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院土壤研究报告统计,我国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及区域分布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50%的土壤缺乏中微量元素,直接导致化肥(氮磷钾肥)补充再多也不能使作物增产,反而导致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降低!

微量元素在生物中的作用(中微量元素的作用)(1)

因为过去几十年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对氮磷钾类大化肥大量甚至过量投入,却忽略了对中微量元素养分的系统补给,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失衡,再加上作物产出带走的中微量元素,土壤中中微量元素已经严重匮乏!

微量元素在生物中的作用(中微量元素的作用)(2)

土壤中中微量元素匮乏的几种情况

1、几十年的农耕土壤中已经很少甚至没有中微量元素营养。

2、土壤中残留部分拘溶性中微量元素,由于土壤不健康,团粒结构太差,已经完全固化到土壤中去,导致作物不能吸收

3、即使补充中微量营养元素,但是由于土壤出现退化,地力差,微生物群落改变,补充的营养元素得不到有效利用,作物也不能吸收

中微量元素虽少却是必需元素

中微量元素也是植物的16大必需营养元素,缺乏这些元素,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产生缺素症,导致生理病害和减产。

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1、提高作物产量

一些农田由于长期过量使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土质恶化,增产幅度已很有限。针对性地施用微肥,是提高中、低产田产量有效的技术措施,也是维持高产田连续增产的重要手段。

微量元素在生物中的作用(中微量元素的作用)(3)

使用前

微量元素在生物中的作用(中微量元素的作用)(4)

使用后

通过增施中微肥,满足了农作物对各营养元素的需求,使得农作物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从而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效益。

2、改善作物品质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大大改善了作物的无机营养平衡,不仅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使农产品品质大为改善,有效降低了农产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些地方性缺素造成的疾病也可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疗。

微量元素在生物中的作用(中微量元素的作用)(5)

3、提高化肥利用率

根据养分最小定律,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利于平衡大、中、微量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对作物吸收养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不再片面单施某一种元素肥料,造成浪费。

4、减轻作物病虫害

由于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使农作物所需的各种元素得到平衡合理的供应,这就大大增强了作物的抗病、抗寒、抗高温、抗干旱的能力,农作物因缺素造成的疾病不复存在,使农作物可以健康生长。

如作物施硼以后,能促进糖在体内运转正常而抗性加强,硼糖络合物是酸性较强的络合物,使细胞液反应偏酸而不利于病菌生长。

微量元素在生物中的作用(中微量元素的作用)(6)

5、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微量元素用量极“微”,可以用较微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高达1∶50~1∶100,甚至更高,而大化肥的投入与产出比一般为1∶5~1∶10,甚至更低。所以,增施中微量元素是高性价比的投入!

近几年来,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逐渐从数量向品质转化。因此,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不仅可提高产量,而且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效果非常明显,还能有效增强作物对病害、低温、高温和干旱的抗逆性。

多为素一号

微量元素在生物中的作用(中微量元素的作用)(7)

●矿源中微量元素肥

腐植酸5%、二氧化硅(SiO2)18%、氧化镁(MgO)10%、氧化钙(CaO)30%、铁(Fe)0.5%、锰(Mn)0.5%、硼(B)微量、钼(Mo)微量;

●产品特点

◆pH值7.5-9.0,可以有效缓解土壤酸化,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活化土壤;

◆为作物提供硅酸、钙、镁等必需元素,且所含的铁、锰、硼等微量元素可以显著提高作物长势,缓解植物缺素;

◆木质素可以有效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变得更疏松,保水保肥。

微量元素在生物中的作用(中微量元素的作用)(8)

●高品质多元微肥

Cu Fe Mn Zn B Mo≧10%,pH为6.5;含2.5%锌、3.5%铁、1%铜、2.5%锰、1.2%硼、0.2%钼等多种营养元素。

●产品特点

◆最佳均衡配方,一次使用可同时全面补充作物对多种生长必须的微量元素养份需求;

◆EDTA 海藻无机有机双螯合态微肥,稳定性强,渗透性好,极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全面提高作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含丰富的海藻天然有机物质,营养易吸收,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增强抗逆能力,提高果实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