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需要‘棒子"的熊孩子

周五弟弟放学回家,我爸组局一起吃饭,一家人可以聚一聚。在路过舅舅家时,索性把我舅舅家的小孩带上。

谁知这小孩开始了表演,我们一起吃火锅,他非要吃羊肉串,我跑很远给他买了一份;

一人一瓶汽水,他不让我们喝,自己要全部喝完;

他要吃米饭,要了一份他根本吃不完,我弟就分了一点,嚷着不吃了,只好再要一份。

我就说了他一句,然后我爸妈就开始教育我,说他还小。我心想,这如果是我的孩子,我非要好好教训他不可。

适当的体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教育孩子时体罚最有效)(1)

如果对于孩子一味的溺爱,教育出来的不是充满爱的孩子,而是“熊孩子”。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是需要“棒子”的。

那么对于孩子严厉的惩罚方式,真的是有效的吗?

02真正该教的是什么“不该做”

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我小姨家的女儿,由于小姨忙,把她女儿放在我这。

我顺便出去买了一包奶糖,怕她哭闹时,可以哄她。

刚买回来,她就迫不及待吃了一颗,然后一直看着我手里的糖果罐。

我就又剥了一颗糖递给她,她放在手上眼睛一直盯着就是不吃,

我说:赶紧吃吧,一会该化了。

她说:妈妈说一天只能吃一颗糖,我今天已经吃过了,不能再吃了。

等小姨回来我给她讲了她女儿的故事,小姨高兴地拿出一颗糖说这颗是奖励你的,那一颗是我们约定好的。

她高兴地抓起糖就吃。

适当的体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教育孩子时体罚最有效)(2)

好的家庭教育不会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但是一定会告诉孩子什么不该做。

在“不该做”的这条底线上,父母在尽量不参与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做什么,这样才是明智的父母。

03有其子必有其父

上小学时,我们班一个小孩特别厉害,我们都很怕他。只要谁惹他生气,他就会揍你一顿,是我们班的“霸王”。

一次由于和其他班级的小孩打架,对方满脸鲜血,老师当即打电话叫家长。

他爸听老师说完,立刻抓起他就是一顿毒打,我们看的都害怕,小的厉害,没想到老的更厉害。

适当的体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教育孩子时体罚最有效)(3)

父母对于儿童的身体攻击,即使是在矫正不良行为的情况下,都会成为儿童在希望控制他人时自己反应的榜样。

简言之,儿童会在父母那里学会运用身体攻击。

看到他的父亲,也就明白为什么他孩子在学校喜欢打架了。

04有其父就有其子

在调查了991位父母中,35%的父母对其1~2岁的孩子使用过某种形式的体罚(打屁股,打巴掌等),而94%的父母对他们3~4岁的孩子使用了体罚。

在另一个调查样本中,93%的父母小时候挨过打,87%的父母赞成体罚作为惩罚的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项有273名幼儿园儿童的研究中,6%的父母从不使用体罚,68%的儿童被父母打过屁股,剩下26%的儿童受到过严重的体罚。

在接下来的6个月,研究人员观察了这些儿童在学校里与同伴间的交往情况。研究人员记录了儿童对同伴的攻击性行为,比如:在哪些场合他们会受到侮辱或变得生气而打了另一个儿童。

适当的体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教育孩子时体罚最有效)(4)

结果显示:父母的体罚越严重,儿童的攻击行为就越多。充分表明,儿童从父母那里学会了攻击行为。

05体罚儿童中的心理学效应

有人做过一个有意思的实验:研究人员买了一种吸引人的会来回奔跑的机器人玩具,将他们放在一群儿童面前。

并且告诉他们不要去碰这些玩具,否则他们将会受到惩罚。

其中一些被告知是极其轻微的惩罚,而另一些则被告知非常严重的惩罚,随后研究人员便离开了房间,孩子们可以玩其他的玩具,尽管很多孩子看着机器人,但没有人去碰它。

研究人员返回房间,让他们随意玩任何玩具。但是相比较而言,那些被严重警告的孩子在玩机器人玩具时,更加舍不得花费时间去玩其他玩具。

适当的体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教育孩子时体罚最有效)(5)

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认知失调”,人们在自己行为与认知出现不一致时,就会出现“失调”,认知失调会带来不愉快,所以人们便会有目的的去减少它。

孩子们“不能玩机器人玩具”与“心里很想玩机器人玩具”出现了失调,被告知严重惩罚的孩子,虽然产生了失调,但是可以将其原因归于“严重的惩罚”,以此来减小内心的失调。

而被告知轻微惩罚的孩子,在出现失调时,惩罚并不足以成为减小失调的理由,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这个玩具我并不是很想玩,以此来减小失调。

因此,当孩子犯错,父母严厉的体罚,会给孩子充分的理由去减小“我欺负别人”与“我是好孩子”之间的失调。因此,孩子会理所当然的继续表现攻击行为。

大量的实验表明:家长对孩子采用严重的体罚,往往会导致这些孩子在家里不会表现出多少攻击行为,但是在学校或者离开家的地方表现出大量的攻击行为。

06正确的惩罚方式

因此,打孩子不是一种适当的以及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惩罚都要取消。有些情况下,惩罚是一种有用的迅速终止孩子错误行为的办法。

研究表明,惩罚应该满足一些条件:

  1. 迅速而短暂,在孩子出错后立即执行。孩子在犯错后,你的即时惩罚会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能够更快改正。另外惩罚过程不宜过长,因为会对孩子心里产生较大的压力。
  2. 惩罚是对特定的犯错行为,而决不能针对个人特点。这就要求对事不对人,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之后,会给孩子贴上标签。在以后的一些事件中,出现冤枉孩子的情景,从而给孩子造成伤害。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一定不要强调“你就是坏孩子”,应该强调“这个行为是错误的”。
  3. 惩罚方式适中,在强度上有限制,而不是给予皮肉之苦。体罚是很多父母的惩罚方式,但是惩罚最有效的方式绝不是体罚。比如孩子打破了餐具,可以让孩子一起收拾厨房;和其他孩子打架,可以在规劝的基础上面壁思过;不好好学习,可以把原有的奖励取消等等。

适当的体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教育孩子时体罚最有效)(6)

最后,许多父母过多使用惩罚,是因为惩罚的效果立竿见影。由于父母想达到的是他们的短期目标,儿童的犯错反应便会强化父母的惩罚行为。

但是,“短期的收益,会造成长期的痛苦”,父母需要有耐心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放弃强化的惩罚措施,采取更好的有利于孩子长期发展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