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诗经全文及注释完整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诗经全文及注释完整版(诗经全文鉴赏大辞典)

诗经全文及注释完整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称为《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方称《诗经》。因其书为毛公所传,又称《毛诗》。其创作年代,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大体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它是奴隶制时代的诗歌,为我国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共三百零五首,简称“诗三百”。按其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风”乃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共一百六十篇,总称为十五国风。“雅”乃朝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共一百零五篇,分为《大雅》和《小雅》。“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共四十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 对于《诗经》的解释,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有的很难达成共识,甚至古今名家也“不知所谓”。为了文学爱好者阅读方便,这里只是博采众长,作一般性的简释和介绍。对于生僻和古今异读的字,由于种种限制,不能详细诠释,但尽可能地注音。 愚之见,《诗经》不宜翻译,任何译文都不如原文;同样,也不宜对其进行评说,任何评说都难免主观色彩。对于《诗经》的理解,因人因时因环境之不同而迥然有异,这正是《诗经》的妙处。如果仅从字面理解,一览无余,那就没有什么味道了。读《诗经》,重在读、贵在读、趣在读。在注音注释的帮助下,流畅地熟读,在诵读的同时去理解、去感悟,这是学习《诗经》最好、最聪明的方法。 周颂 周颂:《周颂》三十一篇,大都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其中《思文》祀后稷,《清庙》《维天之命》《维清》《雍》祀文王,《执竞》祀武王和成王、康王,《昊天有成命》祀成王,《有瞽》《潜》祀先祖,《天作》《时迈》祀山川,《噫嘻》《丰年》《载芟》《良耜》报祭祈谷,《丝衣》宴神尸,《烈文》《振鹭》《载见》《有客》赞助祭诸侯,《臣工》戒农官。《我将》《武》《赉》《般》《酌》《桓》为《大武》乐歌的一至六章,主要歌颂武王。《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为成王自警。《周颂》产生于武、成、康、昭四朝(公元前1100—950年),大都是贵族的作品,也有的可能出于史官或乐师之手。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颂-021】闵予小子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题解】武王死后,成王丧满即位,告祭祖庙,思念父祖,自我戒勉。 【注解】 1、闵:通“悯”。哀怜。小子:成王自谓。不造:不幸。《郑笺》:“闵,悼伤之言也。”《通释》:“不造犹不善,不善犹不淑也。……不淑犹云不祥,谓遭凶丧也。” 2、嬛嬛(穷qióng):孤独无依貌。疚(旧jiù):痛苦。《集传》:“嬛与茕同,无所依怙(沪hù)之意。疚,哀病也。” 3、皇祖:《郑笺》:“思此君祖文王。” 4、陟降:《郑笺》:“陟降,上下也。”《集传》:“承上文言武王之孝,思念文王,常犹见其陟降于庭。” 5、序:事业。《郑笺》:“於乎君王,叹文王武王也。”