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伊说说,女性成长聚集地,愿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挡万千生活不易。

在《流金岁月》里,蒋南孙的小姨是一位女性职场精英,一出口全是生活智慧和职场金句。这样一位几乎找不出瑕疵的职场高手,在剧中也有了对手,唐欣。

南孙的小姨是由袁泉饰演,唐欣是吴越饰演。两人曾经演过亦舒的另一部作品《我的前半生》,袁泉也是饰演一位职场精英,干练洒脱。吴越说,她也很想演这样的角色。

在《流金岁月》里,吴越实现了这个想法。唐欣不仅是一位职场精英,还在当年职场竞争中,赢了南孙小姨的人。

只是,多年以后,唐欣和南孙小姨再次职场相遇,棋逢对手,综合看两人的表现,唐欣显然输的是职场格局。

为什么?我们一起聊聊这事。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1)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2)

目标第一是职场制胜法宝

唐欣不是亦舒师太笔下的人物,在电视剧中也出场比较晚,但是一出场就很炸裂。

蒋南孙的小姨无论在原著中还是电视剧中,都是活得很通透的一类人,而唐欣呢?还没出场就先闻其声,是当年在精言赢了南孙小姨的人,也是小姨离开精言远走国外,重新开始事业的原因。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3)

紧接着,唐欣出场是告诉老板叶谨言,图书计划不能进她的项目。一个下属就算是公司高管,对老板可以直接闯入办公室,提出不同意见,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自己有资本和老板叫板;另一种情况是老板驾驭不了下属。

显然,叶谨言作为老板不属于后者,那么唐欣就属于前者了。

的确,唐欣是有资本的。首先,当年精言集团刚起步创业的时候,她和南孙的小姨是叶谨言的左膀右臂,是一同打天下的人;其次,这么多年在精言集团,唐欣负责的项目,业绩都是第一,无人能比;最后,唐欣工作作风硬朗,不拖泥带水,经验丰富。

这三点,可以让唐欣直接不敲门进叶谨言的办公室,可以直接告诉叶谨言,做项目是要业绩的,读书计划看不到任何商用价值,她不同意自己的项目加入这个计划。

并且,她告诉完老板,还直接去了李昂和王永正的办公室,他们两负责读书计划的策划。唐欣简单明确地告诉他们,只要她不同意,谁也别想让读书计划进入她的项目。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4)

为什么唐欣如此果断坚持呢?因为,从她多年工作经验来看,这个读书计划是不赚钱的事,甚至会赔钱。对于她来说,完成业绩是工作的首要目标,一切影响目标完成的事情,都要拒绝,一点都不犹豫。

始终目标第一,这是唐欣多年来工作制胜的法宝。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当年南孙小姨败走他乡,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南孙小姨的工作方式没有这么强烈的目标性。

目标第一,在很多时间管理和个人成长书籍里都有提到,是做事高效的第一原则。唐欣和南孙小姨都是工作起来,心无旁骛的人,但是两人的区别是,唐欣的专注点永远在目标完成上,而南孙小姨的关注点会相对不够集中,会加入其它考虑。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唐欣因“目标第一”取胜,也因“目标第一”输了很多东西。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5)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6)

失去高度的目标会成为束缚

唐欣的前夫是李一梵,他们离婚的时候,唐欣选择把孩子留给了爸爸,而不是自己带。她告诉蒋南孙,当时自己年轻,一个人管理项目,一切都是乱哄哄的,自己的情绪管理很差,她不想把坏情绪带给孩子,而李一梵是她见过的情绪最稳定的人,所以孩子跟着爸爸生活,会更有利于成长。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7)

这就是唐欣的目标第一的思维方式,她会理智地分析自己的情况,可以给孩子什么。她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什么,即使需要承受母子分离的痛苦,她也会做出最能实现目标的方法。

也可以从这里看到,目标第一的思维方式,帮助唐欣赢得了事业上的机会和成功,甚至打赢了南孙小姨,自己在精言也是元老级的管理精英。但是,她也因为目标第一失去了很多。

她的心中要完成的目标只有一个,这种高度的集中,虽然提高了这一件事情的效率和成功几率,但是也让她看不到这个目标以外的东西。就像手电筒在暗夜中打出的一束光,让人看到前方的路,但是也让这束光以外的地方全部是黑的,什么都看不见了。

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并不是只有一个维度,就算是工作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层面,它是由多维度、多层面交叉的立体的集合体,这才会有一个鲜活的生命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所以说,唐欣在高度集中完成的一个目标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很多,比如亲情。

