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晰的信号从周边城市传来,那就是集中拍地政策开始“打补丁”了。

012天4城发布土拍公告第二轮集中供地来势汹汹

就在近2天,就有成都、南京、合肥、杭州四城发布土拍公告,同时对一些土拍规则、房企资质要求做出了要求。

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1)

1、8月24日晚,成都发布2021年第二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公告,75宗共5686亩土地,计划在9月15日、16日、17日3天拍完。

本次拍卖宗地采取“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拍卖措施,拍卖土地全部设有最高限价,溢价率普遍在9%-11%左右。

2、8月25日上午,南京发布第二次集中土拍公告,53宗地计划9月26日拍卖。

本次拍卖宗地实行“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的全新出让模式,将溢价率限定在15%以内,房企拿地后6个月内住宅不得上市等“史上最严”的监管规范。

3、8月25日晚间,合肥发布第二次集中土拍公告,17宗地共2230亩地,计划9月17日拍卖。

其中,竞买规则发生改变,由此前的“价高者得 最高限价时转竞配建租赁住房 摇号”改为“价高者得 竞装配率 摇号”“价高者得 投报高品质住宅建设方案 摇号”。

4、8月26日上午,杭州重新发布了第二次集中土拍公告,共31宗共2873亩地,计划10月12日拍卖。

相比上次公告,此次恢复挂牌,调整内容很多。

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2)

截至8月26日,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等部委要求22个重点城市实施土地供应“两集中”重点城市中,已有10余个城市相继暂缓或延期第二轮集中供地。

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3)

很显然,这一波土拍新动向,肯定是一次集体性的事件。但,这究竟是为什么,又传递了什么信号呢?

02 降低溢价率、取消竞自持房企有了喘息机会

早在4月开始集中土拍不久,房企就开始说“算不过账”了。

房企们豁出半条命才抢到地,然而事后一算账,发现利润连蚊子腿都不如,甚至可能会赔钱,于是便出现了宋都宁可不要5000万保证金也要退地,融信拿完地却发现找不到合作方等问题。

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4)

在此背景下,有城市的第二轮土拍摸底调查中,企业反馈“零参与”。

在第一轮集中土拍中,受伤的不仅是开发商,也包括购房人。

首轮集中土拍后,溢价率上去了,各地房产中介一路欢呼“面粉涨价了”,催着买家赶快“上车”。于是,各地又上演一波抢房行情。基于“地价推高房价”的判断,监管层自然不会坐视不顾。

因此,据相关知情媒体透露,自然资源部于8月10日召开闭门会议。

网传,该会议明确二批次重点城市土地出让政策调整,涉及限定土地溢价上限15%,不得通过调高底价、竞配建等方式抬升实际房价;到达上限后通过摇号、一次性报价、竞高标方案决定土地归属等多方面内容。

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5)

那么,这个消息可靠吗?从已经有新动作的城市来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如天津已经明确了调整土拍规则:上限溢价率全部调整为15%,同时取消竞自持,全部改为摇号;杭州、南京、合肥也明确了第二批集中供地部分地块采用“竞品质”的成交规则。

另外,各地政策调整的方向有很多,最吸睛的一条当属单宗住宅用地溢价率不得超过15%,不得通过调高底价、竞配建等方式抬升实际地价,到达上限后通过摇号、一次性报价或竞高标方案等方式确定竞得人。

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6)

图源:中指院

简单来说,就是要控制房企拿地成本,留出合理的利润空间,让房企能活下去。

03 土拍“竞品质”时代来临,利好品牌房企

除了降低溢价率,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就是全国重点城市都在试水“竞品质”方式拍地。

其中,北京、合肥,土拍达到限价后,品质更高方案的提供者将确定为最终土地的获得者。

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7)

杭州则是首先通过对企业开发资质、楼盘品质方案进行评分,入围房企方可进入下一轮拍地。杭州的“竞品质”维度包括绿色建筑、装配率、绿化率、工程保修期、全装修等。

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限溢价竞品质取消竞自持)(8)

其他如南京、成都、苏州等城市也出台了相关的“品质”规定,基本是从公共空间、园林、建筑、户型、精装等方面进行明确。

“竞品质”时代,品质改善终于有了官方性质的标准,而开发商也将不得不关注品质,这无疑会加剧去弱留强的楼市分化。

但新的行业趋势下,也有受益者,那就是善于打造高品质的品牌房企。

04 限制房企报名地块中小型房企机会来了

值得关注的,南京、杭州还限制地块报名总数,避免集中出让变身资本比拼。

南京规定同一竞买人及同一集团成员企业,在同一批次出让公告中所报地块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公告地块总量(不含高淳、溧水)的30%。

杭州还规定除“竞品质”地块外,同一房企最多只能参与5宗地块竞买。

除此之外还有南京,首次提出竞得土地后6个月内住宅不得上市。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企的高周转,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保证科学的设计和施工周期做出要求。

在全国一盘棋的主背景下,很显然的是,房地产市场的拐点,这一次真的来了。

面对仍处于上行通道的房价,从土地市场开始“釜底抽薪”的一击,加上金融层面的联合管制,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政策优化将是常态。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乐居买房

优质内容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