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哲学这个东西好像学了和没学差不多一样,至少单纯从外表看的话的确是这样。

如果有人非要告诉你学哲学有什么用,通常的做法是,他会查阅各种资料,然后勉强挤出几句名人名言,告诉你学习哲学是多么多么的好。但这种回答实在太不走心,如果你回到古代问柏拉图,那么柏拉图很可能会给你几个金币叫你滚蛋。

这个世界太莫名其妙了,我们生下来就有自然万物,所以本能的我们想抓住这个世界的框架,去追问自己为何而活?为何存在?这是人天生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惊异,说的确实很好,拿我自己来说,我会惊异的是,我为何存在?存在的本身你好像永远都无法解释。

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无数的人讲很多大道理,但这些是不是真理?大部份人怀疑过,但是去检验的人少之又少。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这句话从上面这个角度理解,可以解释为没有检验过真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们普通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呢?大部分是靠经验,这件事我干过,我听说过,但只要超出了经验的范围,我的判断就会出现空白,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了,那么我们就会懒于修正它,我们会用自己熟悉的思想去面对新的出现的陌生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认知偏差和错误。举个例子,话说俩只公猴在打架,是一只年轻力壮的公猴在挑战老猴王,老猴王身体不如当年,被打败了。这时候上帝出现了,看他可怜,打算满足他任意一个愿望,于是这个老猴王讲:太好了,我要重新当上猴王,这样母猴子就都是我的了。你看,机会摆在面前,任意的愿望都可以,可是猴始终无法摆脱自己为猴的思想,他始终都在想着母猴子。

哲学的任务,是想从世界的偶然性中认识到必然性,这样当超出你个人经验的事物出现时,你也不会慌张,因为你已经知晓这世界的必然性,你的整个地基是稳固的,经验的世界不会动摇你对世界的认识。

有人会质疑,这世界有必然性吗?哲学可以认识到必然性吗?有些哲学家的判断好像也是错误的。是的,没错,哲学家不是真理的化身,但是却可以说是最接近真理的一群人。比起哲学家来,我们平常见到的结论可谓是非常荒谬了,我们沉浸于数字和语言的幻像却不自知。我们都知道同样一件事,换一种说法,一件坏的事情可以说成是好的。还有数字藏在背后的谎言,谁去揭发呢?显然,哲学家非常适合干这个,事实上,正是经过哲学家们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从哲学中分出了许多科学,但很少有人会对哲学说声感谢,似乎忘了这件事一样。

今天的哲学,在一些教授看起来成了无用的学科,实际上他们错了,他们应该好好和王国维学学,让王国维告诉他们什么是为艺术而艺术,正因为他在哲学方面的深厚造诣,才有了后来的《人间词话》。今天的哲学史,一方面可以当作历史去学习,因为还有什么比哲学能更好的总结时代精神呢?就好比提起法国大革命,不提卢梭伏尔泰,这明显就是耍流氓。另一方面,不要觉得哲学家们的思考过时,事实上思考不会过时,过时的只会是潮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看,你才能看的更远,如果站在埃菲尔铁上向下看,那么你看什么都是一样。除了跟着哲学家一起思考,我想不到还有什么能够比这个让你的思想更加成熟。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生而是愚昧的;因为思考,我们得以为人;因为知晓自己的无知,我们得以变得成熟。

为什么现在还要学哲学(学哲学到底有没有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