《毛传》:“序,绪也。” 【翻译】 可怜我这年轻人,家门遭丧太不幸,孤苦无依忧成病。啊,伟大先父周武王,终生能把孝道行。追念皇祖周文王,英灵上下在朝廷。想我嗣位年纪轻,早晚办事应恭敬。啊,文王武王请放心,继承大业永记清。 【颂-022】访落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题解】成王执政初年,与群臣议事于宗庙,祷告武王。 【注解】 1、访落:《毛传》:“访,谋。落,始。”《传疏》:“谋者,谋于庙也。……始者,始即政也。” 2、率时:《毛传》:“率,循。时,是。” 3、艾:阅历。《集传》:“然其道远矣,予不能及也。” 4、将予就之:《郑笺》:“扶将我就其典法而行之。” 5、判涣:分散,使广大。《通释》:“继犹判涣,言当谋其大者。” 6、绍:继承。陟(治zhì)降:升降。指神灵常相往还,护佑。《郑笺》:“绍,继也。”《集传》:“则亦继其上下于庭,陟降于家。” 7、休:美。《正义》:“上言昭考,此言皇考,皆指武王也。” 8、明:勉励。 【翻译】 执政开始就咨询,遵循武王行德政。啊!任务重大道路远,我无阅历少才能。帮我实行先王法,继续谋求大业成。想我如今年纪轻,王室多难难担承。继续上下在朝廷,升降家中从未停。武王神灵真英明,保佑我身得安宁。 【颂-023】敬之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题解】成王警戒自己要敬天勤学,希望君臣辅助。 【注解】 1、敬:警戒。《通释》:“敬之本义即警之。……敬之敬之,犹云戒之戒之。” 2、士:《毛传》:“士,事也。” 3、聪:《通释》:“按《广雅》:‘聪,听也。’不为语词。不聪敬止,谓听而警戒也。” 4、就:久。将:长。《集传》:“将,进也。”《通释》:“《说文》:‘缉,绩也。’绩之言积。当为积渐广大,以至于光明。” 5、佛(必bì):辅助。仔肩:责任。《郑笺》:“佛,辅。时,是。仔肩,任也。” 【翻译】 小心谨慎莫忘记,上天监察最明显。保持天命真困难,莫说高高在上面。事物由它定升降,每日监视这下边。想我这个年轻人,敢不听从不恭敬?日有成就月有进,学问积渐向光明,群臣辅我担大任,示我治国好德行。 【颂-024】小毖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题解】成王诛杀管蔡、消灭武庚以后,警戒自己,要防患于开始。 【注解】 1、毖(必bì):谨慎。惩(成chéng):《毛传》:“毖,慎也。”《集传》:“惩,有所伤而知戒也。”成语“惩前毖后”源于此。 2、荓(平píng)蜂:《毛传》:“荓蜂,摩曳也。”胡承珙(巩gǒng)《后笺》:“摩曳者,谓牵引而使之也。” 3、辛螫(市shì):《传疏》:“辛螫,《释文》引《韩诗》作辛赦,云:‘赦,事也。’辛事,谓辛苦之事也。” 4、桃虫:《集传》:“桃虫,鹪鹩(焦辽jiāo liáo),小鸟也。拚(番fān),飞貌。” 5、蓼(了liǎo):《集传》:“蓼,辛苦之物也。” 【翻译】 我要警前毖后患。没人使我没人牵,全由自己寻苦难。开始以为小鹪鹩,忽成大鸟飞上天。家多祸患受不了,又陷困境更难堪。 【颂-025】载芟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不洽百礼。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题解】这是周王祭社稷(土谷之神)的乐歌。从开端到“绵绵”句都是写农夫力田和禾谷成长的情形。“载获”三句写丰收。“为酒”七句写祭祀得福。最后三句表示对神的感谢。 【注解】 1、芟(山shān):锄草。柞(择zé):伐木。 2、泽泽(释释shìshì):解散。以上二句是说先除草木然后耕地,似是新开的田。 3、耦:二人并耕。千耦言其多。耘:去田间的草。 4、隰(席xí):低湿之地,即指田地所在。畛(诊zhěn):田畔路径。 5、侯:语助词。主:家长。伯:长子。 6、亚:长子以次的诸子。旅:众,指更幼的一群。 7、强:强有力。以:用或干。这句是总束上文,言这些人都强壮而得力。 8、嗿(毯tǎn):众声。送饭的妇女不止一人,行走和笑语的声音众多。 9、思:语助词,和“有嗿”“有依”等有字作用相同。媚:美好。 10、依:庄盛貌。士:指在田中耕作的男子。