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1)

概述

量本利分析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量本利分析的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3)产销平衡;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二、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等是两边同时除以单价)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2)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3)

例子

某企业生产某一产品,年销售收入为100 万元,变动成本总额为60 万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6 万元,则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为( )。

A.40%

B.76%

C.24%

D.60%

【答案】A

【解析】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100-60)/100=40%,选项A

【知识点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保本分析

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

1.保本点

保本状态下,利润为零,于是存在如下等式:

0=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

【结论】

降低保本销售量:一是降低固定成本总额;二是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三是提高销售单价。

2.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额)/正常经营销售量(额)

例子:

根据量本利分析基本原理,保本点越高企业经营越安全。

【答案】×

【解析】保本点越高企业经营风险越大。

二、量本利分析图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4)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5)

三、安全边际分析

1.安全边际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6)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单价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

【提示】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率越大,反映出该企业经营风险越小。

西方国家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标准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7)

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

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销售量

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8)

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提示】提高销售利润率的途径:

一是扩大现有销售水平,提高安全边际率

二是降低变动成本水平,提高边际贡献率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9)

例子:

某产品实际销售量为8000 件,单价为3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 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6000 元,则该产品的安全边际率为( )。

A.25%

B.60%

C.40%

D.75%

【答案】D

【解析】保本销售量=36000/(30-12)=2000(件)安全销售量=8000-2000=6000(件)所以安全边际率=6000/8000=75%。

【知识点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加权平均法

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销售额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 (某种产品销售额-某种产品变动成本)/Σ各种产品销售额×100%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总额=0

二、联合单位法

所谓联合单位,是指固定实物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

例如,企业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且三种产品之间的销量长期保持固定的比例关系,产销量比为1:2:3。那么,1件甲产品、2件乙产品和3件丙产品就构成一组产品,简称联合单位。

三、分算法

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在分配固定成本时,对于专属于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对于应由多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公共性固定成本,则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如销售额、边际贡献、工时、产品重量、长度、体积等)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鉴于固定成本需要由边际贡献来补偿,故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为常见

四、顺序法

按照事先确定的各品种产品销售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种方法。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10)

五、主要产品法

在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存在一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贡献总额的比重较大,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主导方向,则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有关资料进行量本利分析,视同单一品种

【提示】

①确定主要产品应以边际贡献为标志,并只能选择一种主要产品。

②主要产品法计算方法与单一品种的量本利分析相同。

【知识点四】目标利润分析及应用

一、目标利润分析

(一)分析

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提示】目标利润销售量公式只能用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而目标利润销售额既可用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又可用于多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

【拓展】如果企业预测的目标利润是税后利润

税后目标利润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息] ×(1-所得税税率)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11)

(二)措施

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通常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或销售价格应当提高,而固定成本或单位变动成本则应下降。

二、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一)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

利润=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二)新产品投产的选择

【知识点五】利润敏感性分析

一、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12)

【结论1】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负号,表明该因素的变动与利润的变动为反向关系;反之亦然。

【结论2】判断敏感性因素的依据是敏感系数的绝对值绝对值越大,分析指标对该因素越敏感。

例子:

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边际贡献为2 元,2014 年销售量为40 万件,利润为50 万元。假设成本性态保持不变,则销售量的利润敏感系数是( )。

A.0.60

B.0.80

C.1.25

D.1.60

【答案】D

【解析】销售量的利润敏感系数即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40×2)/50=1.6。所以,选项D 正确。

二、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1.各因素变动率

2.利润变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