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像样的战马,无法成为重骑兵;而没有像样的铠甲,则难以担当骑士之名。战马作为重骑兵必不可少的首要作战工具,在重骑兵成为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精锐部队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其结果之一便是作为护马具的马铠使用达到高峰,以至于今天,马铠与人铠一起成为了骑士最耀眼的代名词。

马 铠: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

撰文 / 德克·布瑞丁(Dirk Breiding)

供图、支持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1)

马面甲,德国奥格斯堡,钢、黄铜和皮革,1545年。 马面甲,德国奥格斯堡,钢、黄铜和皮革,1545年。

没有像样的战马,无法成为重骑兵;而没有像样的铠甲,则难以担当骑士之名。战马作为重骑兵必不可少的首要作战工具,在重骑兵成为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精锐部队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其结果之一便是作为护马具的马铠使用达到高峰、马铠工艺极端精致化。以至于今天,马铠与人铠一起成为了骑士的代名词。

人类使用马铠的历史超过三千年之久。但马铠作为骑兵的装备,常只有最精锐的重骑兵可以匹配,因此,今天遗留下来的极为稀少。从人身到马身全副武装的重骑兵,常位于军阵的首列,这并非耀眼的虚张声势,而是为了配合步兵和轻骑兵更好地作战。但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却有几分不同,重骑兵作为军队主力,是一群在战场上令人胆寒的马上战术实施者,他们队列整齐、全副武装,凭借战马的勇力手持长矛如一座座铁质的城堡,直捣敌军阵营,所向披靡,这一进攻阵势直到17世纪中期火器广泛使用前都是欧洲战争中采取的主要战术;重骑兵也同时孕生了中世纪欧洲的一个新阶层——骑士,浪漫的骑士精神在中世纪社会广泛流传,更为外表掩藏在金属熠熠光辉下的重骑兵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2)

图拉真纪念柱上的萨尔玛提亚人,纪念柱为古罗马皇帝图拉真为纪念征服达西亚地区而建立。作为达西亚地区一个强悍的草原部落,萨尔玛提亚人至少在公元1世纪就已拥有全副武装的重骑兵,这种装备对欧洲中世纪的重骑兵不无影响。

铠甲是增添这份神秘色彩的催化剂,尤其对于战马而言,没有马铠上那耀眼的金属光泽,没有马铠表面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纹饰,战马的气势不但少了几分,连性命也会岌岌可危。马铠的发展与人铠的发展相辅相成,从一个侧面映现了人类战争的变化和发展,也同时反映出技术更新对于战争的影响。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3)

德国撒克逊奥古斯都选候的全副人铠和马铠,16世纪。 德国撒克逊奥古斯都选候的全副人铠和马铠,16世纪。

最早的马铠:如鳞似简

最早的马铠出现于公元前2000年的近东和埃及地区,当时主要用于保护双轮战车的马匹,经常以纺织品或者皮革制成,辅以一定的金属片或牛羊角。公元前9世纪,中亚地区游牧民族崛起,作为最早发明驯马术的地区,中亚人对马爱护有加,他们提升了马上装备和护马具的制作技巧,并将这些技巧传播到西方和亚洲。考古证据甚至表明,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亚的Massageto-Chorasmian人已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重骑兵:骑兵身着由鳞甲(scale armor)制成的战衣,头戴金属头盔,战马的头部和侧腹部都以金属片制成的铠甲保护起来。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4)

鳞甲,将金属片或皮革片以鳞片状排布固定在纺织品上。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5)

札甲,将方形的金属片或皮革片并列排布后用皮革绳串联固定。

与鳞甲类似的还有札甲( lamellararmor),鳞甲和札甲构成古代世界最常用的制甲方式。鳞甲,顾名思义是将金属片或皮革片以鳞片状的排布方式固定在一块纺织品上;札甲,则是将方形大小的金属片或皮革片以并排的方式排布后用皮革绳串联固定起来。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6)

板甲,依马的身形,用一定厚度的金属板或皮革打造而成。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7)

锁子甲,由数千个小铁环相扣套编成。

札甲也受到了古希腊人的青睐。尽管古希腊人很早就通过与波斯人的征战知晓了亚述人的重装铠,但他们自己却很少使用:古希腊军队以步兵为主,骑兵数量极少,且主要为配合步兵作战,多用于侦察、小规模战役以及骚扰性军事行动,马匹因而需要更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对重装马铠的配置需求不高。公元前200年左右,希腊和伊朗地区以札甲制成挡板置于马前作为马铠,并至少一直使用到公元15世纪。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8)

