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的人生容易!

当你羡慕别人的风光无限时,不妨想想“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这句老话,它是不是真理?

当你抱怨生活的种种苦涩时,不妨多吟几遍苏轼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你还觉人生艰辛吗?

当你认为人生了无情趣时,不妨听雨、赏荷、读书、行走,看看会不会与人生的美丽,人生的有趣相逢?……

人生大智慧,人间真善美,一本书给予你人生困惑的解答、人生前进的力量,这就是季羡林老先生的《心安即是归处》

心安便是生活最美的状态(心安即是归处人生大智慧)(1)

季羡林老先生,他是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因学问之深,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荣誉,因为人谦虚,曾撰文三辞桂冠。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98年的人生阅历,使他对人生有着太多太深的感悟。

他曾多次感慨过:“我这一生就是一面镜子。”

他作为镜子,把人生的所感所悟,都融进了文字中,融进了人生态度中。《心安即是归处》一书,选取他中晚年的诸多作品中的63篇文章,从谈人生的意义到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他用质朴真诚的文字,表达着他的人生感悟,他又似一位慈祥老者坐在面前,娓娓诉说人间万相的本真、人生处世的智慧。

人生实属不易,又逢秋叶离树,不妨在这萧瑟之季,读读季羡林老先生的这本《心安即是归处》,觅到一份心的安然,从容面对寒冬的来临,蓄力迎接不远的春天。

心安便是生活最美的状态(心安即是归处人生大智慧)(2)

01. 人因何而活?

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努力,是执着,是永不服输的精神,让成功一步步走近了他。

他曾说过一段话:“那些你早起的时光,那些你努力工作的时光,那些你感觉疲惫,但仍还是选择继续坚持那样做的时光,就是梦想的力量。”坚信有一种梦想,能让自己活得有光,坚信有一种信念,能让自己穿越艰难。

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生意义何在?人生价值又何在?这始终是有众多答案的话题,科比的短暂一生,其实就已很好地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为梦想而奋进,为目标而进取。

人的一生,为什么而活?为名缚为利缰,为恣睢享乐?季羡林老先生说,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我们有为有不为,知足而知不足。

应该做的事,必须努力去做,这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就不要去做,这是“有不为”。应该做的,不应该做的,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这杆秤,让我们心里明净澄澈,也让我们为后代做出表率。

心安便是生活最美的状态(心安即是归处人生大智慧)(3)

对于已有的当下,有一份“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如还欠缺一层完美的话,那就努力做到完美或接近完美,这是“知不足”,明确“不足之处”,才有前进的动力。

像“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王熙凤,本来是贾府中风风火火、八面玲珑的一个凤辣子,可后来的下场草席裹身,如此凄凉,正是因她平时做了许多她不应该做的耍小聪明的“事”,而致四面受敌,遭人中伤,触犯刑律,招来横祸。被“聪明的算盘”所累,最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王熙凤似的人物,芸芸众生中,并不算稀少,但这样的人的历程,决不是我们的按图索骥。“有为”才是我们的追求,是我们的信念,像科比,为“有为”而活,因“知不足”而不懈努力拼搏,因“有为”而更有意义地活着,因“知不足”而让自己的球技更臻于完美。

02. 人因何而苦?

一个技能还不如自己的人,却升了职加了薪,而自己还停留在原地,成了有些同事的笑柄;一个大老粗,却坐拥千金万两,而大学毕业生,却为他服务;他哪来的运气,股票涨停,而自己,却霉运袭来,股票跌得厉害;今天,真是晦气,出门就丢了钱包;本已小心翼翼地工作,可还是被上司无缘无故地痛批;无意说的一句谎话,却要用十句话来圆谎,好累……

