译素养类课程均低于10%”(姜秋霞、曹进,2006:10)。这种课程比重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不仅非翻译专业人士对翻译工作产生误解,连正在进行专业学习的BTI学生也不理解翻译的本质内涵。这将大大影响学生未来翻译事业的发展。黄友义曾在第二届中译外高层论坛上表示:“要认识到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深层次思想转换,是高层次的智力再创作”(2011:6)。显然,如果课程设置向技能类课程过分倾斜,对BTI学生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4. 理论素质培养的思路与方式

虽然BTI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困难重重,但理论之于翻译学的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理论不仅不是无用的,甚至还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帮助我们对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曹丹红、许钧,2014:6)。同时,在翻译职业化的时代,“翻译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清醒的译者角色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踏实进取的工作作风、自觉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处乱不惊的心理素质等”(仲伟合、穆雷,2008:5)。因此,BTI培养单位应切实加强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

1) 改变“理论无用论”的观念

在BTI学生培养中,改变同时来自于培养单位和专业教师的“理论无用论”,是培养学生理论素质的前提。

BTI培养单位应全面贯彻《国标》和《教学要求》中对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要求,在观念上形成对理论素质的重视,特别是要明确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从理论发展来看,翻译研究首先来源于大量的翻译实践,人们从翻译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规律,形成翻译经验,部分翻译经验可以直接用于指导翻译实践,提高效率,纠正错误,厘定标注,等等;有些翻译家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勤于思考,善于借鉴相关学科的概念、术语或理论,把部分翻译经验经过思考、整理、描述,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翻译理论。这些理论被用于修正原有的翻译经验,再来指导翻译实践”(穆雷,2017:25)。本科翻译人才的培养,并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应用所有的翻译理论,但必须要了解这些理论,知晓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翻译从业者,更有助于翻译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对BTI培养单位而言,重视翻译理论,是其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要一环。

与其他外语类专业教师不同,翻译专业教师自身应有相当的翻译实践经历。这是翻译学科对翻译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一个合格的翻译专业教师,应该同时是一名合格的译者。在此基础上,应当区分理论类课程教师和实践类课程教师,对两类课程的教师提出不同的理论要求。对理论类课程教师,应当提出比实践类课程教师更高的理论要求。诸如翻译概论等翻译理论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应当有翻译实践的经历,更应该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理论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其所从事的翻译理论研究,不应局限在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而应当涉及翻译的基本理论,以及翻译批评和翻译教学理论。对于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同样应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功底,因为“如果我们只注重翻译能力的训练,那么我们很可能培养出一些具有一定的翻译实践能力却缺乏翻译理论修养的学生”(谢天振,2002:82)。此外,各翻译知识与技能课程的教师,还应具备相应方向的理论知识。例如,文学翻译的教师应具备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法律翻译的教师应具备相关的法学知识,翻译批评与赏析的教师应具备翻译批评的理论知识。

2) 建立高水平学术队伍

“一个学科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学风严谨、富有创新精神、高水平的学术队伍”(许钧,2001:6)。培养高水平的翻译人才,需要各BTI培养单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独立专业教师队伍,而不是依托文学和语言学师资。“翻译作为一个学科,它的独立性决定了必须有自己学科的建设、基础的教育和人才培育等特定的规律性的东西”(周明伟,2014:6)。“不断壮大的、可持续的高端翻译人才队伍的培养,还要依靠高等院校的努力,以及产学研结合”(唐闻生,2014:8)。因此,翻译专业教师队伍不可以依托传统外国语言文学师资,而应有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应以翻译专业教师为主,适当补充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区域与国别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其他教师。一支成熟的翻译专业教师队伍,应当同时满足理论研究、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的要求。“翻译师资应具备自身翻译能力、翻译教学能力和翻译研究能力”(王刚毅,2018:1)。其中,从事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研究的教师必不可少。他们是培养学生理论素质的关键性师资。这需要培养单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翻译专业学术队伍。

从目前来看,虽然国内各高校正积极培养翻译学博士,但仍然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国内翻译专业教师短缺的局面。因此,一方面,各高校应积极引进高水平的翻译学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挖掘并培养合适的理论课程授课教师。最为重要的是,各高校应关心翻译专业教师的职业发展,为他们在职称晋升上提供帮助。在高校的职称评定中,应当对翻译专业教师的翻译成果予以认可,以鼓励其从事具体的翻译实践工作,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良性循环。对此,许钧曾专门撰文,指出翻译成果所具备的学术资源价值、知识创新价值、以及人文关怀价值,呼吁“在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审中,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翻译方向的教师予以特别的关注,让在翻译与翻译教学工作中‘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2017:11)。

除了各高校的积极努力外,翻译专业教师自身也应当强化自身,在从事翻译教学、翻译实践之外,积极从事翻译研究工作。特别是青年教师,应当尽早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展开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形成良好的互动,并有机地提高自身的翻译教学水平。在翻译研究中,“不能仅靠文献综述和理论思辨,提出理论假设之后不能忽略了理论验证步骤,用证实和证伪去发现理论存在的问题,推动理论的科学发展”(穆雷,2018:11)。关于青年教师如何做翻译研究,冯全功、许钧(2018)从问题意识与批评意识、文本细读与理论思考、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学术热点与自我坚守、实践教学与学术研究、学科对话与资源移植、思考阅读与写作发表、理论创新与学术面貌等八个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特别是在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强调“翻译实践需要翻译思考,实践与研究的互动非常重要”(冯全功、许钧,2018:109)。同样,蓝红军也认为,“新时期学科进行体制转型,对研究队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研究者更为系统地掌握开展本学科研究的方法论”(2015:36)。由此可见,无论是着眼于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还是教师的个人发展,甚至整个翻译学科的发展,翻译专业教师都应当从事翻译研究工作。

