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南京、苏州入选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南京如何先行先试,通过更新让城市焕发活力?11 月 9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目前市建委正统筹编制城市更新方案,落实国家试点工作要求,试点将重点聚焦主城四区、江北新区和其他各区重点单元和重点项目 。南京争做城市更新的全国典范。

南京已出台 40 多项城市更新政策、条例

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加强城市布局、功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安全韧性等工作统筹谋划,同时结合城市体检等国家试点工作,近年来,南京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条例 40 余项,不仅为城市更新提供政策和技术的保障,也为开展国家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京发布了《南京市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行动计划》,配合《街道设计导则》《杆线并杆导则》等细则,为精细化建设和管理提供行动指南,有效提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精细化建管水平。

去年,市建委与规划资源局、房产局联合印发《开展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明确对建成区范围内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使用年限较久、房屋质量较差等危破老旧住宅片区进行更新,这一政策获全国推广。

此外,出台《南京市存量房屋改建为租赁住房办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适用范围、审查手续等关键环节,规范存量房屋改建为租赁住房的办理流程,进一步强化存量房屋改建为租赁住房的管理体系。按照 " 创新名城、美丽古都 " 建设要求,南京在历史文化街区与风貌区更新保护方面持续探索,出台《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并为更新重点项目小西湖专门制定了微更新规划方案实施指导意见。

打造了一批网红街巷,实施小西湖等历史地段保护建设

" 十三五 " 期间,市建委牵头相关部门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推进,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了 53 条主次干道、266 条背街小巷、1138.6 万平方米建筑、75.5 公里河道岸线、1282 个老旧小区改造等宜居环境品质提升工作,城市空间进一步美化净化序化亮化,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特色风貌得到有力彰显。

在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推动上,南京打造了 " 喵喵街 "、银杏里、水木秦淮等一批主题街巷、特色街区;完成了明城墙沿线、滨江、秦淮河沿岸环境整治提升,进一步擦亮世界级文化名片;统筹实施了小西湖、颐和路、老门东等历史地段保护建设和南京印染厂等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工作,彰显历史风貌与现代都市融合共生之美。

南京城市更新试点实施方案公布(南京城市更新方案要来了)(1)

△小西湖微改造

位于老城南东部的小西湖是南京 22 个历史风貌区之一。由于年代久远,老旧破败的小西湖与周边城市形象格格不入。2019 年,南京启动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建设,并作为老城保护更新重点示范项目,积极探索 " 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 的 " 微更新 " 模式。如今,小西湖片区已从昔日的老旧棚户区 " 变身 " 为潮流打卡地,成为城市更新最生动的写照。

小西湖改造,开创了 " 留改拆 " 自主选择新模式

南京城市更新试点实施方案公布(南京城市更新方案要来了)(2)

△小西湖采取 " 留改拆 " 自主选择模式

据介绍,小西湖片区创新形成了 " 留改拆 " 的征收模式,按照 " 小规模、渐进式 " 原则,以 " 院落或幢 " 为单元进行征收,居民可以自主选择去留。马道街与箍桶巷交叉口的院落里原先住了很多住户,经过协商,居民全部搬迁。保留下的建筑部分修缮部分加固,还有部分经过拆除后重建,被打造成一处民宿。

南京城市更新试点实施方案公布(南京城市更新方案要来了)(3)

△小西湖的共享院落

改造过程中,近一半居民选择搬迁,释放出的建筑空间被改造出 48 个院落,小西湖片区探索出 " 共享院 " 的鲜活模式,实现 " 自我更新、有机更新、持续更新 "。堆草巷 33 号是一处 100 多平方米的私家院落,60 多年的枇杷树、80 多年的老屋、百年的石榴树都极具特色。改造中,通过与居民的多次沟通协商,在对院子进行修缮的同时,将这里打造成 " 共享院 ",周边居民、游客都可以在这里休憩参观。马道街 29 号的两层小楼迎面车水马龙,一方小小的庭院闹中取静,这里被打造成一间咖啡馆。红砖墙面、木质院门、阳光房、老梧桐、小露台,极具文艺范的小院子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南京城市更新试点实施方案公布(南京城市更新方案要来了)(4)

△小西湖首例居民自主更新房屋竣工

经过 7 个月的施工,小西湖片区首例居民自主更新的房屋——马道街 39 号近日竣工,曾经的 D 级危房经过拆除重建,被改造成宽敞明亮的二层房屋,前店后宅的设计方案也将为老房子引入新业态。" 重建费接近 60 万元,我们只承担了 40%,其他的都是市里和区里补贴的,"39 号住户许庆高兴地表示, " 政策太好了,大大减轻了我们老百姓的负担。"

去年,《老城南小西湖历史地段微更新规划方案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明确私房经专业鉴定为 C、D 级危房的,翻建费用由市、区财政予以补助。作为全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小西湖将在政府、街道社区、居民、商户等各方共同努力下,持续更新,续写幸福。

南京城市更新试点将重点聚焦主城四区

南京如何先行先试,推进城市更新,焕发新活力?据介绍,今后五年是南京全面建设典范之城的起步阶段。南京将以试点为契机,继续以城市有机更新为路径,努力实现理念、模式、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突破。

城市更新试点重点聚焦历史底蕴深厚、开发建设较早、亟需更新改造的主城四区,江北新区和其他各区重点单元和重点项目也将纳入试点范围。主要围绕老旧小区等居住类地块、旧厂房等生产类建筑、滨水岸线等公共类空间及综合类片区开展试点。

具体来说,主要强化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切实改善民生,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百姓创造更加舒适美好的品质生活。合理划分城市更新单元和实施片区,整合城市建设各类资源,推动城市连片更新,激活闲置存量资产,全方位、立体化提升城市品质,激发产业活力。同时,妥善处理好保留城市记忆和彰显当代城市风范的关系,注重城市文脉传承和城市肌理延续,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 " 基因 "。

城市更新,还明确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注重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活力和创新活力,争取相关金融机构支持,完善对市场运作的政策引导,促进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强化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坚持 "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 理念,完善共谋、共建、共治、共评、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形成决策 " 最大公约数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城市更新工作,共享发展成果。

图片来自南京市建委的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