一说“依”是爱悦依倚之貌,上句“媚”字也作为“爱悦”的意思。言送饭的妇与耕作的士彼此相媚相依,也可以通。 11、略:锋利。耜(似sì):农具名,用来插地起土。其柄名为耒(磊lěi)。 12、函:含藏。活:生气。 13、驿驿(译yì):《尔雅》作“绎绎”,连续貌。达:生。 14、厌:饱满。杰:先长特出的苗。 15、厌厌:苗齐貌。以上三句是说禾苗连续出土,那杰出的异常饱满,一般的很齐整。 16、绵绵:详密。麃(标biāo):除禾苗间的草,是耘的别名。 17、济济:众多貌。 18、实:满。积:在露天堆积粮谷。见《大雅·公刘》(Y-090)篇。 19、秭(姊zǐ):万亿。以上三句言收获多。 20、醴:甜酒。 21、烝(蒸zhēng ):进。 22、洽:合。百礼:各种祭礼。以上三句言所收的谷可以造酒,供祭祖先和各种祭祀之用。 23、飶(必bì):本字为“苾”,芬芳。这句和下文“有椒其馨”都是用草木的馨香喻酒醴的馨香。 24、胡:寿。考:老。胡考安宁和邦家光大都是说因祭祀合礼而得福。 25、匪:读作“非”。且(租zū):此,指丰收。匪且有且:是说不敢期望这样的丰收而竟有这样的丰收。 26、匪今斯今:言不敢期望现在就能实现的而竟然现在就实现了。 27、振:起。振古:犹言“由古”。这句是说得到神佑不始于今日,从古以来就这样了。 【余冠英今译】 除草又除杂树,接着耕田松土。千双农夫锄草,走向低田小路。家主和他的长男,跟着许多子弟,个个都是好汉。送饭的说说笑笑,妇女人人美好。男子干劲旺盛,犁锹锋利有刃。开始耕种南亩,播下各种禾谷。种子生气内蓄,苗儿连续出土。杰出的苗儿特美,一般的整整齐齐。薅草频繁细密。收获累累众多,众多粮食堆积,堆积千亿万亿。用来酿造酒醴,奉祭先祖先妣,供应各种祭礼。祭筵酒气芬芳,邦家光大盛昌。酒香伴着椒香,老人长寿安康。这景象超过希望,有今天何曾料想,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颂-026】良耜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题解】这是周王秋冬报赛(答谢神佑)的乐歌。前十二句写耕耘,“获之”以下七句写收获,末四句写祭祀。 【注解】 1、畟畟(侧cè):耜(似sì)深耕入土之貌。 2、瞻:视。女:通“汝”,对耕者而言。 3、筥(举jǔ):圆形的竹筐。 4、饟(饷xǎng):“饷”的异体字,将食物给人叫做“饷”。伊:犹“是”。以上三句是说有人送食物给农夫,用筐筥盛着黄米饭。 5、纠:犹“纠纠”。“ 纠纠”: 纠纠:犹“缭缭”,绳索缠结缭绕之状。见《魏风·葛屦》(F-107)篇。笠用草编,所以用“纠”来形容。 6、镈(博bó):农具名,用来除草。赵:刺,言刺土去草。 7、薅(蒿hāo):拔除田草为薅。荼:陆地秽草。蓼(了liǎo):水田秽草。 8、挃挃(治zhì):割取禾穗的声音。 9、栗栗:众多。 10、比:排列迫近。栉(治zhì):理发器,梳篦总名。以上二句言谷堆既高且密。 11、百室:指储藏谷子的仓屋。 12、宁:言农事已毕安闲无事。 13、时:犹“是”。犉(闰阳rún):黑嘴黄牛。见《小雅·无羊》(Y-030)篇注。杀牛用于祭社稷。 14、捄(求qiú):通作“觩”,角上曲而长之貌,形容匕柄的形状。匕是饭匙或羹匙。见《小雅·大东》(Y-043)篇注。 15、似:嗣续。 16、古之人:指先祖。言先祖于秋收之后常举行这种祭奠,现在正是嗣续古人。 【余冠英今译】 犁头嚓嚓入土,南田耕种初忙。播下多种禾谷,颗颗活力涵藏。有人前来看望,拿着方筐圆筐,送来热饭黄梁。笠子草绳缭绕,锄具正把土削,薅除水陆杂草。杂草全部烂掉,黍子稷子并茂。刷刷地收割,多多地堆积,堆得墙一般高,梳篦一般密,上百的仓屋开启。仓屋装满了,妇女儿童得到休息。宰牛献到祭坛,长角向上弯弯。这祭礼延续久远,自古代代相传。 【颂-027】丝衣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题解】于祭祀次日举行宴会以酬谢“神尸”的乐歌。 【注解】 1、紑(否阳fóu):洁净新鲜。《毛传》:“丝衣,祭服也。紑,洁鲜貌。”《郑笺》:“载,犹戴也。俅俅(求qiú),恭顺貌。” 2、基:《通释》:“基者,畿之假借。……畿之言期,限也。期、基古同音,故畿可借作基。” 3、鼐(乃nǎi)、鼒(资zī):《毛传》:“大鼎谓之鼐,小鼎谓之鼒。” 