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复映前你需要知道的内容(时隔18年哈利波特重映)(1)

作者 l 庄不满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时隔18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终于在国内重映了。

2001年11月4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国首映,并于次年引进国内,此后10年间,《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陆续在全球上映。截止目前,8部电影全球累计票房78亿美元,位列全球系列电影票房第3名。

哈利波特复映前你需要知道的内容(时隔18年哈利波特重映)(2)

从整个系列电影来看,主线有两条,一条线展示了年轻巫师哈利波特和他的两个好友罗恩、赫敏的成长之路,另一条线则描述了哈利波特与黑魔头伏地魔斗智斗勇的抗争历程。

其中,前6部主要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主要舞台,描绘的是哈利、罗恩和赫敏在魔法学校1-6年级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7、8两部展现的则是三人与伏地魔的正面抗争故事。

8部电影在内容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讲的就是哈利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和冒险历程。

然而,这只是整个故事的开端,想要领悟整个故事背后的内涵,只看《魔法石》还远远不够。

哈利波特复映前你需要知道的内容(时隔18年哈利波特重映)(3)

这两天,我把8部电影全部重温了一遍,伴着熟悉的主题乐,一幕幕光怪陆离、奇幻多彩的画面勾起了儿时美好的记忆。

少年观影,我看到的是宏伟壮观的霍格沃茨城堡、妙趣横生的课堂和各种古灵精怪的魔法事物,满脑子想的都是“如果我是个巫师,能去到这样的学校念书该多好”。

成年后再看,我才读懂了电影背后蕴藏的那些深意。

01 关于友情: 最好的友情就是,彼此成为“不是家人的家人”

如果你问哈迷,这部电影让你们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答案中必然包含一条:哈利、罗恩和赫敏三个人的友情。

最好的友情是什么样子?

看看格兰芬多“铁三角”就知道了。

当所有人都怀疑哈利说伏地魔成功复活是虚张声势,认为塞德里克的死是哈利一手酿成时,罗恩和赫敏仍然坚定地站在哈利这边,作为朋友,他们了解哈利的人品,相信他不会夸夸其谈,更不会伤人性命。

正如罗恩回应室友对哈利的质疑时说的那样:

“我选择相信哈利。”

哈利波特复映前你需要知道的内容(时隔18年哈利波特重映)(4)

为了让哈利阻止伏地魔拿到魔法石复活,罗恩在三人闯关下巫师棋时自愿当骑士牺牲自己;

为了使赫敏从与巨怪的缠斗中脱身,哈利和罗恩奋不顾身地冲到巨怪近前,近乎与之肉搏;

为了帮哈利搞清潜伏在密室中的怪物真身,赫敏冒着被怪兽攻击的危险只身一人到禁书区研究资料;

为了彻底击败伏地魔,哈利不得不离开学校,外出寻找并销毁伏地魔赖以为生的魂器。于是,在一个美丽的黄昏,哈利对两个好朋友说出自己的计划,并表达了不希望朋友跟着涉险的想法。

谁料,赫敏听后,斩钉截铁地对哈利说:“哈利,我们要跟你一起去。” 罗恩在一旁也坚定地点了点头。

罗恩和赫敏原本不必同行,他们不是那个命中注定要与伏地魔展开殊死较量的人,没必要承受那份责任带来的沉重与痛苦。

但是,他们选择跟随哈利一同踏上这段征程。

原因只有一个,哈利是他们的好朋友,好朋友就应该风雨同舟、砥砺前行。

哈利波特复映前你需要知道的内容(时隔18年哈利波特重映)(5)

在罗恩和赫敏的熏陶下,原本性格敏感多疑的哈利变得开朗包容;

在哈利和罗恩的调和下,原本有些自大和刻板的赫敏变得谦逊灵动;

在哈利和赫敏的影响下,原本胆小自卑的罗恩变得勇敢自信。

最好的友情就是,彼此成为“不是家人的家人”,彼此之间像一家人那样毫无保留地相互信任,同舟共济,不离不弃,互相成就。

就像《老友记》的主题歌里唱的那样:

我会在你身边支持你,

当大雨倾泻的时候,

我会在你身边支持你,

就像我曾经在那儿。

我会在你身边支持你,

因为你也曾在我身边支持我。

一生得此三两知己,夫复何求?

