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念正在全球狂热流行

24小时保持正念(不要盲目相信正念)(1)

什么是正念?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具体指的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后来,正念脱离了宗教,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

被大众熟知的,大概是这样一些正念练习:

比如,正念老师会拿来一些葡萄干给你吃,让你想像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食物,仿佛是第一次吃到这种食物一样,仔细品尝这颗葡萄干。

或者,让参加者在屋子里随意地行走,感受脚和地面之间的分离和接触。

又或者,让你躺在瑜伽垫上,全神贯注于你的身体感受,依次感受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种细小的感觉。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练习如何把头脑放空,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到空气从鼻腔进入,然后带来的身体变化,继而是呼出的一系列过程。

24小时保持正念(不要盲目相信正念)(2)

正念这些年在西方很流行:

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可以说是商界正念的头号粉丝。在其自传中说,他年轻时曾经花了7个月时间在印度学习冥想,这对于重塑他的世界观,乃至最后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苹果的操作系统中“正念训练”也作为一个单独的应用,与“健身、营养、睡眠”一起并列成为其“健康四大支柱”。

24小时保持正念(不要盲目相信正念)(3)

高盛集团董事、医疗保健巨头Medtronic公司前总裁——William George,也极力主张将正念引入企业管理中,因为正念能帮助提升专注力,改善决策。

谷歌公司甚至开设了一个叫发掘内在自我(Search Inside Yourself)的正念培训,该培训每年4次,每次历时7周。目前已经有多达数千名员工参加了这个培训。

美国安泰保险公司,还有“首席正念官”(Chief Mindfulness Officer)这样的职位。

这几年,正念冥想在国内也变得非常“流行”,不少学校如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到医疗机构如医院、健康中心、水疗中心等,甚至一些豪华酒店,还有部分公司,都在组织一些人教授正念。面向大众的正念课程,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而且往往要价不菲。

虽然我认可正念是一个冥想和沉思的实践之道,并且已有针对正念进行和发表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但是,对正念的这种狂热仍然存在几个值得引起大众注意的地方。

2正念不是解决所有痛苦问题的万能药

24小时保持正念(不要盲目相信正念)(4)

正念是一个非常棒的冥想方式,它已被一些研究证明对于许多问题很有帮助。比如压力、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综合症、注意力问题、应对健康问题,等等。

然而,它并不是解决所有让你苦恼问题的万能药

比方说,正念不能治愈癌症或心脏病,不能治愈双相情感障碍或抑郁症,不能把一个充斥着暴力和不愉快的婚姻变成有爱的婚姻,不能把糟糕的工作变成好工作,也不能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那些鼓励员工用正念的方式帮助管理工作压力、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公司,不一定会为员工提供更好的薪水、更多的家庭休假计划、退休福利,以及其他优待员工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或许他们认为,员工变得正念就会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抱怨。他们传递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开心,你应该去冥想而不是抱怨。

我最近参加了一个演讲。演讲者是一位正念的狂热爱好者。他两个小时的演讲是从有关气候变化和生存威胁的问题开始的。他提出应对这些顾虑的方法是正念和静坐冥想,仅此而已。但他对减少碳排放、培养改变社会问题的政治意愿以及保护工作等只字未提。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到“正念可以治愈个人所有疾病和问题,解决世上所有问题”这样的说法了。

24小时保持正念(不要盲目相信正念)(5)

然而,现实生活的中的许多问题,其实还是在那里,不可能通过冥想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期望通过正念,就能消除一切问题的做法,可能只是自欺欺人、鸵鸟政策的一种翻版。

如果企业是在这个层面上运用正念,而不去想着如何真正改善影响企业发展、员工实际福利的话,那这种正念注定是失败的。

如果个人是在这个层面上运用正念,而不去想着如何真正面对自己的现实问题,那这种正念只是逃避面对现实的另一种手段。

3许多人只正念倡导者,而非真正的科学家

24小时保持正念(不要盲目相信正念)(6)

目前关于正念的探讨,几乎都缺乏对数据进行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所必要的科学中立

