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山歌手,但胜似山歌手(自嘲:真不知羞)我登台必唱的德庆山歌的曲目是《山歌不唱忧愁来》它是我亲自采集来的、百分之百原生态的,而且至今只有我一个人在吟唱(别人不想唱而已)的山歌,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良庆山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良庆山歌(你对德庆山歌知多少)

良庆山歌

我不是山歌手,但胜似山歌手(自嘲:真不知羞)。我登台必唱的德庆山歌的曲目是《山歌不唱忧愁来》。它是我亲自采集来的、百分之百原生态的,而且至今只有我一个人在吟唱(别人不想唱而已)的山歌。

这首山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技艺不演心不开,

大路不行生溜苔;

有话不讲人闭翳,

山歌不唱忧愁来。"

这首山歌的歌词看似平庸,实则其比拟等手法的运用乃是非常到位的。

这首山歌的歌词的大意是:

一个人空有满身技艺而无处施展,就会心情不高兴;

一条道路即使修建得最好,如果长期禁止通行,就会长满青苔,变成烂路;

一个人憋着满肚子的话语却无处倾诉,就会感觉到郁闷;

一个喜欢唱山歌的人,却没有机会一展歌喉,就会表现出伤心和忧愁。

“歌如其人,以歌言志,"乃是这首山歌的一大特色。短短的四句歌词,却淋漓尽致地把一个人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的性格展现无遗。

我做人的风格和原则就象山歌中唱词一样。这种直爽的性格,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和荣耀,但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的痛苦和忧愁。

后来,我感觉到这首山歌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因为德庆县中部山区是全县崇山峻岭比较集中的地区。那里松林密布,历来是全县最重要的松脂生产基地。自古以来,上山钩香的香农有一个习惯,就是独自在山上钩香时,经常会用手中的铁钩子敲打盛载松脂用的竹筒,然后用海豚似的声音吆喝几声。这样,既可以联络附近的香农,又可以为自已壮壮胆。久而久之,这便成了山区的一大特色。

基于此,我将这首歌的歌词和唱法稍稍地作了修改。具体是将第四句“山歌不唱忧愁来"改为“山歌一唱滚滚来"。与此同时,我还将“滚滚来"提高了八度音来唱,紧随其后还加入了再高八度的“呜嗬"(尤似海豚音)。我认为,“结束歌"用提高声调来唱,更突出了山歌中“山"的味道。这样,不但可以掩盖原歌唱法的哀怨情调,而且还可以将山歌的气氛推向高潮直至结束。

若干年前,为了编选自已参加全县乃至地区的民歌会唱的节目,我曾经对本县民歌资源情况作过一些粗略的调查,得知民间的民歌藏量还是相当丰富的。

从我搜集到的资料来看,除了广为流传的“新娘歌"以外,还有“白鹤歌"、“蝴蝶歌"、“龙船歌"、“采茶歌"、“喃么歌"、“劝戒歌"、“时政歌"和“咸水歌"等多种山歌或民歌的“调式"。可以这样说,劳动人民的劳动、说话和生活都可以成为优美的旋律。

我在采访中,听说有一位中年妇女上山砍柴被野蜂所蛰,便脱口而出变成了山歌,广为流传。其歌词是:

“今朝上山遇黄蜂,

被佢追来蛰照胸,

即刻肉突兼浮肿,

沙沙肿,

辣辣痛,

至话叫“丙丁"又冇火种,

至话叫老公佢耳又聋(距离太远难听见的意思)。"

民间随口而出的歌谣,语言浅显易懂,寓意却非常深远。听说有一个村姑上山采茶,也会借景抒情,即作即唱了一首“采茶歌"。其歌词是:

“正月采茶茶叶新,

茶女采茶托情心;

茶树根根生到底,

难得哥(佢)一条心?"

如果要说“新娘歌",它在德庆县域内流行之广,流传之久,影响之深,可以说是其它任何一种调式都难以比拟的。过去,在德庆农村,乃至城镇中,家家户户的女孩子出嫁,都有“哭嫁"的习俗。她们“哭嫁"时所用的调式就是“新娘歌"。“新娘歌"易学易唱,朗朗上口。它没有严格的字数和平仄规定,只分上下两句。上句用“呀"拉腔,下句用“呀嘿"收尾。听说过去的新娘在出嫁时,“哭嫁"的内容是从其在娘家由少到大(即“为人女")的感恩开始,一直唱到长大后出嫁时对亲人的眷恋,还要唱到将来“为人妻"和“为人母"的期盼和艰辛等,据说要唱足三日三夜哩!

我认为,德庆山歌的旋律比不上广西山歌、还有客家山歌那么优美;其流传及影响更无广西山歌和客家山歌那么久远。但是,毕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德庆山歌是自古以来由德庆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我听上辈人说过,德庆县自古以来就存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尤其是每年的春节、端午、中秋等民间重大节日期间,可以说是德庆民间民俗文化的大展现。其中有的地方举办山歌擂台赛,或自作擂主,或从外地邀请擂主,总之就是以“对山歌"为乐。近几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德庆县内外的文化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音乐为例,从早期的“东南风"到“西北风",再到后来的“东北风",从电视普及到互联网普及,各种新的,或者是流行的音乐元素逐渐融进了县内的千家万户乃至每一个角落。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德庆本地传统型的民间音乐(包括德庆山歌在内)却依然在一些特定的活动或者特定的人群中得以继续流传。或许,这就是德庆人的民间习俗吧!

2021.4.21.深圳.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