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孝肃周太后是明英宗朱祁镇的贵妃,明宪宗朱见深的生母。

周贵妃是昌平人,出生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比朱祁镇小三岁,比钱皇后小四岁。

明英宗朱祁镇一共生了九个儿子,九个女儿,而长子朱见深、长女重庆公主都是由周贵妃所生。

孙皇后与朱祁镇关系(周太后朱祁镇周贵妃)(1)

重庆公主出生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朱见深出生于正统十二年十二月。

在正统年间,周贵妃虽然为朱祁镇生下了长子,但是并没有像自己的婆婆孙太后那样备受丈夫宠爱,朱祁镇并未因为嫡妻钱皇后无子而废后。至于周贵妃此时是否有封号以及封号是什么,史料中鲜有提及。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土木之变”发生,朱祁镇被瓦剌太师也先掳走。

消息传到京师后,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主持召开御前会议,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册立朱见深为太子,“皇太后诏立皇子见深为皇太子”(《明史·本纪·景帝》)。

九月,群臣请求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孙太后同意后,朱祁钰即皇帝位,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这年十二月,朱祁钰下诏册封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周氏为太上皇的贵妃,“皇太子母周氏为贵妃”(《明英宗实录》)。

孙皇后与朱祁镇关系(周太后朱祁镇周贵妃)(2)

周氏虽然被册封为贵妃,但是她的丈夫此时仍在瓦剌人手中,生死难料,她的儿子朱见深不能和她生活在一起,孙太后派了一个名为万贞儿的宫女去照顾朱见深,万贞儿和周贵妃同岁。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朱祁镇回到京师,被软禁在南宫,周贵妃跟着住在南宫。

景泰三年,朱见深被被废为沂王,朱祁钰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景泰六年,周贵妃再次生下了一个儿子,即朱祁镇的第六子朱见泽。

景泰八年正月,“夺门之变”发生,朱祁镇重新成为皇帝,数天后改元天顺,三月,朱祁镇下诏册立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五月,朱见深的生母周氏被册封为贵妃。

钱皇后此时已经残疾,而且不可能再生育,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周贵妃有望成为皇后呢?

孙皇后与朱祁镇关系(周太后朱祁镇周贵妃)(3)

很快,一个名叫蒋冕的太监向孙太后提议:废掉钱皇后,册立周贵妃为皇后,而且得到了孙太后的默许。

但是,朱祁镇坚决不肯废后,严厉斥责了蒋冕,周贵妃的皇后梦破碎了。

钱皇后对朱祁镇用情至深,在夫妻感情的竞争中,周贵妃很难取胜。

朱祁镇不仅不肯废后,还同意钱皇后收养二皇子德王朱见潾,这是否意味着:一旦朱见深出了意外,朱见潾将有可能被册立为太子?

天顺八年,朱祁镇病逝,在遗诏中特别提出,让钱皇后将来与他合葬,却只字未提周贵妃。

孙皇后与朱祁镇关系(周太后朱祁镇周贵妃)(4)

周贵妃虽然母凭子贵,在朱祁镇后宫妃嫔中的地位仅次于钱皇后,但是并未受到丈夫的格外宠爱,不过,明宪宗朱济深对生母十分孝顺。

可能是心有不甘,朱祁镇虽然去世了,但是周太后的争夺却仍在继续,她不再争夺丈夫的宠爱,她要争夺的是名分和地位,钱皇后自然不是她的对手,不过好在有朝廷大臣为钱皇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朱见深即位后,依礼应尊嫡母和生母为皇太后,并确定徽号,朱见深让朝廷大臣商议此事。可是太监夏时前来传话:要独尊周贵妃为皇太后。

大学士李贤、彭时据理力争,几个回合下来,夏时落了下风,朱见深也劝说生母接受接受两宫并尊,周太后终于不再坚持己见。于是钱皇后被尊为慈懿皇太后,周太后则只称皇太后,直至二十三年四月,才上徽号为圣慈仁寿皇太后。

孙皇后与朱祁镇关系(周太后朱祁镇周贵妃)(5)

此时,周太后虽然贵为皇帝生母,却也不能为所欲为,要受到礼法约束。

成化元年(1465年)七月,按照朱祁镇生前的安排,朱见深大婚,迎娶吴皇后,可是朱见深的心上人是万贞儿,成亲仅一个月,朱见深便决定废后。

只当了一个月皇后,吴皇后能有什么过错?钱太后表示反对。

据说周太后起初也反对儿子废后,可是见钱太后反对废后,周太后为了与情敌争斗,便改变了立场,支持儿子废后。

就这样,十五岁的吴皇后住进了冷宫。

经过此事后,朱见深也开始对嫡母心生芥蒂,而对周太后越来越孝顺,“事太后至孝,五日一朝,燕享必亲。太后意所欲,惟恐不欢”(《明史》)。

孙皇后与朱祁镇关系(周太后朱祁镇周贵妃)(6)

成化四年六月,钱太后去世,周太后不想让她与朱祁镇合葬,要求为钱太后另择墓地。朱见深派夏时、怀恩召大臣商议钱太后的丧事。

彭时第一个站出来,坚决主张钱太后合葬裕陵,朱见深此时已经站在母亲一边,对彭时的主张不置可否。第二天,朱见深又把彭时召来,可是彭时并未改变主张。

朱见深于是把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他担心影响周太后与朱祁镇合葬。

彭时、商辂、刘定之等人极力劝说朱见深遵守礼法。

朱见深沉默良久,反问道:“不尊母命算得上孝顺吗?”,“不从命尚得为孝耶!”(《明史》)

彭时听后极力请求钱太后葬在裕陵左侧,在右侧给周太后留出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明朝以左为尊。

朱见深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吏部尚书李秉、礼部尚书姚夔等九十九位大臣的提议与彭时一致。

孙皇后与朱祁镇关系(周太后朱祁镇周贵妃)(7)

面对这种状况,朱见深可能也倍感无奈。

第二天,詹事柯潜、给事中魏元等人上呈奏疏,又过了一日,姚夔等人也上呈奏疏,仍旧坚持原先的提议。

可是周太后也不肯改变主意。

于是百官一起跪到文华门外伏地哭泣,朱见深让群臣退下,可是群臣只是叩头,却拒不从命,这样一直僵持,从已时(上午9时至11时)到申时(下午15时至17时),周太后终于答应了百官的请求。

这年七月,为钱皇后上谥号为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配享太庙,九月,合葬裕陵。

孙皇后与朱祁镇关系(周太后朱祁镇周贵妃)(8)

周太后除了与情敌争斗,还做了件有意义的事,她把年幼的朱祐樘接到自己宫里,用心抚养,使他免遭万贵妃的迫害。

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周太后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或许她不太受丈夫特别宠爱,可是她很幸运,儿子和孙子都很孝顺,周太后度过了幸福的晚年。

明孝宗朱祐樘接受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的提议,为周太后定谥号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太皇太后,去掉帝谥,不配享太庙,在奉慈殿祭祀。

安葬周太后时,一个秘密也浮出水面,原来周太后暗中授意将钱太后墓室通往朱祁镇墓室的隧道堵住,而周太后的墓室通往朱祁镇墓室的隧道则畅通无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