4、吴:喧哗。《传疏》:“不吴者,言不讙(欢huān,又读喧xuān)哗也。不敖者,言不傲慢也。”《集传》:“不喧哗,不怠敖,故能得寿考之福。” 【翻译】 丝衣洁净又鲜明,头戴皮帽很端正。自从堂上道门坎,察看羊牛诸牺牲,还有大鼎和小鼎。兕角杯儿弯弯形,斟满美酒柔又清。不敢喧哗不傲慢,降我长寿多吉庆。 【颂-028】酌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题解】歌颂武王伐商而有天下,建立丰功伟绩。为《大武》乐歌第五章。 【注解】 1、於(呜wū)、铄(朔shuò):《集传》:“於,叹辞。铄,盛。” 2、时晦:不利之时。《毛传》:“遵,率。养,取。晦,昧也。”《正义》:“率此师以取是晦昧之君,谓诛伐以定天下。” 3、纯熙:明亮。《郑笺》:“纯,大。”《集传》:“熙,光。”《通释》:“《尔雅·释诂》:‘介,善也。’大介,即大善,大善,犹大祥也。” 4、龙:《毛传》:“龙,和也。”《传疏》:“凡应天顺人谓之和。” 5、蹻蹻(绝jué):盛大貌。 6、嗣:《集传》:“其所以嗣之者,亦维武王之事是师尔。” 7、尔公:你的功业。 【翻译】 武王军队真辉煌,奉命攻取殷昏王。一时普天都光明,国泰民安大吉祥。应天顺人受天下,武王功业四海扬。一代一代有继承,效法武王好榜样。 【颂-029】桓 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间之。 【题解】歌颂武王灭商,平定四方,天下太平。为《大武》乐歌第六章。 【注解】 1、绥:《郑笺》:“绥,安也。屡,亟。诛无道,安天下,则亟有丰熟之年,阴阳和也。” 2、解(懈xiè):懈。《集传》:“然天命之于周,久而不厌也。” 3、桓桓:威武貌。《集传》:“桓桓,武貌。……保有其士而用之于四方,以定其家。” 4、皇:大。间(见jiàn):代。《毛传》:“间,代也。”《集传》:“言君天下以代商也。” 【翻译】 武王诛暴安天下,年年喜获好收成。天命在周不会停。威武凛凛周武王,拥有朝士多贤能。用来镇抚四方国,周家天下得安定。武王光辉照天上,代替殷商坐朝廷。 【颂-030】赉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时周之命,於绎思! 【题解】武王克商后,封赏功臣,布告诸侯。为《大武》乐歌第三章。 【注解】 1、赉(赖lài):赏赐,赠送。含赐赏诸侯功臣之意。 2、勤:《毛传》:“勤,劳。” 3、敷时绎:姚际恒《诗经通论》:“敷,布也,施也。时,是也。绎,连续不断意。” 4、徂:《传疏》:“徂,往也。往伐殷也。定,安也。”《通释》:“时与承一声之转……时周之命,即承周之命也。” 5、於(呜wū):《集传》:“於,叹辞。” 【翻译】 文王创业太劳勤,我当好好来担承。施行政令要连续,伐商惟求天下定。周王命令须奉行。啊,应当继续文王政。 【颂-031】般 於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 【题解】歌颂武王巡狩,祭祀山川,天下一统。为《大武》乐歌第四章。 【注解】 1、於:《正义》:“於(呜wū)乎美哉是周家也。” 2、嶞(垛duò):狭长的小山。《集传》:“高山,泛言山耳。嶞,则其狭而长者。乔,高也。岳,则其高而大者。” 3、翕(细xì):合。《毛传》:“翕,合也。”《郑笺》:“河言合者,河自大陆之北敷为九,祭者合为一。”《通释》:“按《尔雅·释言》:‘猷,若也。’猷、犹古通用。……是知允犹即允若。允若,即允顺也。” 4、裒(掊póu):聚集。《集传》:“裒,聚也。对,答也。” 【翻译】 啊,周家天下多辉煌。登至那座高山上,小山大山都在望,合祭黄河真顺当。普天之下诸神灵,聚集一起报周王。周家命运定久长! ★最好的资源献给最好的您,精心编排。各级专家和超级高手请略过此文,本文仅献给有需要的朋友。整理排版非常辛苦,让我们一起来弘扬正能量,期待您能喜欢并收藏转发给其他需要此材料的您的朋友。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谅解,有需要其它经典的请点击我的头像并关注,其它国学经典会陆续更新,祝大家学习愉快。如您喜欢,请 关注我,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