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正一品的官职很少,仅有内阁大学士、掌銮仪卫事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三职,此外还有太师、太傅、太保三个虚衔。不过,清代和明代不同,三公的虚衔一般都是死后追封的,生前能获得三公的少之又少。

太师在古代是个什么官位(太师太傅太保是虚衔)(1)

根据昭梿《啸亭续录》的记载,“本朝宰辅罕有真加三公者,惟马文穆、年大将军、鄂文端、张文和、傅文忠五人及身加太保衔,至真为太傅者,惟董文恭一人而已。”

按照昭梿的说法,从清开国到嘉庆朝时,生前加太保的仅有马齐、年羹尧、鄂尔泰、张廷玉、傅恒五人,而太傅者仅董诰一人。事实上这个记载还是略有出入的。康熙时期就有两人生前加太师衔,分别是遏必隆与鳌拜,只不过他们都因罪被革。另外,鄂尔泰也不是太保衔,他于乾隆元年加太傅衔。

礼亲王昭梿是乾、嘉时期人,所以他所记载的情况也仅限于嘉庆朝以前。嘉庆朝以后,还是有不少人生前加三公衔的,比如长龄曹振镛加太傅衔;宣统时期世续、徐世昌加太保衔。

太师在古代是个什么官位(太师太傅太保是虚衔)(2)

御史没有具体统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有清一代生前加三公衔的确实不多,大致不会超过二十人。按说三公不过是个虚衔,不是正式的官职,也没有实际权力,加给一些有功大臣也在情理之中。那么清代皇帝为何会对三公的赐予如此吝啬呢?

其一是加衔要按部就班

明清时期的加衔主要是公孤官,包括: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明代自宣宗以后,加公孤官的情况成为常态。

这是因为明代的内阁大学士级别仅有正五品,但实权却很大。这样就会出现品级与权力的不匹配问题,各部尚书、侍郎由于品级高往往就不买大学士的账。所以宣宗为了提高内阁的地位,将公孤衔加于大学士,这样也就名实相副了。

太师在古代是个什么官位(太师太傅太保是虚衔)(3)

清代的情况就不同了,自雍正八年以后,定大学士为正一品,尚书为从一品。至此大学士就成了文官最高品级,也就不存在品级与权力不匹配的问题。所以清代的大学士也不一定都有公孤衔,但是尚书、大学士死后追封公孤衔又是常态。

对于加衔,清代是有一套成熟的制度的。地方官、京官都享有死后赠衔的荣誉,比如总督例加太子少保衔,巡抚例加右都御史衔,布政使例加内阁学士衔,按察使例加太常寺衔。

至于京官则没有明确的标准,但也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做法,即根据大臣生前所得加衔及皇帝认为其为国效力的程度给与追赠。既可以是三公,也可以是三孤、三少等。

太师在古代是个什么官位(太师太傅太保是虚衔)(4)

还有一点是需要说明的,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加衔都要按部就班。大学士因功或是在京察中位列上等,生前第一次加衔,必是太子少保,然而晋太子少傅、少师。如果要是在重大战事中立有筹划之功,则可以越级加衔。

比如道光八年,朝廷平定张格尔叛乱,道光帝论功行赏,晋原太子太师、大学士曹振镛为太傅,这就属于越级提拔。

实际上,清代的大学士、军机大臣,生前很少有人获得三公的加衔,基本上都是太子太师以下的头衔,连少师、少傅、少保都很难获得。

太师在古代是个什么官位(太师太傅太保是虚衔)(5)

三公地位尊贵可视为皇帝老师

清代的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但在宋代以前,三公却不是虚衔,而是手握实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不同朝代的叫法不同,还有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等称谓)。尽管三公到后来虚衔居多,但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三公的地位仍然十分尊贵,在皇权高度集中的清代,皇帝自然不会轻易授给大臣。

此外,三公在人们的印象中,又是皇帝的老师。古代社会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好比是父子,有着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尽管皇帝是天下之主,但他同样也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必须尊师重道。

本来皇帝在当皇子时就有教授学业的师傅,即位后他们对师傅都十分尊敬,像雍正的老师顾八代死后追赠太师,咸丰帝的老师杜受田死后也追赠太师,但这种尊敬是建立在传道授业的基础上。

太师在古代是个什么官位(太师太傅太保是虚衔)(6)

因此,大臣如果不是皇帝真正的老师,生前想要获得三公的封号是很难的。除非立有重大功勋或是在人品、官声上得到皇帝高度认可的大臣,才会有此殊荣。像鄂尔泰、张廷玉、傅恒都属此类。

至于大臣死后则有另当别论,纯属是照例加恩,这一类人往往都是有大功于国家的,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死后追赠太傅,皆属此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