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食在广东。如果要选广东代表性的美食,我想云吞面应该有一席之地。

云吞是广东的叫法,因发音类似北方的“馄饨”而得名。据记载,最早的云吞面在广州的西关一带出现,西关位于广州市西侧荔湾区,人口稠密,市井生活丰富,素有“食在广州,味在西关”的提法。云吞面在此出现正好回应此说法。

说到广州的云吞面不得不提起香港的云吞面,蔡澜先生对云吞面情有独钟,他曾多年找寻一碗地道的云吞面。这绝不仅是因为云吞面美味。更是因为云吞面既能暖胃,更能温暖心中一缕乡愁。

云吞面的发源地在哪里:岭南风物小记云吞面(1)

云吞面材料并不复杂,虽算上能登大雅之堂的名点,但在制作上却有考究。一碗好的云吞面包括了面、云吞、汤底、配菜、酱料几个部分。

先说面,我们以前看香港电视剧,经常会听到一句台词:“我煮碗面给你吃啦!”在《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有好几次偶遇梁朝伟,就是在去吃面的路上。可见岭南地区民众对面的喜爱。这种面就是“竹升面”。“竹升面”原意为“竹竿面”,取其好意头改为“竹升面”。竹升面的制作,是用鸡蛋,又有说是鸭蛋,再配合碱水,不加水进行揉制,制作时用竹竿,人坐在竹竿上,一上一下进行碾压,压制成面饼,再切割成丝状,这就是全蛋银丝面。与北方筋道的面条相比,碱水面显得有些硬和实,到这种硬实绝对不是嚼不动。有些还在面里添加虾子,做成“虾子面”。添加了虾子的面条增强了面的口感,仿如寻宝,不经意处就能寻到一粒虾子,用牙齿轻轻咬破,让海洋的气息在嘴巴萦绕。

云吞皮做成方形,肉馅用八瘦二肥或者七瘦三肥的猪后腿肉剁成,用细竹签把肉剔到面皮上,在用手捏出褶子,薄薄的面皮拖在后面,类似金鱼的尾巴。以前的云吞馅都是用猪肉做的,唯有新鲜的猪肉才能使云吞馅料美味,现在的云吞馅添加了鲜虾,蟹子,瑶柱等海鲜,使云吞的味道层次更为丰富。但好吃的云吞往往需要点睛之物。我以前在江燕路菜市场旁边的第一面吃过他家的鲜虾蟹子云吞,云吞有李子大小,里边诚意满满地包裹了猪肉、一只鲜虾,蟹子,还有说不出名的爽脆的小方块,我怀疑是笋干,有了这个小东西的加入,整个云吞真是鲜甜,令人回味无穷,但是这家店现已经搬迁不知去向了。

云吞面的发源地在哪里:岭南风物小记云吞面(2)

广东人喜欢喝汤,云吞面的汤底也非常考究。它绝不是靠味精兑出来的。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单位旁边有一家不出名的面馆,天气晴好的日子,常常见店员拿出鱼干来晒,一问才知道是做汤底的大地鱼干,云吞面的汤底是用猪大骨,大地鱼,鸡骨架冰糖熬制而成,好的汤底鲜亮味道醇厚。

云吞面的发源地在哪里:岭南风物小记云吞面(3)

煮面的时候,先烧开大锅的水,把云吞和银丝面分别放进水里烫煮,煮好的面用猪油拌散,再添加在汤水中,汤底放一个调羹,依次放上云吞和面条,面条放在最上层,这样可以保证它不会很快变软。配菜有放韭黄,但我粤西老家放的则是葱花,有些还放生菜,绿油油的生菜搭配上去好看极了。传统的云吞面有“大蓉”和“细蓉”之分,据说云吞泡在汤里,像一朵朵盛开的芙蓉花,“大蓉”“细蓉”由此而来,其中大蓉是二两面八只云吞,细蓉是一两面四只云吞。

在云吞面店,一般摆放的蘸料有大红浙醋和蒜蓉辣椒酱,碱水面配上酸的浙醋,正好可以中和食物酸碱度。蒜蓉辣椒酱是酸甜口的,微微带点辣,非常开胃。除了云吞面,还有炸云吞、姜葱捞云吞的做法,炸云吞很多茶楼都会有,姜葱捞云吞我在人民桥脚一家面店吃过,姜葱的味道几乎盖过了云吞的味道,除此之外,我还在同福路吃过云吞濑粉,黏糊糊的又是另一种风味。

云吞面的发源地在哪里:岭南风物小记云吞面(4)

我曾看过林清玄先生一篇文章,说的是他一直怀念小巷夜深贩卖云吞的敲竹片的声音,后来再次听到,彼时在校读书的他竟翻墙而出,饱餐一顿以慰藉相思。云吞面在岭南经历的时间并不长,却有着特殊的魔力让许多人魂牵梦绕,真是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