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湖广填四川是哪年(湖南益阳地名里的猪羊狗)(1)

从益阳往长沙走,一路上会看到这样一些地名:羊舞岭、牛头岭、白马坝、珠波塘……可能有些人会想:这里的地名怎么都和动物有关?是不是这里以前专养动物或这里的地形、地貌象这些动物?和益阳其它地名一样,同样存在一个这些地名因何而来?从何时开始的来历,还得听我细说开来:

话说清初的石头卜(今沧水铺镇附近),住着一户家道殷实的农民,姓刘名德一,父母具丧,本人是前朝崇祯年间的秀才,由于处于明清改朝换代之际,加之明末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占领益阳城,驻军益阳七里桥。

次年(1644),官军左良玉又攻剿“叛军”,再次驻军益阳,把整个益阳闹得天翻地覆,但真正受罪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刘德一的功名也就因此耽搁。

大概是因为内地还有许多汉人持不予满清合作的态度,刘德一荒废了近二十年的学业,在顺治十三年,居然上榜在二百名之内,属于前列的进士,那时,由于满人用地方官多用明朝旧吏,加之新朝代正是用人之际,对新考取的进士也就予以重用,刘德一竟然被任命为贵州的一个知州,官从五品。

却说这个刘德一,一上任便感到不对味:一是贵州西南等地的老百姓汉人情节严重,还对他有汉奸和满清走狗的看法,使他常感芒刺在背,二是前朝同级和下级官僚也有些瞧他不来,嫌他水平低下。

如还是明朝,他肯定连个七品都够不上,因此,刘德一做官两届,常如坐针毡,并没有感到做官的荣耀和乐趣,而是常夹着尾巴做人,其性格反而磨得谦卑低下。

当然,这样的人做官也就有善行而无恶名了。两届任满后,此时已是康熙年间,吏部要调任他异地为官时,他不得不以年老为由请退辞官,自然,这个理由很牵强,得不到吏部的批准,因刘德一才五十出头。

于是,刘德一便不得不以实情请辞,说他这些年做官里外不是人、常如坐针毡的苦衷。由于言辞恳切,使年轻的康熙都为之动情,于是恩准辞官。

但问及回家作何营生时,刘德一又只得一一告实:原本明朝读书人,种田不行,但养牲口倒还在行,曾养的猪婆下有16个崽,养的鸡也是方圆数里闻名,其雄鸡打架、打鸣更是全村的领头鸡等。

清朝的湖广填四川是哪年(湖南益阳地名里的猪羊狗)(2)

听完刘德一的御前述说,年轻的康熙不知是对南方的农村生活感到新鲜还是另有想法,旋即指示内务府:将前朝崇祯皇帝收藏的“六畜兴旺”横扁赐予刘德一,并要吏部安置好刘德一退休的诸项事宜。

按理说,前朝皇帝的文字收藏与保留就等于反叛和忤逆,但经康熙皇帝亲赐就不存在这一说了,可皇帝的题匾常规是只能赐予功绩卓越的一品大员,也是中国官场人臣文化中的最高荣誉,所谓“光大门楣”、“光宗耀祖”。

这匾到地方上五品以下的官员见扁都要参拜,按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上得帝王赐匾是要另立门户、改换门庭的,所谓另立门户,即荣获皇扁者要摆脱原宗族中的排行论辈,按姓氏另立祠堂成为开山始祖。

而改换门庭则从形式上改换,即必须是“八字朝门”,庭院的大小规模,房屋的规格大小、高矮都有严格的标准。

而今,这前朝皇帝的题匾虽不能完全按皇帝亲题所论,但也说明满清皇帝尊重汉人文化,倡导满汉和睦,前朝汉人的皇帝,也是满人所敬重的先帝。因此,吏部在体察圣意后,对刘德一的退休安排除按三品大员告老还乡处理外,其余都按皇帝赐扁的规格办理。

刘德一负扁回乡,自然惊动了一应地方官员,到得老家益阳,更是忙坏了县衙和乡里,建屋建祠,划地规划,一时成为益阳的盛事佳话。

但刘德一也并不轻松,他本南方人,乱世避灾在乡下的那十多年,虽然生活所逼养过几年家畜,但也只是养猪、养狗、养鸡和看羊,牛和马、尤其是马,当地许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养,可圣上赐的扁写明是“六畜兴旺”,不把这六畜养齐养好不有负圣恩吗?

清朝的湖广填四川是哪年(湖南益阳地名里的猪羊狗)(3)

图文无关。

于是,也陷入了苦思忙碌之中,好在如今有势有名有银子,光宗耀祖不就是要多找几个老婆?于是,便传出话,纳三位妾,其中尤以会养马养牛羊者为上选。

此话一经放出,县衙和方圆百里自然捧场迎合,不出三月,诸事妥当。于是,刘德一亲自题字给这些所划地方命名,分别是:羊舞岭、牛头岭、猪婆塘、白马坝、黄狗塅、金鸡坡。

当然,这些地方都是由他的小老婆和儿子去居住管理,他自己的祠堂和家则定在猪婆塘,祠堂的名就叫“太清宫”,又表明他之所以能如此光宗耀祖,就是因为他做官“太清”而获得荣耀的含义,目今“太清宫”虽已不存在,但已成为沧水铺的一个村名。

此后,沧水铺、羊舞岭一带刘姓特别发达,甚至发展到了宁乡和湘阴,许多刘姓的人士,你只要问他刘姓的来历,就会提到“太清宫”祠堂。

但这些地名确切的命名时间是:康熙三年(1664年)。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这些命名是在清朝少数民族主政年间,满人对动物家畜一直尊为衣食父母,原本没有什么高低尊卑之分,在满人主政期间,这些命名都有着满汉一家、和谐社会的涵义,故此,便一直叫了下来。

清朝的湖广填四川是哪年(湖南益阳地名里的猪羊狗)(4)

图文无关。

但辛亥革命以后,满人操控的清朝倒台,中国进入民国,汉人主政,在民国二十七(1938)年,益阳撤里分乡时,汉文化中有将家畜动物划等级分尊卑的糟粕:一直认为猪和狗是愚蠢和下贱的代名词,于是,将其中的猪和狗改名,分别叫:珠波塘和黄皋塅。

其实,这只是几个字的改动而已,当地人的发音叫名还是原来的地名,这种改动有无必要,这里不作评论,但历史的来历是上述过程。

作者/老汉 本号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