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1)

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2)

讲述:赵飞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星空,闪烁着无数颗耀眼的星星。尤其是古燕赵大地,当我们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赵简子、赵武灵王、蔺相如、廉颇、荀子、秦始皇、袁绍、曹操、慧可、兰陵王…… 仿佛听到了来自星空的风起云涌,听到了邯郸大地的恢弘脉动。这一页页风云人物,在辉煌、繁荣的现代生活中,依稀可辨,未曾走远。他们的智慧和谋略,他们的生命和价值,终究隐遁于我们的精神世界,成为富强邯郸、文明邯郸、美丽邯郸的文化坚守。本书人物,代表了邯郸历史主流的十六组。阅读他们,仰望星空,你们看到的是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一见倾城,再见倾君。

请收听《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邯郸历史名人篇。

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3)

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4)

战国时期战火连年,烽烟四起,国与国之间兼并分化频繁,各种人才脱颖而出,蔺相如就是由门客而登上历史舞台的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蔺相如(公元前329年—公元前259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主要生活在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他年轻时曾为赵国大宦官缪贤的门客,后官至上大夫、上卿等职。蔺相如在声威赫赫的秦王面前,完璧归赵,不辱使命;在渑池会上,智勇兼备,力挫秦王;而对大将军廉颇则退让再三,将相和睦,成为名垂青史的功臣。

智勇双全 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得到了闻名天下的和氏璧。秦昭王闻讯后,写信给赵惠文王,表示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赵惠文王看完书信后,极为忧虑,召集群臣研究对策。大家认为如果献出和氏璧,怕受秦王的欺骗,得不到十五座城;如果断然拒绝,又怕惹怒秦国,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大家议论纷纷,一时难以决断。这时有人出主意说:“要是能派一位智勇双全的人带上和氏璧去见秦王就好了,如果得到十五座城,就把玉璧交给秦国;如果得不到,再把玉璧带回来。这样既不会上当受骗,秦国也没有借口发兵,可以两全其美。”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缪贤推荐门客蔺相如担当此任。赵惠文王于是紧急召见了蔺相如。

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5)

蔺相如到来后,赵惠文王说明了来意,问道:“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来交换我的和氏璧,你认为是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赵惠文王又问:“如果秦国拿了玉璧,不给我们城邑怎么办?”蔺相如说:“要是赵国不答应,这是赵国理亏;要是赵国把玉璧送给秦国,秦国不把城邑交给赵国,这是秦国理亏。依我看还是把玉璧送到秦国为上策,我愿携璧赴秦。”赵惠文王见他思路敏捷,有胆有识,便拜蔺相如为大夫,让他带着玉璧出使秦国。

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6)

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7)

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8)

蔺相如到了秦都咸阳,将玉璧献给秦昭襄王。秦王接过玉璧后,喜不自禁,他仔细鉴赏,看了又看,不住地咂咂称赞。他欣赏了一阵儿,又递给左右的群臣传看,群臣们眼睛放着光彩,兴奋不已,然后又传给后宫的美人赏玩,只字不提交换城邑之事。蔺相如见状,急中生智,便上前说:“这和氏璧虽然是稀世之宝,可惜上面还有些微小的斑瑕,让我指给大王看。”秦昭襄王便把玉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捧住玉璧,连退几步,靠在殿柱旁,厉声呵斥秦王说:“赵国满朝文武官员,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仗着自己的强大,想用空话来骗取玉璧,所以都不主张把它送来。大王听了我的话,才命我把玉璧送来。而您丝毫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我只好收回玉璧。”秦王见状,想命令武士上前夺抢。蔺相如怒发冲冠,紧紧捧住玉璧,大声呵斥道:“如果大王危言相逼,我情愿把自己的头颅和玉璧一起撞碎在石柱上。”说着就斜视着殿柱,作势跃起,准备与玉璧俱碎。秦王十分惊慌,怕他撞碎玉璧,于是婉言道歉,召唤主管版图的官吏取来地图,用手指着十五座城说要划给赵国。蔺相如知道秦王善于欺诈,不可轻信,便说:“和氏璧是天下至宝,赵王令我把玉璧送来的时候,邀请各国使臣参加,举行了隆重的送璧仪式。大王你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受璧仪式,并邀请各国使臣一同参加,那时我再把玉璧献上,这才符合礼节。”秦昭王见蔺相如柔中带刚,有胆有识,认识到强取玉璧是不行的,只好答应了蔺相如提出的要求。蔺相如料定秦王不会遵守诺言,便派随员装扮成普通老百姓,将玉璧送回了赵国。

