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13日,在水利部稽查组来陕专题听取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征地暨移民安置工作实施情况汇报会上,相关领导充分肯定了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汇报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有序实施,有效维护了库区和安置点社会和谐稳定,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下一步将认真总结好经验和做法,在全国重大水利工程中进行宣传推广……字里行间中,传递出了对包括洋县移民办在内的全体引汉济渭移民工作人员及其工作成效的一种肯定。

水库工程移民专项验收意见(润物细无声洋县引汉济渭工程移民安置工作述记)(1)

党政齐抓 强力推进

终南苍翠葳秦岭,汉渭相济兴三秦

引汉济渭工程,是我省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工程。洞穿秦岭引汉水入渭河,解关中之渴,济陕北之需,带动岭南发展。随着引汉济渭工程的加快推进,八百里秦川丰饶富裕的宽广蓝图徐然延展,聚焦了无数三秦人的期待。

引汉济渭工程成败关键在水质,难点在移民。为了一江清水顺利北送,洋县县委、县政府把移民安置作为工作的重点强力推进,建立县、镇、村党员干部“三级联动”机制,工程涉及的9个镇(办)41个行政村的移民全部实现境内安置。

水库工程移民专项验收意见(润物细无声洋县引汉济渭工程移民安置工作述记)(2)

同时,将移民安置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加大日常督查督办力度。落实3名县级领导包抓,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移民安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定了21个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政府督查室对工作任务实行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

县、镇(办)加大移民政策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入户宣讲、发放宣传册、召开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政策。干部们经常晚上、节假日上门给村民们讲解政策,消除移民群众的疑虑,解除搬迁顾虑。

至2019年3月底,全县已累计安置移民773户2860人。其中集中安置542户2005人,分散安置158户585人,自谋职业安置73户270人,累计完成移民占总任务的58.7%。

水库工程移民专项验收意见(润物细无声洋县引汉济渭工程移民安置工作述记)(3)

化解矛盾 主动搬迁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让移民们拆毁自己亲手建起的家园,迁走祖先的坟茔,与养育自己的土地永久告别,这需要极大地勇气与付出!

引汉济渭工程将淹没影响洋县9个镇(办)的41个行政村。 工程开工之初,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征地和移民搬迁。为此,相关镇协调小组干部逐村入户倾听百姓心声,协调解决征地和搬迁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兑现政府承诺。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洋州办孤魂庙村、纸坊办草坝村和槐树关镇万春村3个库区移民集中安置点,加快安置点工程建设,解除移民群众后顾之忧。

在引汉济渭工程中,同样需要深切铭记和感谢的,还有洋县库区的那些移民们。汉黄公路田坝至还珠庙段属水库淹没区,工程范围内移民搬迁户涉及黄金峡镇4个村52户203人。在乡镇干部多次进山入户与移民进行面对面的政策宣传之后,移民们主动搬迁,保障了工程的如期推进。

其中,不少移民的举动令人动容。移民张喜清一家在拆迁队到达村中时正在做饭,张喜清主动将锅碗端出,请拆迁队进行拆迁,一家人就在门口围着大铁锅吃完了在老屋做的最后一顿饭。村民闫兰英家的房子是2005年盖的,盖得算村中数一数二的漂亮。在基层干部多次上门,把这项工程以及相关的移民政策宣讲透之后,闫兰英举家表示了理解,主动配合拆迁。房子轰然倒下的时候,闫兰英哭了。村干部来走访的时候,闫兰英正在老屋前转悠,谈到老屋,闫兰英一边流泪一边笑着对村干部说:“住了这些年,真是舍不得。不过我知道,以后不管是我家,还是这一带,都会因为这个工程会更好的。”闫兰英的话让在场的人心底一片温润。

安居兴业 换羽重生

在洋县纸坊街道办草坝村库区移民新区,一排排小洋楼林立,60多户搬迁户家家户户单家独院,楼顶装上了太阳能,处处洋溢着一派幸福新生活的气象。

“一开始不想搬,心里还有顾虑,故土难离啊。后来镇上和村上干部反复来家里做工作。你看现在,用煤气做饭省时省力,家里干净多了。” 一位司姓老人高兴地说:“村里给分了3亩水田、2.8亩坡地,今年收了2600斤稻谷,明年油菜能收上七八百斤,生活没问题。以前老家地里收点啥都要靠肩挑,现在农用车能直接开到田地里……”

洋县县长杜家才介绍说,洋县在推进库区移民搬迁时,注重做好移民的生活安置,高标准建设安置点,在搬迁选址时,本着靠近城区、临近工业园区、让移民群众有工作可干、有产业可兴的原则,使移民群众真正实现“生产有技能,致富有门路。”

洋县还从培育贫困移民“造血”功能入手,通过落实移民生产安置措施,充分运用农村移民培训资金,加大科技培训,引导贫困移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创业就业能力,重点给予移民贫困家庭青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子女上大学、职业院校学习补助,提高贫困移民劳动技能和减轻家庭负担,增强脱贫致富内在动力。

张敏 席凯南 记者 吴昌永 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