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新锐私募(空空狐创始人与投资者的撕逼大会)(1)

空空狐创始人余小丹

在2016年的11月10日,空空狐APP的创始人余小丹突然晕倒而后入院检查,并查出了脑部囊肿和海马体病变等症状。余小丹自觉需要休养,确实没有精力掌管公司,于是将空空狐委托他人代为管理,然而就在这短短的20天时间内,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引爆朋友圈 《20天》

2016年的12月7日,余小丹发布了一片名为《20天》的长文,其中介绍了在11月10日入院到12月的时间里,公司发生了变动,投资方将她踢出了公司管理层,并且派出新的团队接管空空狐50%的股权,大体原因如下。

投资人的资金始终没有到齐,同时投资人为公司任命了高薪COO,导致公司的资金链出现问题。

余小丹原文

此时的空空狐平台已经经过了两次融资,在第二次融资时市值达到2.8亿元,根据余小丹的估计在第三轮空空狐的估值应在3-4亿之间。

百亿新锐私募(空空狐创始人与投资者的撕逼大会)(2)

余小丹原文

而这一场重病摧毁的不仅是余小丹的健康,也让余小丹创立的空空狐摧残的名存实亡,现今创始人被架空绝不是一件稀罕事,然而如此明目张胆的被踢出管理团队还是很精彩的。


遇人不淑 王丫米

在这之后其实余小丹也发过一篇有关空空狐的文章,但这篇不是与投资者撕逼,而是将苗头指向了原公司的运营者,也是余小丹的干妈——王丫米。

在余小丹生病期间将公司与微博交于王丫米照料,王丫米却并未关心余小丹的身体状况。

王丫米提出的公司股票变现决策余小丹未同意。

以微博抽奖为由,王丫米带亲戚在余小丹家搜刮近6万元财产。

在未通知余小丹的情况下准备借款运营公司。

两人在感情方面投入不对等。

王丫米所说的股票变现方式是通过出售余小丹的一部分股权获得约600万现金以维持公司运作,在坚持过困难阶段后出售公司,这样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但这种状况的前提是公司一定能度过困难阶段,在CEO生病住院的时候做出这种方案风险会更大。

百亿新锐私募(空空狐创始人与投资者的撕逼大会)(3)

余小丹原文

而王丫米提出的借款运营公司会导致公司处于负债状态,在负债状态下工商无法给员工办理减员手续,公司也不能为员工续交社保,对员工是一个极大的伤害,而且这一决策余小丹并不知情。

解释一下不能为员工续交社保的严重性,比如外地户口在北京需要连续交付5年社保才能买房买车,如果中间有间断则需要重新算起。

自此余小丹发现王丫米的举动并非为了空空狐的将来着想,这人更看重自身能获得的利益,于是余小丹终止了两人间的合作。


事件升级 《空空狐历险记》

事情本已告一段落,也在朝着“90后美女总裁创业失败,创业需谨慎入行要小心”这样的新闻发展。然而在5月4日余小丹重新以空空狐创始人的身份发布了一篇文章,让整件事有了新的发展。

为保护员工和用户的利益,余小丹已接受周亚辉的提议,将50%的股份转给周亚辉。

空空狐APP发布了支付功能取消的公告,余小丹认为这是空空狐即将关闭的征兆。

余小丹表示并不知道空空狐即将关闭的消息,周亚辉团队对其刻意隐瞒,她的邮箱中只有空降CEO Livia的离职信。

余小丹想用自己剩余的10%股份换回自己对空空狐的运营权,对其进行维护。

其实在文中投资方并没有明确表示将关闭空空狐,只是提出要以最低的成本运营。但余小丹的顾虑也确实存在,关闭了交易功能的交易平台必然没有存在的必要,真的等用户流失光了之后无论能否拿回空空狐的控制权,都很难再将它维持下去了。

百亿新锐私募(空空狐创始人与投资者的撕逼大会)(4)

余小丹微信截图

这家连空降CEO都不准备留下的公司其实已经病入膏肓了,事到如今余小丹换回了空空狐,到底是留个念想还是准备重新把它做大做强,小爆不太清楚。


反转 《投资笔记:空空狐的故事》

事情发展到这本来只能惋惜创业的艰辛,投资金不齐,交友也不顺利,似乎运气总是不站在这位90后CEO的一边。然而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作为投资人的一番爆料让故事峰回路转,导致你创业失败的似乎不是运气,而是你自己作的。

余小丹的业务和管理能力有问题,并且在事件发生后借此对自己进行包装和炒作。

空空狐公司早有巨额亏损,自己接手空空狐只是为了处理烂摊子。

余小丹本已打算解散公司,苦于空空狐还有债务问题和员工的遣散费问题,周亚辉才接手公司。

余小丹在获得投资后就开始了奢侈生活,有公款私用的嫌疑。

余小丹任人唯亲,不但给自己发了几十万奖金,还给她的干妈(上文提到的王丫米)开出了5万元月薪。

每月近300万的市场费只换来最多8万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公司实际估值远不值三亿。

已经为空空狐投入很多资金,并且在股份方面已经对余小丹网开一面。

余小丹曾无视董事会,挪用200万元资金。

余小丹已对他造成名誉伤害,将起诉余小丹。

这则长文一出,舆论风向立刻转变。原本还在观望事件进展的中立者有很大一部分都站到了周亚辉一边,对余小丹的指责声一时不绝于耳。不考虑公关问题,只讨论到底谁对谁错的话,可能也是周亚辉的优势更大一些,等小爆介绍完整件事之后咱们再集中讨论。