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9)

五天之后,秦昭襄王按照礼节接见了蔺相如,蔺相如说:“秦自缪公以来,从未讲过信义,这次我也怕受骗,已将玉璧送回赵国,如果大王真有诚意,就应派使臣赴赵,用城池来换璧。”秦王听后大发雷霆。蔺相如毫无惧色,挺直胸膛,准备赴死。秦王见蔺相如一身正气,凛然不屈,再也无计可施,只好放其返回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轰动了朝廷内外,赵惠文王亲自在王宫设宴接风,并拜他为上大夫。

渑池相会 气吞山河

公元前279年,蔺相如随赵王在渑池与秦王相会。在宴会上,酒过三巡,秦王乘着酒兴对赵王说:“我听说赵王爱好音乐,我有一支宝瑟,想请你弹瑟助兴。”赵王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这种场合让君王弹奏乐器,分明是一种取笑和羞辱。正在为难时,侍者已将一支宝瑟捧到他面前,他不敢推辞,只得弹奏了一曲。

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10)

秦国的史官在旁边写道:“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秋月吉日,赵王为秦王弹瑟。”史官写完又高声宣读一遍。蔺相如见秦王如此傲慢无礼,非常气愤,他不动声色,顺手取来了一个盛酒的瓦盆。蔺相如跪着将盆举献到秦王面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乡土曲调,我愿献上一个瓦盆,请你敲打伴唱,以助酒兴。”秦昭襄王大怒,气得胡须直颤,蔺相如怒目圆睁,大声说道:“大王如果不答应,你我的距离不足五步之远,我的血将溅在大王身上。”秦王的侍卫要用刀剑来威胁蔺相如,蔺相如大声呵斥,那些侍卫被这如雷的吼声吓得倒退了几步。秦王也被蔺相如的威势所震慑,只得勉强在瓦盆上敲了一下。蔺相如高声宣布:“今日盛会,秦王击缶,也应记入史册。”说完,赵国的御史走上台来写道:“赵惠文王二十年秋月吉日,赵王与秦王在渑池会饮,秦王给赵王敲缶助兴。”说完也诵读了一遍。一旁的秦国大臣见此情形,挑衅地说:“请赵国献出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蔺相如立即反驳道:“请秦国献出国都为赵王祝寿。”秦国的大臣们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11)

秦昭襄王知道有蔺相如在场,秦国的威势是压不住赵国的,而且赵国的大军防范严密,只好强作欢颜,气氛缓和下来后,双方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胸怀豁达 包容大度

渑池会之后,蔺相如被封为赵国上卿,位次在廉颇之上。廉颇十分恼怒地说:“我身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而蔺相如仅凭着口舌立了点功,位次却在我之上,这口恶气我实在咽不下去。”并扬言:“我若见了蔺相如,定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听说了这话,尽量避免和他见面。每逢上朝时,蔺相如常常推托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先后,有一次两人的车驾相遇,蔺相如就让自己的车子回避,廉颇扬长而去。

蔺相如的门客十分不解地问:“现在您和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公然无礼,您却再三躲避,我们都感到羞耻,何况您身为将相的人呢!”蔺相如说:“秦王那么威风,我蔺相如都敢当廷呵斥他,难道还会怕廉将军吗?现在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文有我,武有廉将军。如果两虎相斗,则必有一伤。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人的恩怨之上。”后来廉颇听到这话,就光着膀子,背上荆条,由门客引导着到蔺相如府上赔罪,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公元前260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此后不久,蔺相如带着报效国家的未竟愿望病逝。死后葬于磁州(今河北磁县羌村),后人曾在墓前建有庙宇,路经此地的文人墨客多到墓前祭祀,以示敬仰。

邯郸蔺相如(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12)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

来源:邯郸广电融媒体

监制:严武军

主编:郑 岩 许继霞

编辑:刘子杨

最懂你的声咖

邯郸V音|「历史名人篇」赵武灵王

邯郸V音│握住自信

邯郸V音│笑谈人生——母亲的爱从未改变

邯郸V音|佳言——洁净的光芒

邯郸V音│树蛙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