02 关于成长: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痛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别有深意:

“波特系列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失去的。”

整部系列电影中,主人公哈利先后经历过3次大的“失去”。

为了保护儿子,詹姆和莉莉波特被伏地魔残忍杀害,父母的离去让哈利失去了亲情的呵护与爱的陪伴;

一次战斗中,好不容易相认的教父被伏地魔的追随者杀害,教父的离去让哈利再次失去了久违的亲情;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天文塔台上,邓布利多校长被索命咒夺去了生命,校长的离去使哈利失去了人生导师和精神灯塔。

每一次失去都让哈利痛彻心扉,每一次失去也都逼着他加速成长。

失去了父母的呵护,他就要学会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能屈能伸、自强自励;

失去了教父的陪伴,他就要学会独自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命运;

没有了老校长的指引解惑,他就要学着独立思考、找寻问题的答案,学着动用身边一切力量解决遇到的重重困难,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的战斗英雄。

哈利波特复映前你需要知道的内容(时隔18年哈利波特重映)(6)

回想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割舍中不断成长?

出生那一刻起,我们与母体相连的那条脐带便被剪断,我们从此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要靠自己呼吸、进食和饮水才能存活下去;

再大一点,我们必须脱离父母的双手和怀抱,经历磕碰后才能学会靠自己站立和行走;

到了成年,我们必然要经历跟父母在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割舍。我们不能再心安理得地用父母赚的钱满足自己的物欲,也不能再理直气壮地躲在父母的保护伞下遮风避雨。

我们只有勇敢地走出那令人贪恋的安乐窝,在外界风雨的洗礼中摸爬滚打、奋勇直前,才能成为一个经济自足、精神自主的合格成年人。

作家刘墉说过一句话: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痛。”

因为失去,所以无法再依赖,所以会有一时的孤苦无助,但也只有接受失去、学会割舍,你才能收获一个更强大、更优秀的自己。

03 关于人生:你的选择,决定你的命运

最后,我们来比较一下电影中两个重量级人物,哈利波特和伏地魔。

哈利和伏地魔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有一个灰色的童年。

哈利出生后不久就失去双亲,此后一直寄养在姨妈家,可姨妈一家对他并不好,他们让他住昏暗狭小的地下室,吃剩饭剩菜,穿表哥换掉的旧衣服,还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不允许他有正常的社交活动。

不夸张地说,哈利人生的前11年都是在姨妈的抱怨、姨夫的奚落、表哥的霸凌和没有朋友的孤独中度过的。

伏地魔也差不多,在邓布利多校长来访之前,他一直生活在福利院,从没享受过父母的疼爱与陪伴,没人关心他的生活,也没人在意他的感受,就这么孤独阴郁地生活了11年。

他们还有许多相同的个人特质,比如都很有魔法天赋,都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骨子里都有股狠劲儿,都有很强的胆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打破任何常规。

就是这样身世特质相近的两个人,最终却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

哈利波特成了名扬天下的战斗英雄,伏地魔则不仅丢了性命,还遗臭万年。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的选择不同。

悲惨境遇下,伏地魔选择了仇恨和自我封闭,他坚信强权即正义,让别人恐惧就是赢得敬畏的最好方式,因而把他的智慧和胆识都用在打击报复、威慑人心和建立强权统治上。

最终,他的暴虐行径激起群愤,自己落得个万劫不复的下场。

同样的身世背景,哈利却没有这么做。

他始终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大多数人都很善良,值得尊敬和善待。因此,他一直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捍卫正义。

他的智勇和善义不断吸引、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他们坚定地与他同仇敌忾、共克难关。最终,在各方力量的协助下,哈利战胜了伏地魔,让魔法世界恢复秩序,自己也成为大英雄,受到万人敬仰。

哈利波特复映前你需要知道的内容(时隔18年哈利波特重映)(7)

现实中也一样。

你的选择,决定你的命运。

天生就手握全副好牌的人终归是少数。

大多数人的起点总是平平,甚至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家境一般;

长相一般;

头脑一般;

身体一般;

......

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不尽人意?

如果像伏地魔那样,选择让怨恨充斥内心,让偏狭侵占大脑,那未来的人生路只会越行越窄,越走越暗。

虽然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境遇,但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看待它们的方式。

你只盯着黑暗,光明就永远温暖不到你的心;

你相信自己值得更好,你就真的会变得更好;

你愿意与自己和解,希望才会向你敞开大门。

04写在最后

J.K罗琳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过:

“我们不需要魔法来改变世界,我们自身已经拥有了需要的所有力量:我们有能力更好地想象。”

什么是“更好地想象的能力”?

在我看来,就是相信美好的能力。

就像电影里展现的那样:

哈利相信有纯粹的友情和爱,最终他收获了一生的挚友和伴侣;

他相信这个世界终归以真善美为底色,所以他走上了正义之路;

他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最后他真的战胜了法力强大的伏地魔。

你越相信美好,你的世界就会越美好。

对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我们来说,这又何尝不是最好的“魔法”?

哈利波特复映前你需要知道的内容(时隔18年哈利波特重映)(8)

本文来源:公众号 @粥左罗,作者庄不满。

TO BE, TO UP,这里是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运营者粥左罗,90后,毕业四年从服装店员做到成功创业,从月薪2300到月入20万,坚信成长即财富,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