身着全副铠甲的骑士装饰铭牌,西欧,13世纪晚期~14世纪早期,黄铜合金与金,长17.78cm、高13.34cm,曾用来装饰墓地或家具。

古罗马军队同样主要使用步兵,骑兵只以轻骑兵为主,但装备极其简陋,士兵们骑在光秃秃的马背上,以破衣物作为马鞍,没有马镫,使用又轻又细的标枪,很容易滚鞍落马。直到公元1世纪,罗马人才效仿其敌人帕提亚帝国和萨珊王朝建立专业化的重装甲骑兵,并开始普遍使用护马具。三具属于该种重骑兵的马铠在今叙利亚的杜拉欧罗普斯地区出土,尽管缺少马面甲,但马身部分的铠甲却保留得相当完整,能将整个马身覆盖起来,铠甲以粗糙的绳子串联铁片和铜片制成。公元4世纪时,类似的骑兵装备在罗马帝国的其他行省也十分常见,西欧的一些地方甚至将该种装备沿用至15世纪。但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这种习俗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区已基本消失。

欧洲重骑兵的崛起:与马铠的锁子甲时代

直到公元11世纪晚期,随着中世纪欧洲的重骑兵崛起成为军队主力,并逐渐发展出欧洲的骑士阶层,使用马铠的习俗才在西欧地区重新流行,且成为一种独特的身份象征。

重骑兵在欧洲中世纪的崛起,与其作战能力的极大提升、并且能够破解传统步兵阵型的能力是分不开的。中世纪早期,欧洲军事力量以步兵为主,传统步兵阵型由一手持盾牌、一手操武器,密集排列的战士们组成,而重骑兵则是列队整齐、借助战马快速冲击能力冲入步兵阵营中进行厮杀。重骑兵的这一战斗策略始于7世纪的欧洲,到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1090年代,重骑兵战术已经在西欧各国广泛使用。为了达成这一战术,具有快速冲击力的战马、具有保护作用的盔甲和相应的作战武器长矛就成为了一名中世纪重骑兵的最基本配备。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9)

象棋中的骑士,西欧,1370~1400年,象牙,长6.12cm、高5.6cm。棋子中可见身披锁子甲的马匹和骑士,由于今天留下的锁子甲马铠极少,这尊棋子为我们展示了较为完整的中世纪欧洲锁子甲马铠骑士造型。

能担当此重任的战马,必须兼具载重能力和奔跑速度。能同时驮载四名全副武装的重骑兵的战马被誉为“铁背”。未经阉割的雄性马最受士兵的欢迎,这类马通常性情活跃,爆发力强,特别是在紧要关头,往往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机智和力量。但良马总是难寻,为了减少马的死亡率,马铠在12世纪越来越受到骑兵的重视。至12世纪晚期,身着金属锁子甲(mailarmor)长袖衬衣和绑腿、坐骑全身以锁子甲包裹的骑士形象在欧洲历史文献中大量涌现。1198年发生在法国吉索尔的一场战斗中,英格兰的理查国王一世被告知俘获了200只敌军的战马,其中140只“全身覆盖金属甲”。

锁子甲是由数千个小铁环相扣套编成的甲衣,发明于公元前1000年,在欧洲,从公元3世纪起就有士兵零星使用,11世纪到14世纪,更是成为欧洲铠甲的主要类型。锁子甲能有效地抵御长矛和箭的袭击,这一点远胜于鳞甲或者札甲,因鳞甲或札甲的甲片连接间的空隙很容易成为长矛攻击的薄弱之点。制作锁子甲耗材耗时,一件锁子甲价格不菲,但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是否拥有这样一件甲衣无论对人还是对马,都意味着生与死的瞬间抉择。为了得到一件锁子甲,人们也常常从死亡的士兵身上盗取甲衣。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10)