再反转 《空空狐历险记—脏水我不怕》

这篇文章没什么大意,只是对周亚辉提出的问题逐条反驳,也省的小爆进行概括总结了。文中最后提到只要看到空空狐不被关闭,她就满足了。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讨论双方对错的问题,不如说是专门对周亚辉长文的回击。文章中逐条批驳了周亚辉的观点,最后也明确表示如果真的收回空空狐,会将自己手中的股份还给周亚辉,情怀满满。


分锅大会

余小丹

余小丹指责周亚辉的文章不尽不实,然而她本人的文章看起来可信度也不是太高。前后余小丹一共发了四篇长文,每一篇中她都卖尽情怀,将自己对员工的关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爆看来这样的文章作为公关文其实是不合格的,太过明显的干劈情操只会让人觉得这人没节操。看完了她的文章之后,让小爆对于她的初衷产生了怀疑,毕竟真正对你好的不会总把对你的好挂在嘴边。

百亿新锐私募(空空狐创始人与投资者的撕逼大会)(5)

卖的好人设

其二就是空空狐的估值问题,余小丹在文中提到空空狐是全国前三的二手交易平台。但根据周亚辉的文章和第三方机构给出的数据来看,全国第一和第二的二手交易平台早已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那空空狐第三轮的估值到底能有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百亿新锐私募(空空狐创始人与投资者的撕逼大会)(6)

二手平台对比

第三则是余小丹的管理问题。如周亚辉所说,余小丹确实在管理和决策方面有着漏洞。面对第三次融资的临近,盲目寻求交易量的空空狐取消了用户的交易手续费,致使信用卡套现的情况明显增多,而空空狐的举措仅仅是延后套现,让人有些看不懂。

某人在空空狐上注册了两个账号,一个卖东西一个买东西,利用信用卡付账。由于没有手续费的缘故,这个人可以将信用卡无损套现,而其中的交易费完全由空空狐承担。在文中可以看到空空狐承担了190万的支付宝手续费,如果手续费是千分之二点五的话,190万就意味着7亿6千万的流水,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都没有流进空空狐的腰包。

第四是背景问题,二手交易平台中,“闲鱼”这个平台是由阿里巴巴进行资助的。也就是说,余小丹的空空狐利用阿里巴巴的支付渠道,与阿里巴巴旗下平台对抗,请问成功的希望到底有多少?

也就是说余小丹的空空狐,是一个很难成功而且目前也不太成功的作品。为了这样几乎可以明确标为失败的公司余小丹愤然开撕,而且文章中如此标榜自己,确实容易让人认为她是炒作。


周亚辉

现如今看起来空空狐并没有为周亚辉带来想象中的利润,甚至目前周亚辉能够收回投资成本就该谢天谢地了。然而造成这一些列问题的不只是余小丹,周亚辉应该也必须负上一定责任。

首先是监管问题,按照周亚辉所说,空空狐前前后后共浪费了投资人近5000万的资金。在两年的时间里,面对空空狐的种种问题,投资人竟然没有一个提出异议,这就说明这些投资者对于自己资金去向的监管是多么松散。

也许有人为周亚辉打抱不平:钱都赔了,而且是余小丹花的,责任还能在投资者的身上么?是的,投资人有责任和义务监控投资金的去向和公司的发展,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那些创业者负责。创业者不同于商海沉浮的老油条,他们有很大的可能把控不住公司前进的方向,这时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资金,投资者也应该适时提出制止。

有一则段子说现在的创业分四种形式:to B , to C , to SB , to SBVC(VC指投资者)。现在看起来这批投资者大概都是SBVC行列里的一员,被一个90后的小姑娘耍的团团转,赔的5000万就当买个教训吧。

其二是这些投资商们似乎对二手交易平台的估计过于乐观,为什么在第一次融资后日活跃人数只有2000人的空空狐在第二轮能得到近5000万的投资呢?莫非这些投资人的头上真的就写着人傻,钱多,速来?


残酷 周亚辉的反击

虽然这些资本家好像被90后小女生摆了一道,但毕竟还是食肉动物。回过神来准备止损的资本家们开始运作,先是创业者被踢出局,又让她回来接手这样一个烂摊子。只能说这场博弈没有胜利者,投资人亏了钱,余小丹丢了空空狐,余小丹对空空狐有感情么?相信是有的,毕竟如今这样一个烂摊子她也要接盘,总不会还是因为钱吧。

然而就在今天周亚辉的律师团队在微博晒出余小丹的买包凭证,总价值达二十余万元,虽说确实不如COO的300万年薪,但是这二十余万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也不是一个小事儿了。

百亿新锐私募(空空狐创始人与投资者的撕逼大会)(7)

周亚辉律师团队截图

百亿新锐私募(空空狐创始人与投资者的撕逼大会)(8)

其他创业者对此事的看法

这条消息的出现,让本来就处在舆论不例状况的余小丹雪上加霜,如果这次余小丹再不能举出证据做出反击,那可能空空狐就真的连苟延残喘的机会都没有了。

创业与投资,本来就是不能分割开的一对冤家,蜜月期互相需要,甚至有些都到了盲目投资的地步。然而一旦出现了风险,双方终会撕破脸皮,创业者说:“只要你把钱给到位,我一定能翻了身!把企业做好!”投资者说:“去你妹的创业梦!”


结语

创业不能盲目,投资亦然,如果投资者能以过来人的身份对这些新晋创业者们进行正确的监管和引导,创业者也能不被眼前的花团锦簇迷乱了双眼,相信这样没品的撕逼会越来越少吧。

对了,另外给大家出一道小问题:

在第二轮融资过程,周亚辉实际投资3400万,其中开始投入2300万,加上公司COO的300万元以薪入股,周亚辉接手空空狐后第一次投入500万,第二次投入200万。

3400 - 2300 - 300 - 500 - 700 = 100

那么还有100万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