这样的情形,好像与我们都不陌生,我们因之变得焦虑、不安、低落,心总是茫茫然,忳忳然,无一刻安宁,放不下这些重虑烦忧,倍觉生活由苦涩注满。

我们每天早起时,都期望一天能顺利度过,但遇到了些烦恼,打破了期望中的美好,就心情颓丧,陷于低情绪中,不能自拔。世事无常,人生不完满才是正常,认清了这个真理,我们就可以进行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为以后的每天,碰触到同样“霉运”的机缘减少或至零,心也不会再背负那些不知名的“负能量”前行。

心安便是生活最美的状态(心安即是归处人生大智慧)(4)

季羡林老先生,在《走运与倒霉》一文中,他用例证法说明了这个问题之间的种种: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汉以后所有的文学大家,都是在倒霉之后,才写出了震古烁今的杰作。像韩愈、李清照、苏轼、李后主等一批人,莫不皆然。看到这些,你还为自己所遭遇的那些星星点点的失意,而顿足捶胸吗?

人生不易,有时需要自渡,需要头脑清醒。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深刻领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番道理,我们是不是能透彻理解。走运时,不要得意忘形,失意时,也无需丧气垂头,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这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不是事情本身。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心态好了,一切就都顺了,生活也变甜了,变得有奔头了!

别忘了,你才是自己的主人,你的心情只有你自己可以主宰。日子是苦是甜,也是你说的算!

03. 人因何而美?

生活从来不缺少诗情画意,如果停下匆匆前行的脚步,不妨望望白云,不妨荷塘赏莲,不妨笑拈嗅梅,不妨书中散步,那不经意间的美好,人间的趣味,会不由自主地奔你而来,为你而美丽绽现。人间了无情趣的思维,在此时,已遁形逃走。

生活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是真理,也是生活经验。你感知美丽的一双眼睛,让世界变得美丽,你也因此而美丽,心也因此而安然且充满力量。

张元济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书,为何如此重要?毫无疑问,读书可使人秀外慧中,这等好事,怎么可以错过。

读书的另一重要性是继承季羡林老先生说,他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读书也是一种智慧传承,前代人写书,后代人读书,人类之所以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有极大一部分是通过书籍流传下来的。

当我们拿起书时,知识丰盈着自身同时,传承的使命也在行使着,顿觉骄傲,心生坦然。

心安便是生活最美的状态(心安即是归处人生大智慧)(5)

那些不会说话的植物、动物,有时也会是我们的知心朋友,在某一时刻,慰藉你的孤寂寒凉,平抚你的心中波澜。

季羡林老先生,在《马缨花》一文中,写道:“在这样无可奈何的时候,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使我仿佛游泳在香海里。”

花开是常事,花香也是司空见惯,但是一切刚刚好,恰逢心情不佳,恰逢一个人无法排遣寂寞,这时遇见的花开,花香,就不同凡响了,那是一种“花香慰寂寥”的释怀,那是一份由衷感激的“相逢”——胜却人间无数,这时的马缨花,成了心爱之宝,最知心的朋友。

人有时,心情低沉时,不妨出去走走,在大自然的清新中,会发现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治愈良药,也许是花,也许是树叶,也许是花香,也许是富含氧离子的空气……当你归来时,你已经身心怡然,脱胎换骨了,一个美丽心情的自己油然而生。心情美,人亦在变美中,越来越好。

心安便是生活最美的状态(心安即是归处人生大智慧)(6)

人生,一路上的花开美好,一路上的温暖阳光,都是我们不能辜负的人生良景。而一路上的红尘琐事,一路上的奔波劳累,也是生活赐予我们的人生经历。如何领略人生意义?如何发挥人生价值?一切由我们自己做主。

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葆有一颗善良的心,做该做的事,走正确的路,即使错了,及时纠正。心怀坦荡,为人真诚,有花赏花,无花心中自植,生活何其为苦?人生智慧在胸,遵从己心,心安归处,从容无惧前行,这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这才是人间真善美的最好展现!

历经人生沧桑,归来仍是天真少年。这是《心安即是归处》的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