大多数的正念演讲者通常都是倡导者而非科学家,他们激情洋溢地描述正念有多么好,缺乏科学家那样更客观的中立性。

诚然,所有研究人员都希望他们的假设能够得到验证和数据的支持,但对正念的倡导似乎只是经验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不再是科学了。

在2007年曾爆发了一股对正念研究的热潮,但大多数的研究都只是相关性的研究。那些包含真正的随机试验的研究通常使用无治疗或等待控制组作为对照,而不是与其他完善的减压治疗或干预措施进行比较。

这些研究只是发现正念比什么都不做要强。那些用其他干预措施作为对照组的随机试验则发现,正念与锻炼、祈祷、做让人愉悦的事(包括看电视)等的效果基本一样。

这表明,正念或许和其他现有的方法一样有效,但不一定更好。

正念不是魔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只是帮助人们减压、应对生活挑战、更好管控情绪的有用工具中的一种。还有许多其他的工具,包括许多被研究支持的冥想和沉思的方法。

4 太多人因为自我需要的目的使用正念

许多人把正念作为一个自我慈悲(self-compassion)的方式。自我慈悲是很好的,但这种方法很少提到对他人的慈悲和利他行为。许多正念书籍都聚焦于把正念当作一种慈悲方式,然而,他们都关注于如何自助,却没有提及如何助人。

除此之外,许多人把传播正念当作事业,在研究、教授、实践等领域充当“大师”。

24小时保持正念(不要盲目相信正念)(7)

他们常常要求高昂的费用和津贴,拍摄极具魅力的个照来宣传他们的工作,并只在豪华且昂贵的场所提供培训。

一般来说,在对行为健康进行干预的其他领域,你大多数时候都不会看到这般大肆的宣传或“名师”促销。事实上,如果真的只是想进行这样的宣传和普及,大可不必如此“奢靡”。

24小时保持正念(不要盲目相信正念)(8)

我认为,对他们来说,正念更多是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说辞。

如果是在这个层面上使用正念,那是值得警惕的。请不要误会,我不是说正念不是个有用的东西。就像俗语常说的,“不要在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婴儿也倒出去”。正念已经被证明对许多问题有益,但是,正念并没有什么特别或有神奇之处。它是人们改进生活所用的众多工具中的一种。如果人们为了谋取利益而传播正念,那么这虚伪的一切实在令我惊叹。

5你该如何对待正念?

所以,我们该以什么态度来对待正念?

第一,是明确正念能带来什么。

首先,让你时刻觉察自己的念头,内省自己的行为。一般通过两个练习,呼吸练习和身体扫描,呼吸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而身体扫描让你感受身体的酸痛痒等不舒服的感觉,这样你就能够提升自己的内省力。

其次,活在当下。我们的大脑经常是不断地“穿越”未来和过去之中,不是担心未来没有发生的事,就是对过去的事后悔。这都没办法让我们好好地活在当下,而正念冥想可以帮助我们的心安在当下。

再次,非评判。我们常常生活在对事对人的评判之中,而正念能帮助我们对评判有所觉察,不被我们的评判牵着鼻子走。

还有,休息。一般来说,冥想可以让你在很短的时间恢复精力。

如果在这个程度上使用正念,正念还是很棒的。

24小时保持正念(不要盲目相信正念)(9)

第二,也要了解在什么情况下,正念可能是有害的。有研究表明,有时候正念和冥想或许会带来一定的害处,可能会引发狂躁、焦虑、惊恐等。正念并不适合每个人,尤其是遭受过多种严重心理健康问题,比如精神分裂或双相情感障碍的人群等。

第三,不要迷信所谓的正念大师。对于那些把正念吹嘘的神乎其神的所谓“大师”们,请特别警惕,他们可能只是骗钱,或者作为一种营销手段罢了。真正的专业人士,一定会告诉你局限性在哪里,不会夸张、吹嘘。

第四,把正念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如果您有一些心理疾病,请不要讳疾忌医,还请及时咨询医生,正念是否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还是请您咨询医生,并且正念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来使用,不能替代专业的医学治疗。

此文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 coffeepr@qq.com。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