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酒色,因而得病。平日命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掌枢密院政务。不久病势沉重,深以后事为念,想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并推荐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曹爽。平庸无能的曹爽封为大将军,总揽朝政。司马懿闻讯,日夜兼程赶回洛阳。进宫后由黄门监引入嘉福南春病势后的室内,一见主王,他流泪顿首。曹睿尚存一息,望着司马懿说:“我能见到你,后事就托付给你,今后你与曹爽一同辅政吧。”说完,令太子齐王曹前来,八岁的曹芳抱着司马懿的后颈,司马懿泪流满面,欲嘘不已。第二天曹睿便死去了

三国十大名主公(三国争雄为何让他渔翁得利)(1)

太子曹芳即皇帝位。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仍居官太尉,两人各领兵三千人,统流进宫宿卫,权势相当。曹爽年轻,对司马懿以长辈相待,每事必问,不敢专行;司马也假作谦虚,一度相安无事。

当时,曹爽门下有清客五百人,其中毕轨、何晏、邓扬、李胜、丁谧等颇有才名.围绕在曹爽周围,称为智囊。有一次,何晏为曹爽出谋划策道:“国家重权,不可委于外姓,要防大权旁落。”曹爽自然明白所指何意。第二天,奏明皇帝说,司马德高望重,理应位至极品,因而晋封为太傅。这种架空式的搞法,实际上暗夺了司马懿的兵权。

接着,朝中人事又发生大变动,曹爽的三个弟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他的心腹何晏、邓扬、丁谧、毕轨、李胜等,都安排了朝中要职,一时权倾朝野,满门称贺。

司马懿冷眼旁观,早已窥透内情。他从曹歪时代起,苦心经营数十年,根基深厚,羽翼早已养成,何尝不能一举扑灭曹爽?但曹爽是宗室,功臣曹真之后;而他是外姓,是曹氏朝廷的防范对象,此时不便于明火执仗地进行争夺。他要让曹爽充分表演,将倒行逆施发挥到极点,弄得天怒人怨,才出面收拾残局,这时名正言顺,谁人不服?于是,司马懿又拿出行之有效的旧法宝,忍字当先,以守为攻,不动声色,静观形势的变化。

三国十大名主公(三国争雄为何让他渔翁得利)(2)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司马懿都推说有病,不问政事。

握权久了,大将军曹爽的政治警惕逐渐放松。自以为朝中无人敢管,愈加骄无度。他的饮食、衣饰都依照天子的规格,宫中的珍玩宝物也敢据为己有。更有者,他经常进宫搜罗美女,见有姿色可人的,便召回家去,连曹睿过去身边的妃子也有被他奸淫的。有一次,郭太后对他这种淫行稍微表示不满,曹爽竟将她迁入永宁宫,派人看管起来,真是为所欲为。

曹爽纵情声色,政治上糜烂,名声自然坏透了。

曹爽的弟弟曹羲,为人稍有头脑,见曹爽每日纵酒作乐,深以为忧,几次流着很泪劝谏,曹爽哪里听得进去?大司农恒范,见曹爽兄弟经常出游,有时日暮不归,认为太危险,也劝说道:“大将军总领万机,亲典禁兵,不宜与兄弟一起出城。如果有人关闭城门,谁会让你们进来?乞望三思。”曹爽厉声,答道:“兵权在我手中,谁敢做这样的事?”但口里虽然如此说,晚上回来,想一想,认为恒范的话不无道理,心里也还疑着一个人:就是司马懿。

三国十大名主公(三国争雄为何让他渔翁得利)(3)

这时的司马懿,干脆长期称病不朝,有时一连几个月不与皇帝朝臣见面。

有一天,原河南尹李胜转任荆州刺史,荆州是他的家乡,上任前来向司马懿辞行。李胜为曹爽心腹,司马懿乘机做戏。李胜进到屋内,见司马懿拥着被褥躺坐在椅子上,旁边两个婶女扶持。似乎想穿衣服,手抖抖地,衣服滑落到地上。指口言渴,脾女端进粥来,一勺勺喂入口中,稀粥从嘴角流出来,胸前尽湿。眼昏昏地,见了李胜,半响才问:“你是何人?”李胜答道:“河南尹李胜,奉诏调任本家荆州,特来告辞。人们说太傅贵体欠安,没想到病成这个样子。”司马懿似乎听到一个“并”字,就说:“并州么?你屈任并州,此处靠近胡人,要好好防备。”李胜慌忙解释:“是到本州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又故意错解其意,说:“哦,你是刚从并州来?”李胜又解释:“不,我是调任到故乡荆州去。”司马懿这才叹息道:“唉,真是老糊涂了!你调任家乡本州,威德壮烈,要好好建功立业。”李胜退而告辞。回告曹爽说:“司马公已神志不清,只剩下一具躯壳,不足为虑了。”说话间,两人内心欢喜,表面神色枪然,还叹息了一阵。

曹爽对司马懿完全解除了警惕。

司马戴与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加紧策划夺权方案。后乘曹爽出游打猎之时,夺回兵权,将曹魏政权一举抓在了自己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