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毒属于微小病毒科病毒,人类肠病毒群共有六十七种血清型。

肠道感染病毒有什么症状(又到肠病毒流行期)(1)

人类肠道及上呼吸道是其主要的天然宿主;在温带地区好发于温暖的夏秋时节。

虽然各种年龄层皆可感染,但以幼小的婴幼儿为主要的侵犯对象。

医学界不断地在努力研发疫苗,但肠病毒中除了小儿麻痹病毒有疫苗可供预防外,其余的目前没有疫苗可供接种。

肠病毒的流行期

肠病毒疫情每年约三、四月开始上升,在五、六月达到高峰后,缓慢降低,通常在九月开学后会再度出现另一波流行。

主要侵犯对象以婴幼儿最多,死亡案例也以二岁以下居多。

原因主要是婴幼儿年龄小,抵抗力免疫力较低,暴露在病原污染的环境,食用病原污染的食物,上学交叉感染等。

婴儿出生后,会获得来自母亲的抗肠病毒 71 型抗体,但在婴儿半个月大时就下降一半。

到六个月大时几乎没有来自母亲抗肠病毒 71 型抗体,故易受感染且症状也较严重。

肠病毒的症状及传染

肠病毒的类型有 74 种之多,症状各不相同。常见的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膝、肘或臀等处出现小水泡样疹子;

口腔咽峡部,或有高烧、喉咙痛、吞咽困难、肌肉无力、心肌炎或肌肉跳跃、抽搐、头痛、嗜睡等。

有时也会出现类似于小儿麻痹症状、脑膜炎、甚至致死。

近年来,肠病毒的临床症状,不断地在变异中。

从最早期的口腔溃疡,手、足、口等病灶,疹子出现在膝、肘、臀处,近年来更出现在胸、背等处。

今年已有出现在头部、耳颈等部位,易误诊为水痘,必须小心。

对于没有风险的宝宝,可予症状治疗,居家补充水分营养量等即可。只有少数危险性高的宝宝才需住院治疗。

医师也会建议予凉性软性流质食物。因婴幼儿吞咽较不协调,有时果冻等太大容易卡住咽喉部,加重咽喉病灶,故不建议食用。

肠病毒传染力约略在发病前几天,一般而言,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高。

在咽喉部与粪便都有病毒存在,肠病毒可持续存在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三至四周,而肠道的病毒排出时间可以延续六至八周。

它们在家庭之中有很高的传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例如拥挤的美食街、托儿所、幼儿园等,也比较容易发生传染。

预防措施

婴幼儿抵抗力低,以避免接触为宜。因此人潮拥挤空气不流通处,大卖场等通风不良之场所尽少前往。

公共场所的游戏器材玩具如无法确定其完全或经常消毒,尽少触摸。

乘坐电梯尽量抱高,不要在低处承接病毒细菌等。喂食婴幼儿时要注意手部卫生。

对于年龄稍大的小朋友,在即将进入流行期的高峰期五、六月,提醒大家注意:

在幼儿园或学校,游戏器材一定要注意卫生,以避免扩散,一旦有症状,应即时警觉,请医师诊治,以避免并发症和后遗症。

想让肠病毒远离,平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时正确洗手」,即为预防肠病毒感染的不二法门。

在此特别提醒家中有婴幼儿的家长,务必注意自身及其他较大宝宝的卫生,尤其从外面回家,在搂抱或喂食幼儿前,务必先洗手。

处理幼儿的口鼻分泌物及排泄物后,也要认真洗手,以免将病毒传染给免疫系统尚未发展成熟的婴幼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