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音節哦,是不是很可愛呢,而且只有一個音節很短很好記。

日语的连体词(日语的单音节词)(1)

和語原生名詞

我們看到這些單音節詞均是名詞,其中與人體相關有:手 te·目 me·背 se·歯 ha·毛 ke·血 ti·子 ko,自然動植物界相關:火 hi·木 ki·野 no·蚊 ka·巣 su·尾 o·根 ne·実 mi,生產生活相關:田 ta·井 i ·輪 wa·矢 ya ·戸 to·湯 yu,社會空間相關:世 yo·間 ma·名 na·場 ba。這些詞彙反映原始、遠古日本人類生活,不禁教人想到人類學和比較語言學界的Swadesh List。當然,為了直觀簡潔,表中只選取了高頻詞,擴展版如下:

日语的连体词(日语的单音节词)(2)

和語原生名詞

『歯·葉·羽』三個詞發音都是ha,這三樣東西在語義上有一個共性,它們都是「片塊狀」的,此外,它們都是生物體的一部分。其實還有一個日語原生詞發ha,『刃』,我們可以將『歯』視為切碎食物的刀片。我們可以想像雀鳥身上的羽毛換成葉片,或樹木的葉片換成羽毛,很夢幻耶。

再加上助詞和一些高頻的漢源詞,得到以下完整版,漢源詞用灰色表示:

日语的连体词(日语的单音节词)(3)

表中由上至下,每一行出現的和語單音節詞遞減,最上面的 t 行多達7個,最下面的 p、r 行0個。 z、d、g、p、r 行沒有和語單音節名詞出現,反映了這些音在日語音系的邊緣化地位(r是例外),亦即使用頻率低,也就是日語「不喜歡」用這些音,而這幾行的假名都是有額外的濁音/半濁音標記的。另外,漢源的詞基本上都是單音節或類單音節(元音 u / i / n),表中只列最常見的。其实『絵』也是漢源的,來自中古漢語「繪」/ we / → / e /,與『胃』同理 / wi / → / i /。

*三個表格所用的字體是「蘋方-繁」,我覺得這種字體型態最為勻稱,尤其是假名特別鼓圓可愛,與漢字一體性也高,不過由於這種字體是為繁體漢字而創,並非完全匹配日語漢字,有的日語漢字無法用這種字體顯示,我不知道日語輸入法對應「蘋方-繁」或與之最相似的字體是什麼。

转载于豆瓣@Xavia

原文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741897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