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江西的李阿姨,今年40岁。在日常生活中,李阿姨时不时就会犯腿疼的毛病,刚开始觉得自己可能是工作太累导致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腿疼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并且还有隐隐加重的趋势。

直到一次意外,让李阿姨的骨骼健康“暴露”了出来:那天,李阿姨正在阳台上浇花,途径落地窗的时候,一不小心被滑槽绊倒摔在地上,本来没认为有多严重,但李女士在站起来时,却感受到腿部有非常明显的剧痛,只得去拨打120求助。

来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李女士系小腿胫腓骨骨折,需要立即安排手术。这让李女士很是不解:自己只是绊倒了一下,为啥摔得那么严重?直到医生后面的话让她震惊:经过检查发现,李女士的骨密度已经下降到-3.5左右,相当于70岁老人的骨折健康状况!

48岁怎么增加骨密度(40岁阿姨骨密度却似70岁)(1)

40岁阿姨骨密度类似70岁!女性要警惕“骨质流失”

其实,李女士的情况看似“夸张”,但其实是很多女性需要面对和正视的问题,那就是“骨质流失”,当骨质流失到一定程度,骨密度下降到危险值,就会诱发骨质疏松。

根据中国首个居民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超过40岁以上的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在20%左右,而女性比男性,要高出5倍以上。

所以,女性朋友要格外警惕骨质流失的情况,采取措施维持自身的骨骼健康,预防疾病。通过医生对李阿姨的病史了解得知,日常生活中的这3个习惯,和她骨密度衰老至此,有非常密切的

48岁怎么增加骨密度(40岁阿姨骨密度却似70岁)(2)

提醒:“保住”自己的骨密度,日常生活避免这3个习惯

①平时吃饭过于重口

李阿姨平时吃饭的时候,口味比较重,加上大多数都是自己做饭,所以放盐的时候比较“狂野”,虽然丈夫和儿子多次提醒过她,但李阿姨却没有放在心上。

长期维持高盐饮食,意味着大量的钠会进入到身体里,而钠离子和钙离子一直都是“水火不容”的地步,“高钠摄入”意味着“低钙产出”。身体里的钙长期达不到骨骼的摄取标准,骨密度流失的速度自然也会更快。

想要预防骨质疏松,保护自己的骨密度,平时吃盐一定要谨慎。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人每天摄入最好不要高于6g。

②长期吸烟,饮酒

李阿姨和别的女性不同,从年轻时候开始就养成了抽烟的习惯。如今年纪大了,烟瘾也越来越重。

而根据美国烟草协会的研究表明,经常吸烟的人群患有骨质疏松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2倍。烟毒从肺部进入血液,然后来到肠道,同样会对钙质吸收造成影响,加剧骨质流失。

不仅如此,长期酗酒同样是对骨骼健康不利的高风险行为,酒精在人体内也会影响到钙质和维生素D的吸收,对骨骼形成产生抑制,骨骼吸收钙质的效果大打折扣,骨质疏松的风险同样会提高。

长期宅家,缺乏运动和日照

不少女性朋友平时不喜欢运动,总是宅在家里,李阿姨也一样。尤其是夏天,觉得出门又累又晒。

但是,适量的运动是可以刺激骨质生长的,尤其对于代谢能力较差的中老年人来说,适当运动对维持骨量能起到不错的帮助。户外运动,也有助于接收紫外线,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也有不小的益处。

相反,如果整天在家,身体代谢循环滞涩,骨骼健康自然也不理想,缺乏日照,身体维生素D缺失,血液中钙浓度也不会太乐观。长此以往,出现骨密度下降,甚至骨质疏松的风险自然会更高。

以上,是李阿姨的3个坏习惯,朋友们不妨自查一下,如果你也有类似的习惯,为了避免重蹈李阿姨覆辙,保护自己的骨密度,还是尽可能改掉为好。

48岁怎么增加骨密度(40岁阿姨骨密度却似70岁)(3)

除此之外,想要维持,甚至是“逆转”自己的骨密度,光是改掉坏习惯还不够。在日常生活中,追加补钙养骨的方式也很重要:

比如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牛奶,瘦肉等高质量钙来源食物摄入,以食补的方式补钙;

再比如借助钙片以及维生素D补剂,达到更高效的补充钙质的目的;

又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尝试慢跑,骑车,游泳等抗阻有氧运动,有助于“夯实”骨质,进一步打好骨骼健康基础……

总而言之,骨骼健康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避免骨质疏松的隐患,在年纪轻轻就获得了一副老人的“骨架”,更要在日常生活中重视维持和补充骨密度,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应重视。

参考资料:

[1].中老年人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合理预防不做“年轻骨松族” 食品与健康.

[3].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杂志.

[4].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