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在侯景之乱中饿死,竟然活了86岁,这在皇帝中,确实很罕见,就是寻常百姓中也是少见。萧衍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有一定成就,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也较高。他很好学,从小就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即位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权。502年,齐和帝萧宝融被迫禅位于萧衍。称帝以后,推动各种改革,把南齐时的种种问题改正。萧衍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讲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过好几次的。在梁武帝的影响和提倡下,梁朝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东晋以来最繁荣的阶段。

萧衍早年以武功起家,信奉道家学说。520年,萧衍开始笃信佛法,多次舍身出家。527年第一次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后又三次出家。他曾下诏令全民奉佛,在梁一代佛教成为时尚。梁朝佛寺达2846座,僧尼有82万余人。464年,刘宋时期有人口468万,几十年以后的梁朝呢?大致也就是这么多人,虽然通过萧衍前期的治理,人口可能会增加一些,应该不足500万人。如果按照500万人计算,竟然就养活僧侣82万,僧侣占的比例太大,这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一种巨大的经济负担。僧侣不负担徭役或税收,甚至还靠其他人口养活,这会严重加大农民的负担,降低农民的物资生活质量,虽然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可能并不会降低,甚至会因为佛教的流行而有所提高。佛教提高的是大家的精神享受水平,对物资生活水平起着负作用,总体上是降低国家的生产能力,降低了国家的富裕程度。佛教的流行程度越高,对生产能力的影响就越大,对国家富裕程度的影响也越大。梁朝应该是佛教在南方汉族生存区域最流行的时候,明显了降低了南方汉族人口的实际生存能力,明显降低了南方汉族的整体力量,也就是降低梁朝国力。如果按照两个僧侣的负担相当于一个军人的负担水平,这82万僧侣的综合负担,相当于梁朝常备军队增加41万人的军队规模所带来的综合负担。增加41万的军队,可以促使梁朝军事力量大增,甚至可以因此而统一北方汉族区域。

南北朝时期是佛教最流行的时期,也是汉族人口宗教信仰最疯狂的时期,还是汉族人口因信仰宗教而带来的综合负担最大的时期。宗教可以明显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这是宗教的根本好处,但是,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开支投入过多,应该有些不妥。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胡人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暴力因素较多,改朝换代也较为频繁,南北之间还经常发生一些战争,人们的生命受到较大挑战,生命脆弱的感觉,或难以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比较普遍,这导致人们需要从宗教中获得心灵安慰,这是佛教高度流行的原因。

后来随着隋唐汉族人口的掌权,导致胡人气息的削弱,暴力因素衰退。隋唐的大一统局面也导致战争频率降低,以及唐朝对道教的扶持,都促使佛教信仰的降温,也促使汉族人口宗教信仰的降温。估计关键因素是科举制度的建立,促使儒学回归汉族中上层人口,相对汉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儒学的普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极大,对国民思想的影响极大,人的脑子是有限的,装这个多了,装那个就少了。儒学把人们脑海中的佛教信仰内容挤出了一部分,在汉族人口脑子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最终,在汉族人口中形成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准确的说是在汉族人口的脑海中形成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也许你这个占的分量多一些,也许你那个占的分量多一些,因人而已,对于汉族人口,总体情况基本是三足鼎立形势。

宗教信仰在汉族人口中得到了很好的进化,宗教地位取得了很好的定位。汉族人口的宗教信仰特点是;在较小的宗教信仰付出(投入)情况下,获得较多的精神享受,这几乎是一种高度完美的宗教信仰。对于汉族人口,一个较为虔诚的佛教或道教信仰者,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各烧一次香就可以了,相对基督教的每周一次礼拜,效率高一倍。汉族人口还可以临时抱佛脚,需要精神安慰的时候,去烧烧香就可以了。相对一神教,汉族人口可以同时信仰佛教或道教或儒教,不论寺或庙,见什么拜什么。

隋唐以来的汉族人口的宗教信仰就是我们说的封建迷信,这种信仰对提高古人的各种信心大有帮助,也就是起着增进自信的作用,也能压制人性的丑恶,压制人类兽性的爆发,降低人们的破坏力,对社会和谐有明显好处。道家的算卦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这其实也是汉族人口信仰的一部分。算卦先生其实就是古代的心理医生,可以为古人进行心理方面的排忧解难,调节心理状态,对增进社会和谐大有好处。


南朝梁都城(南朝时期的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