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佳师

最近IBM和英特尔公司都公布了二季度财报,而这两份不同的财报背后都和某一业务线密切关联。

7月29日,英特尔公布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总营收为153亿美元,同比下跌22%,季度亏损5亿美元,这是该公司三十年来首次“扭盈为亏”。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在本次财报会上正式宣布,将彻底关停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傲腾(Optane)技术相关业务。傲腾是英特尔于2015年推出的高速储存技术,其问世时被誉为“摩尔定律颠覆者”。

7月19日,IBM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公司营收总额为155亿美元,增长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6%。IBM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Arvind Krishna 表示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得益于企业对IBM混合云和人工智能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有分析人士称,这是IBM转型以来最好的一季财报,财报最亮眼的部分是基础架构,而基础架构业务中存储产品线强劲增长。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存储之于英特尔是亏损拖累,之于IBM是增长利器,这拖累与增长之间,到底什么在左右?

IBM与英特尔,为何此消彼长?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存储及中国Power业务总经理侯淼没有直接回应英特尔关闭傲腾的新闻,但他对存储行业技术变化的解读道出了其中玄机。

ibm新一代cpu(甲之蜜糖乙之砒霜)(1)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存储及中国Power业务总经理 侯淼

侯淼表示,每当谈及存储业务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印象:一是将其视为一种介质业务,它包括了磁盘、固态盘、机械盘、磁带等;二是将其视为服务器的附加部分,每一个系统都包括了服务器、存储。“但这两年,特别是疫情加速了全球的数字化转型,围绕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从数字化到数据再到大数据的变化,使得存储行业的技术架构发生了改变。”侯淼说。

侯淼进一步详解了存储架构的变化:“存储事实上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算法、存力。” “数据”分为生产数据、备份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远程数据、异地数据等。“算法”指存储的软件化,即通过软件定义存储,来实现很多关键的功能,比如让存储产生免疫性能,不可被非法访问,同时当客户的生产数据被污染,或者被勒索时能够快速恢复。这些能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软件实现的。 “存力”是指通过集成电路和芯片等技术,使存储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需要解决规模和性能的平衡,当数据存储越来越多,用什么方式能够保证性能不受影响。

这样看来,存储既包括了通过集成电路、芯片等技术进步带来的“硬科技”,也包括了算法与数据管理等维度的“软科技”。“IBM与英特尔相似的地方是都发展了很多存储的‘硬科技’,除此之外,IBM还研发了很多存储的‘软科技’。“侯淼说,正是因为研发了包括算法在内的很多存储“软科技”,让IBM存储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

从笔者的分析来看,“只硬不软” 是英特尔傲腾失利的一个缘由。应该说,不仅仅是英特尔这样的芯片厂商对存储的方略是“只硬不软”,市场大部分的IT厂商依然将存储视为“介质业务、服务器附属”,以这样的思路打造存储业务必然难以满足用户对于数据存储的需求。

ibm新一代cpu(甲之蜜糖乙之砒霜)(2)

IBM中国科技事业部 存储业务北方区总经理 金鑫

事实上,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提速,企业用户对于数据存储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IBM中国科技事业部存储业务北方区总经理金鑫讲了几个真实的客户故事,一个故事是发生在金融业,2016年某跨国银行客户(以下简称A银行)找到IBM公司,见面后,A银行用户给IBM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所有的防护手段都失效,中了勒索软件,你们需要多长时间能让我们银行恢复数据开门营业?”第二个故事发生在自动驾驶芯片创业公司,这家IC创业公司自构了很多存储系统,采用开源软件进行存储数据管理,因数据复杂、系统林立,随着数据量的加大,调用和搜索数据时速度变得越来越慢,于是也找到了IBM,希望解决数据规模变大后存储效率的问题。第三个故事是发生在一家国内头部短视频互联公司,这家短视频公司日活用户超过3亿,每日上传新视频超过4万条,他们找到IBM的诉求是希望降低数据管理复杂度,降低数据存储的成本。

这几个用户遭遇的问题代表了企业用户目前在数据存储领域的核心需求,第一个故事的关键词是“安全”,第二个故事的关键词是“效率“,第三个故事的关键词是“降成本”。

从数据安全的角度看,不久前IBM发布了《2022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报告发现,83% 的受访组织遭遇过不止一次的数据泄露事件,而网络攻击不断所导致的数据泄露事件更是成为企业“挥之不去的梦魇”。目前,数据泄露事件给企业和组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单个数据泄露事件给来自全球的受访组织造成平均高达 435 万美元的损失。实际上,除了全球通货膨胀和供应链问题等因素导致的商品价格飙升之外,60% 的受访组织表示他们在遭遇数据泄露事件之后提高了自身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侯淼认为目前用户在存储领域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数据的移动、二是数据的访问、三是数据的保护。随着线下、线上融合,随着云上、云下的发展,数据的移动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特别新应用上来之后,客户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迁移。而从数据访问的角度看,客户今天面对的数据类型越来越繁杂,需要访问不同类型的系统,比如分布式系统、文件系统等,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从数据保护来看,用什么方法能够保护数据不被侵犯、不被勒索,更安全合规等,都是诉求。“用户对于存储的需求,是安全高速、节能减本、提升效率,简而言之‘安全至关重要、性能必不可少’。” 侯淼说。

应该说,随需求而变加速发展存储软科技,通过“硬科技与软科技协同创新”是IBM存储走出“介质圈”、 “服务器附属”,从竞争激烈的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原因,用侯淼的原话“今天IBM的存储,越来越强调云化、越来越强调软件化,越来越强调软件定义存储”。经过几年转型,IBM存储开始在数据市场实现强劲收割。

围绕痛点场景 打造存储软实力?

