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图像物理意义和相互转换

高中物理理想气体的规律主要有,三个实验定律:波尔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查理定律,一个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用函数图像表示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是气体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对气体规律的理解和图像物理意义的掌握,是分析气体图像问题的关键。

气体的图像有三种:P—V图,P—T图,V—T图,如图1、2、3所示

对图像物理意义和转换要进行全面的理解:

1、能够识别各图中的等值过程。

并且能

在P—V图中判定P的大小。

在P—T图中判断V的大小,

在V—T图中判定P的大小。

在P—V图中(图1),

由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C为常熟)

得:P=(CT /V),

可见若T一定

则P与V成反比,

∴ 在P—V图中等温线是双曲线的一支,

图1 P—V图

在P—T图中(图2):由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C为常熟)

得:P=(C /V)·T

可见若V一定

则P与V成正比。

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若V大则C/V小,即斜率小,

如图2中气体的温度T2>T1

高中物理气体定律总结结论(高中物理解题小技巧)(1)

图2 P—T图

在V—T图中(图3),

由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C为常熟)

V=(C/P)T

可见若P一定,

则V与T成正比,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若P大则C/P小,即斜率小,

如图3中气体的压强P2>P1。

高中物理气体定律总结结论(高中物理解题小技巧)(2)

图3 V—T图

2、能在已知的某一个图中表示的气态变化过程,转画到其他图像中的气态变化过程。

例: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图4中箭头所示的顺序缓慢变化,已知气体在A状态的体积为10升。

(1) 将已知图改画成P—V图像,并标出A、B、C、D各态的对应位置和过程进行的方向。

(2) 将已知图改画成V—T图,并标明A、B、C、D各态的对应位置和过程进行的方向。

高中物理气体定律总结结论(高中物理解题小技巧)(3)

图4

解:已知图有四个状态A、B、C、D四个过程

A→B等压(20大气压),B→C等温(600K),

C→D等压(10大气压),D→A等温(300K)。

改画图的方法是:在循环过程中,先选出一个状态,如A态再用其它态与A态比较,画出其它状态。

(1)将已知图改画成P—V图像

根据每个状态的P、V、T,并且注意各状

态的P的大小关系,V的大小关系(因这是P—V图),

已知VA=10升 PA=20大气压

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求,

VB=20升 VC=40升 VD=20升

又因为,各态之间的关系即是等温、等压,还是等容过程。

就可以将A、B、C、D四状态连成一个循环,如图5

高中物理气体定律总结结论(高中物理解题小技巧)(4)

图5

(2)将已知图改画成V—T图

方法与(1)类似,

在A→B、C→D的过程是等压过程,其连线是过原点的直线。

就可以将A、B、C、D四状态连成一个循环,如图6

高中物理气体定律总结结论(高中物理解题小技巧)(5)

图6

3、用图像判断气体变化的过程。包括:各状态的P、V、T的大小关系,物理过程的性质及内能的变化,做功的情况,吸热还是放热等。

公式△E=W Q。(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叫能量守恒定律)各物理量的意义:△E表示内能的变化,内能增加为正值,内能减小为负值,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有动能,没有势能,即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W表示功,外界对气体做功为正值,气体对外界做功为负值,有没有功值要看气体的体积是否变化,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功;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

Q表示吸热和放热,若系统处于绝热过程,则Q=0,其它过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图6中A→B的过程是等压过程:

压强P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增大,

A→B体积增大,说明气体对外做功,

气体对外界做功为W负值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为△E正值

∴气体一定吸收热量,Q为正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