公元前6世纪,欧亚地区的人使用的鳞甲。

与此同时,能够覆盖马匹全身的大型纺织物——马衣诞生了。如同骑士的外套(一种宽松的、无袖的,披挂于铠甲之上的披风)一样,马衣很有可能是十字军模仿他们的敌人——穆斯林士兵的全身披挂方式而产生的。开始时,战马马衣因为有较厚的填充物和缝边,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但大多数时候使用马衣,主要是为了在其上绣制纹章,以与骑士服饰本身的花纹和纹章相互搭配。也正由于马衣在13和14世纪的广泛应用——它们几乎将整具马铠都藏于其内,使我们今天难以窥见衣服底下锁子甲马铠的完整样式。15世纪中期后,马衣才从战场上隐退至比赛和仪式性的场合。

关于马面甲的记载也在1250年左右出现,这是中世纪以来关于马面甲的首次记载。这种面甲,推测是以有型和坚硬的皮革甚或金属制成,同时用于战场和比赛;为了与骑士的头盔相搭配,马面甲的表面通常纹有类似的纹样,它们可以穿戴在马衣上或马衣下,或与锁子甲护甲一起穿着。

马铠的鼎盛:板甲与十字弓的对决

13世纪的欧洲战场上开始使用十字弓箭,这一武器削弱了锁子甲的抵御能力。新型的铠甲样式——板甲(plain armor)应运而生。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身披板甲的士兵战胜了身披锁子甲的士兵,更彰显出板甲优越的抵御能力,尤其是用于抵御弓箭,板甲犹如扩大了的盾牌。板甲通常是依照士兵的身体形状,用一定厚度的铁板或皮革打造而成,前后胸处使用大块板甲,身体的关节处则用铆钉和铁铰将小块金属片链接起来,这类铠甲把士兵身体的全部,包括手和脚都罩在其中。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11)

1446年法国两名骑士之间的比武。中世纪的骑士之间盛行马上长矛比武,这是仅次于战争的一种竞技比赛,在14~15世纪的欧洲最为盛行。参赛者手持长矛坐于马上向对方冲刺,把对方打下马者为胜。参赛双方通常全副武装,获胜者可获得对方的铠甲。

马铠的发展与人铠同步。14世纪,首先是马的皮革面甲已逐渐演变成由整块金属板制成,它的体积更大、也更具有包裹性——可以从马耳朵后面一直延展到口鼻处,并且附带有较深的脸侧防护、眼护和后来发展出来的耳护;马头的顶部和后部现在由与面甲后部相连的颈甲保护起来,颈甲由半环形铁皮环环相连构成,可使马颈活动自如。马身部分的马铠则处在锁子甲和板甲混用的过渡年代。1320年代以后,锁子甲之上穿戴部分板甲的形式大量涌现,一份1322年的英国骑Roger Morimer的货物交易记录中有“附带皮革边和胸部挡板的五套锁子甲”。1350年之后,整套马铠中,锁子甲和板甲可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12)

骑士铠甲,意大利,1400~1450年,金属、黄铜、织物、皮革,高168.9cm、重18.6公斤。由于1400年几乎没有完整的铠甲被保留下来,这具铠甲尤显珍贵,铠甲的上衣为锁子甲衣上套穿部分板甲,显示了锁子甲向板甲的过渡时期。

15世纪,板甲终于成为人铠和马凯制作方式的主流;尽管锁子甲在这个世纪的头二十年里仍在使用,但已逐渐退居次位,主要用于关节连接处或身体活动较多的部位。但15世纪的马铠很少有遗留下来的,至少在1400到1450年间,除了两具贵族使用的马面甲之外,什么都没有遗留下来。这两副面甲各代表了一种典型的面甲类型。第一个收藏在英国的皇家军事博物馆,发现于英格兰的沃里克城堡,被称为沃里克面甲。它制于15世纪初,由一块主板和两块侧板围合而成,以包裹住整个马脸。面甲中央有一条独特的脊线分割面甲的左右两部分;眼部镂空,眼周和鼻部微微浮突,浮突之上穿凿了许多圆形的小孔以帮助马的喘气和呼吸;头顶部两侧各有一个镂空的洞用来装耳护;面甲一直延展至动物头骨的最高处直至后颈,形成一个对头骨的后部和上颈部的深度保护。很显然,这是一具用于战场的面甲。另一具遗留下来的马面甲因极具装饰性,推测应用于仪式当中:面甲由皮革制成,马脸中部竖起高高的冠子,全具表面傅以石膏和银粉。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13)

