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眼里,姜只是一种寻常调料,跟甜点沾不上边,再甜顶多就是红糖姜水而已。然而在欧美,“姜饼”却成了圣诞节的必备零食,并且常年盘踞人气王的位置。他们怎么就这么没见识呢?

好吃的姜饼人(吃了姜饼人脱单不是梦)(1)

一块姜至于的嘛?

好吃的姜饼人(吃了姜饼人脱单不是梦)(2)

漂洋过海捎块姜

如果说欧美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那姜饼就是当之无愧的“年货”。每逢圣诞,欧美国家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姜饼的影子。姜饼一般会做成软式甜饼(类似趣多多),原料除了普通的糖、油和面粉,还添加了姜、肉桂、肉豆蔻等香料,浓香辛辣的味道在各类饼干中独树一帜,同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爱吃的原因。

好吃的姜饼人(吃了姜饼人脱单不是梦)(3)

我们觉得再普通不过的姜,在欧洲曾经是珍贵香料。

据说姜饼发明于2000年前的古罗马帝国时期,但是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姜、肉桂、肉豆蔻这些原产亚洲的香料,直到13世纪才传入欧洲。也就是说,马可·波罗同志回了欧洲之后,姜饼才算正式诞生,而古罗马人是吃不上姜饼的。

好吃的姜饼人(吃了姜饼人脱单不是梦)(4)

如果觉得姜饼味道过于浓郁,可以尝试泡在咖啡、牛奶里。

东方香料进入欧洲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生姜还是肉桂、肉豆蔻,都贵如黄金,只有到了圣诞节之类的重大节日,才拿出来做大菜、做甜点。作为饼干,姜饼保质期长,于是有一段时间,欧洲上流社会甚至流行用真金白银装饰姜饼。今天我们可能难以想象,一块镶着纯金边框的姜饼是什么样子。但在14、15世纪,一块镶金嵌银、粘着珠宝的姜饼,却是欧洲淑女们表达爱意的首选。

好吃的姜饼人(吃了姜饼人脱单不是梦)(5)

《怪物史莱克4》中姜饼人

吃了姜饼男 转角遇到爱

好吃的姜饼人(吃了姜饼人脱单不是梦)(6)

用一块姜饼,换一生幸福,听上去,还不行动?

大航海时代之后,姜开始在欧洲引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姜饼失去了“尊贵”的光环,却走入了平民百姓的生活,成为贴近群众的小零食。由于甘蔗在美洲殖民地大量种植,这一时期也是欧洲各种糖果、甜点出现的“井喷期”。姜饼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住位置,不光是靠独特风味,更因为它们能被烤制成各种形态,配上用糖画的图案和花边,简直就是零食中的雕塑。

随着姜饼的普及,欧洲各地兴起了姜饼主题的集市,在不同季节卖不同形状的姜饼。有些小贩把姜饼做成男性形象,帮助顾客祈祷姻缘——传说未婚姑娘们吃下姜饼,将来就会遇到理想的伴侣。而姜饼还有一个经典传说是这么讲的:

好吃的姜饼人(吃了姜饼人脱单不是梦)(7)

讲真?要不然就是那二位画技高超,要不然就是长成这一脸饼样。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寻狗启事。

一对年轻的恋人因战争被迫分开,二人约定,如果战争结束后两人天各一方,便在各自所在的地方,制作对方模样的姜饼出售。直到二人年华老去之后,终于从对方的姜饼上认出了彼此……????

好吃的姜饼人(吃了姜饼人脱单不是梦)(8)

英国的《姜饼人》童话故事,说一个刚出炉的小姜饼人为了避免被吃的命运,跳出烤箱一路狂奔,先后跑过了做姜饼的老头老太太,以及路上遇到的猪、牛、马,最后在过河时,被狡猾的狐狸欺骗还是被吃掉了。

故事中姜饼人一直在唱一句话“Run, run, as fast as you can. You can't catch me, I'm the gingerbread man。”(我用蹩脚的英语能力翻译下,追我啊追我啊,你就是追不到我,我是姜饼人,啊哈哈哈。)另外在格林童话中还有个《巫婆的糖果屋》,讲的是姜饼屋的故事,有兴趣自己搜,太长不贴。

做个姜饼博物吃

好吃的姜饼人(吃了姜饼人脱单不是梦)(9)

菜谱来自:君之

做饼干用的:

低筋面粉250g 姜粉1小勺 黄油50g 水30g 红糖粉25g 糖粉50g 蜂蜜35g 鸡蛋25g 肉桂粉1/4小勺

看看里面放了多少糖,再琢磨下吃几块。

都倒一起使劲揉,放冰箱冷藏一个小时左右再擀成大薄片,掏出准备好的模具使劲压,撕扯出来饼皮,刷上蛋水液,进烤箱(烤箱中层,上下火180度,12分钟左右)

做糖霜、蛋液用的:

鸡蛋10g水 20g 做蛋水液的

蛋白(也就是蛋清)20g 糖粉150g 柠檬汁5ml

搅和在一起做糖霜用,如果想要五颜六色的糖霜就加上食用色素。然后画在烤好的饼干上,齐活。

撰文/时阳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微信编辑/小饼 子凡

杂志编辑/童晓岽

本文整理自《博物》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