有人说,面对“软件定义存储”大趋势IT厂商英雄所见相同,但如何将趋势判断以更自动化、更AI化的方式交付给客户,以最优的路径解决客户的痛点,才是企业竞争力所在。IBM存储的软科技如何而成,从几个用户案例场景,可窥到IBM存储赢得客户的解题秘籍。

第一个案例是汽车制造企业,诉求是解决“数据勒索”潜在问题。今年年初丰田汽车遭遇勒索病毒被迫关闭了28条生产线,国内某汽车制造企业感受到这种潜在威胁,于是与IBM合作采用IBM的FS9000系列,加上Safeguarded Copy(快照技术),同时使用IBM的Spectrum Protect数据备份方案,完整构建SAP HANA系统的现代化数据保护体系,SAP HANA系统是该企业的核心制造系统,保护它就是保护生产安全。

当一个组织的数据被勒索软件恶意加密时,通常只有两个选择:支付赎金或恢复数据。从破解角度看,以公钥和私钥结合的方式,破解密钥可能需要20、30年。如果企业选择支付赎金,将承受巨大经济损失。选择从备份和存档中进行数据重建,以传统备份恢复方案的方式,目前业界恢复数据的平均时间是23天。这样的时间周期,任何商业企业机构都无法承受。

为解决数据勒索问题,IBM联合银行用户开发了快照技术(IBM Safeguarded Copy)。快照技术简而言之是在存储空间做一个沙盒,沙盒里放着快照,快照不可见也不可过期更改。有了该技术,用户便获得了不可修改的数据副本。一旦用户遭遇病毒攻击或者中了勒索软件,就能以小时级速度恢复到被攻击前的原始数据状态。快照技术的研发是IBM众多存储软科技研发的一个缩影,其始于2016年,在前面提到的A银行找IBM提出“勒索病毒”难题的解题需求后,IBM与A银行联手展开了联合研发,目前IBM的快照技术已经“武装”在Flash全线产品中,在全球银行中广泛被采用。

第二个案例是IBM为国内某短视频平台实施磁带库项目。作为国内排名前一二位的头部短视频平台,目前该用户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处理海量激增的非结构化数据,面对日活的3亿用户,每天上传超过4万条新视频,必须要有更高效、更节能、更低成本、更安全的数据管理方案。采用了IBM AI赋能的存储软件Spectrum Archive、Spectrum Scale,以及IBM实验室服务后,用户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的数据分层存储和管理,运维人员减少了90%。在硬件方面,采用了IBM TS4500磁带库,基于IBM独有的3592高数据密度存储技术,18个标准机柜位存储了400PB的数据(相当于2万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量),每小时仅耗电6度。在数据安全上,使用了空气隔离技术,可以防范勒索软件和黑客入侵对数据的损害。从成本的维度看,用户自己测算十年使用成本与X86或者磁盘产品成本相比,降低了80%到85%。

第三个案例来自动驾驶芯片企业地平线。地平线在发展过程中构建了许多开源的数据系统,也形成了很多数据“烟囱”。在地平线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面临两大难题,一是从各个云中调用数据、查找数据产生了巨大的困难,二是地平线使用了很多开源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但产生了极大的性能瓶颈。IBM给出的解决之道,一是通过采用Spectrum Scale统一数据平台,二是采用AI技术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分层,热数据留在Flash里,冷数据自动下存到磁带库中,这一切的实现无需人工干预。

地平线供应链副总裁水冰评价说:“利用IBM Spectrum Scale,我们拥有了统一的数据平台,不用再操心数据运维管理问题。Spectrum Scale自带管理功能,比开源系统友好很多,把我们原有很多需要人工干预的操作变为自动完成,在降低管理难度的同时提升了数据安全性。Spectrum Scale可以统一管理磁盘和磁带,一方面能通过灵活的冷热分层策略帮助地平线每年节省数千万的存储成本,另一方面高效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管理也使得上层的数据管理中台与前台业务无需关心存储本身,从而更加专注于业务系统的研发与优化。”

ibm新一代cpu(甲之蜜糖乙之砒霜)(3)

这几个场景和客户案例中,所采用的IBM存储软件,无论是Safeguarded Copy(快照技术)还是Spectrum Scale、Spectrum Archive,或是Spectrum Protect数据备份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AI赋能,完全自动化。其所带来的安全效果、降本增效等都自动实现,无需人工干预,这或许是IBM存储软件能够强势收割市场的重要原因。

此前IBM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旭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混合云是IBM当下碗里的饭,而更大的机会是AI。”事实上,只有真正深入到企业的难题与具体场景,我们才能够深刻领会企业级与消费市场对于AI诉求的差异,今天的企业用户面对的是多元的海量数据、复杂的IT系统、危机四伏的安全隐患,如何通过AI与混合云的加持,让用户真正化繁为简,让数字化转型之旅变得轻松自如,需要强大的AI能力、丰厚的行业经验、IT技术的集大成等综合能力。

现在IBM正在把其AI能力注入到每一个产品线,每一个业务线。从中我们能看到转型中的IBM在推动AI思路的一些变化,变得更务实、更为落地、更快变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