过分高度集中,就会让视线窄化,视线窄化的结果就是,生命失去弹性,思维会固化甚至僵化。

这一点在多年以后,唐欣和杨柯两人联手创业,选择打败精言这件事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8)

杨柯和唐欣都是精言里的精英骨干,他们选择辞职创业,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无可厚非。他们在创业之初,为了让公司有更好资源和发展,选择的目标是打败精言,这件事情倒不是说他们不地道,只是他们把这个办法认定是唯一方法,就是思维的固化和狭窄了。

他们为什么要打败精言呢?原因有两点。

一个原因是,在杨柯和唐欣看来,自己在精言工作多年,精言的运作模式,他们很了解,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这是他们的优势和资源,别人无法比拟;另一个原因是,精言是行业的标杆,他们的公司才起步进入这个行业,如果可以打败行业标杆,这就是一种能力背书,可以获得更多认可和信任。

这的确是为自己公司起步破局的好办法,但这不应该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杨柯和唐欣认定是唯一可以走的路。

一个人一旦思维固化、窄化,就会把自己困在一方天地内,再也无法看到更高更远的东西。

唐欣告诉李昂和蒋南孙,看待一件事情,不再非黑即白,知道还有灰色过渡柔和的一面,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可是,唐欣却在公司破局这件事情上,没有让自己视野更开阔,多年以来的“目标第一”的思维,让她已经陷入了经验的固化,没有机会再看到更大的世界。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9)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10)

唐欣到底输了什么?

唐欣和杨柯的确是做事高效的人,也在一步一步实现打败精言的目标。如果没有蒋南孙小姨接手精言,可能所有人都会认为这就是商战和职场的残酷性,就只能是一个公司的衰败和一个公司的崛起。

结果,蒋南孙小姨在接手精言以后,做了一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因为超出了所有人的视线范围和高度。

小姨主动联系唐欣,说出自己的想法,精言和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合作方式来达到共赢,而不需要非得一方打败另一方来实现目标。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11)

这一提议,让唐欣和杨柯犹豫了,关于这一点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小姨那一篇。也是在这一回合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格局高低。

小姨的这个提议和杨柯、唐欣的做法,很明显小姨的共赢,利益最大化,效率更高,格局更大,眼界更远。

小姨并没有把自己放在失败者逆袭的层面去解决问题,而是在分析了两家公司的优势和短板后做出了完美的决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人生格局。

而唐欣在这一点上,是输了。对,她输了格局。

一开始,唐欣面对蒋南孙,是担心蒋南孙背后的小姨对曾经的失败耿耿于怀。没想到,小姨早已经放下,而唐欣还一直活在过去的成功里。

后来,在公司破局完成业绩的这件事情上,唐欣只看到了一个层面,而小姨是跳出来站在更高层面实现共赢。

吴军在《格局》这本书中说:“格局大的人追求的是重复的成功和可叠加式的进步,格局小的人满足于自己某件事做得快、做得漂亮。”

可以说,唐欣赢得了事业,但是,多年以后却输掉了格局。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12)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13)

职场打法决定了格局大小

格局是什么?格局是一个人对待困境、麻烦的态度,是目光所及可以看到多高和多远。如果把职场看做是一场乒乓球比赛,除了自身技能,打法也很重要,技能决定了你是否能赢球,而打法决定了最后你是否能赢。

也就是说,你在职场采用什么高度的打法,就决定了你在职场的格局大小,也决定了你最后能站在职场的哪一个层次。

马克·吐温是大文豪,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投资人。他投资了很多出版社,但是这些投资都打了水漂,一事无成。究其原因是,他对于出版社的投资,只是看到自己的需求,他只是想通过自己投资出版社,去控制出版社,而没有看到出版社这个行业的需求,去做出正确判断进行投资。

所以说,目光所及之处就决定了你选择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就是职场打法。就像唐欣和杨柯,他们只看到了公司要起步破局,按照自己的工作经验,认定只有打败精言才能实现目标,而没有从公司更长远的发展去看待问题。

在和精言合作后,他们的公司迅速崛起最后上市。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14)

在《孙子兵法·谋攻篇》里,开篇就说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里的“上兵伐谋”是说用兵的最高境界是谋略战胜敌人,其实也就是用兵的格局。

人一生不可能一直赢,所以在奋勇前行的路上,也要注意自己的打法,掌握生命的节奏,让自己的格局得到提升。起点,我们可以不一样,但是最终站在什么位置,是你的格局所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流金岁月唐欣为什么去杨柯公司(流金岁月唐欣先赢后输)(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