3) 优化课程设置,合理使用教材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BTI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保障。在拥有一支优秀翻译专业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培养质量。上文中我们总结了当下各高校课程设置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无法寻求突破。在现有条件下优化课程设置,并在授课时选用合适的教材,是可行的路径与方法。

由于翻译专业的特殊性,其课程设置的比例与传统的外国语言文学类课程比例有很大不同。除了相同的语言知识能力外,还需要设置翻译知识能力模块、其他相关知识能力模块。在总修学分不增加(通常为150-160学分)的情况下,专业课学分通常只有100学分左右。这样紧张的学分情况,各培养单位优先满足翻译实践类课程,是BTI学生培养的需要。因此,翻译理论类课程通常仅开设《翻译概论》,其他相关理论类课程仅开设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导论性质课程,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为了使培养出的学生达到《国标》和《教学要求》的理论素质要求,各培养单位应当在设置以上理论类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一至两门翻译知识类课程,并开设三至四门可供学生选择的理论类选修课课程。在课程的选择上,翻译知识类课程应将重点放在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建议开设中西翻译简史、翻译研究方法、翻译鉴赏与批评等翻译史、翻译理论的基础类课程。选修类课程则在关注翻译基础理论之外,还应考虑到其他相关理论的传授。鉴于学分所限,相关理论知识类课程应选择相关度较高的知识,如哲学、美学、传播学、翻译职业化、以及翻译管理,并可根据情况开设导论类课程。特别是翻译职业化,“语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培养既懂得翻译过程及其规律和翻译人才培养规律,又了解翻译行业及其管理规律的高层次职业型专业翻译人才”(穆雷、仲伟合、王巍巍,2013:91)。因此,建议开设哲学导论、美学导论、传播学导论、翻译管理概论等课程。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丰富学生的理论素质和理论知识,建议师资储备较强的培养单位尽可能多开设,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

除了优化课程设置以外,为现有理论类课程选择合适的教材,也是培养学生理论素质的关键。关于翻译理论类教材的编写,许钧和高方曾提出“有助于翻译人才翻译观的建立;有助于翻译人才翻译史观的建立;有助于翻译人才了解翻译科学,掌握翻译技术”(2010:64-65)这三个总体思路和编写原则。这三点教材编写的原则,也正是BTI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三个重要原则。何刚强(2013)也曾撰文阐述本科翻译专业教材编撰应处理好的五个关系,其中就包括翻译通识教育与翻译专业训练的关系。可喜的是,目前国内有相当一批优秀的翻译理论类教材,可为BTI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提供指导。姜倩、何刚强的《翻译概论》已经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许钧的《翻译概论》、谢天振的《中西翻译简史》虽然是MTI系列教材,但同样可供BTI教学使用,有助于学生翻译观、翻译史观的建立。同样,诸如杰里米·芒迪的《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王华伟、王华树的《翻译项目管理实务》,也是可以参照的翻译理论类教材。

5. 结 语

BTI既是在培养未来职业化语言服务人才,也是在培养学术型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因此,BTI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极为重要。面对当前对翻译理论的轻视、翻译专业师资的缺乏、以及课程设置的困难,我们认为,BTI培养单位应首先从意识层面认识到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支撑,为培养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BTI翻译人才的理论素质培养”、“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项目编号:20140901)和“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成果。

参考文献

[1]Snell-Hornby, M. 2001. Translation Studies -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曹丹红、许钧,2014,翻译的使命与翻译学科建设——许钧教授访谈,《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

[3]柴明熲,2010,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翻译》第1期。

[4]冯全功、许钧,2018,青年学者如何做翻译研究——许钧教授访谈录,《中国外语》第4期。

[5]何刚强,2013,彰现特色,知行并举——本科翻译专业教材编撰应处理好五个关系,《上海翻译》第2期。

[6]黄友义,2011,中国特色中译外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在第二届中译外高层论坛上的主旨发言,《中国翻译》第6期。

[7]姜秋霞、曹进,2006,翻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中国翻译》第5期。

[8]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9]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2012,《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蓝红军,2015,翻译教学——新时期翻译学学科发展的关键,《中国大学教学》第6期。

[11]穆雷,2017,从博士生培养看翻译学的理论建设,《中国翻译》第3期。

[12]穆雷,2018,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探索,《中国翻译》第6期。

[13]穆雷、仲伟合、王巍巍,从职业化角度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中国外语》第1期。

[14]穆雷、许钧,2006,关于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的互动关系——许钧教授访谈录,《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期。

[15]唐闻生,2014,我国高端翻译人才队伍现状与对策建议,《中国翻译》第5期。

[16]王刚毅,2018,新时代翻译专业师资培训的机遇和挑战,《上海翻译》第4期。

[17]王佐良,1989,《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谢天振,2002,树立译学理论意识 培养独立科研能力,《中国翻译》第2期。

[19]许钧,2001,切实加强译学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中国翻译》第1期。

[20]许钧,2017,关于外语学科翻译成果认定的几个问题,《中国翻译》第2期。

[21]许钧、高方,2010,翻译理论素养的培育与翻译理论类教材的编写,《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期。

[22]仲伟合,2014,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翻译》第4期。

[23]仲伟合、穆雷,2008,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国外语》第6期。

[24]周明伟,2014,建设国际化翻译人才队伍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翻译》第5期。

[25]庄智象、戚亚军,2014,关注翻译研究的三个转向 推进翻译学科专业建设,《外语教学》第6期。

翻译专业的发展历程(译见许多论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1)

作者简介

许多,男,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

翻译专业的发展历程(译见许多论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