法国亨利二世使用的马面甲,初制于1490~1500年。在文艺复兴时期,用于仪式的装饰性面甲设计充满各种奇思妙想,它们常用于比赛、庆典的进场式和皇室游行。这件装饰了龙头造型的马面甲,属于法国皇室,由来自意大利米兰在法国里昂工作的铠甲匠人制作。它是现存最早的用于仪式的“英雄式”马铠之一,它们的奇特造型往往来自于文学和传说的启发。这具面甲在1539年被使用金银丝嵌花技艺重新进行了修复和装饰,由此推测它曾被当时当政的法国亨利二世所使用。

这个世纪当中,欧洲形成了两大著名的铠甲制作中心,分别是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以及后来的布雷西亚,德国南部的奥格斯堡、巴塞尔(后属于瑞士)、兰茨胡特和纽伦堡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在因斯布鲁克(奥地利西部城市)设的作坊,它们所生产的铠甲行销全欧。德国尤以生产板甲出名。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14)

马颈甲,意大利,1580~1590年,钢、皮革。颈甲表面全部饰以蚀刻,多处镀金,可能由16世纪晚期意大利布雷西亚地区最为著名的铠甲匠人制作,其主人应该属于意大利王室成员。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15)

马鞍,意大利米兰,1570~1580年,木头、织物、铁、皮革和钢。这是一具保存完好的16世纪下半期的战争用马鞍:由三片前鞍和双座后鞍组成,装饰有多条蚀刻带。鞍表面所覆盖的纺织品,原装饰有金银线,现已大大磨损。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16)

马笼头,德国,16世纪。

从15世纪中期开始,面甲、颈甲、前腿甲、腹甲、臀甲,成为典型的全副马铠的组成部分。现在所遗留下来的15世纪最早的一副完整马铠,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件遗留下来的意大利手工制马铠,由米兰的一位马铠专业制作者制造于1450年,很可能是为皇帝费雷德里克三世所订制。这套铠甲包括一件全包裹式的面甲、封闭式的颈甲、深大的前腿护和后臀护,每一个部分都由一整块大的金属板制成。整套马铠,金属板甲光滑可鉴、装饰简洁,只在板的边缘以铆丁装饰,臀甲和前腿甲中部有圆点状突起的黄铜浮雕装饰。除了遗失的连接臀部和前腿部的腹甲外,这套马铠为马几乎提供了全身的保护。

16世纪马铠:极致奢华与轻型化

16世纪的上半期,马铠在结构上延续了前一个世纪的风格,由于重骑兵仍然使用传统的作战工具,成套的马铠仍十分常用。但其中一些变化非常值得注意:首先,虽然该世纪的前三十年,尤其在德国,人们仍在使用包裹完全的面甲,但轻型的面甲开始受到欢迎:它一般由两块铁板拼接而成,有时这两块铁板只覆盖眼线以下的部位,或是单独的一块只覆盖前额;全包裹式的颈甲尽管在仪式列队时仍可见到,但已变得越来越少;前腿甲和臀甲变为由更轻但更大块的铁皮构成;板甲的轮廓以及底部边缘的线条变成更简练的曲线或者突出的棱角。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17)

马臀甲,德国或奥地利,1480年,钢、蓝钢、镀金。这具臀甲曾是一具装饰性极强的马铠的一部分,是15世纪遗留下来的较少几件仍保持原初蓝钢和镀金装饰的臀甲之一。齿轮型马刺,法国或西班牙,1400年,黄铜合金、珐琅、镀金。

↑ 镀金的马刺是骑士的专属,一般的骑兵通常只能使用钢的或者铜的马刺。早期的马刺只有简单的倒刺,很容易刺伤马匹,到了14世纪,更安全的齿轮型马刺被广泛使用。这具马刺上黑色与金色格子交错的装饰纹样来自西班牙乌格尔皇室的纹章。

此时的马铠虽然在结构上变化不大,但装饰性却大大提升。历史上也由此第一次出现了成套的人铠和马铠——频繁地使用蚀刻的装饰技艺,使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各自独立的马铠部位,现在得以通过相同的纹饰形成统一感。凹槽雕饰技艺的进一步成熟,使马铠表面的纹样更富有韵律感,从凸起的放射状脊线变成更为大胆的、稠密的线条。16世纪的前中期,德国和意大利将浮雕装饰用于仪仗队的马铠,激发出德国中世纪晚期的一种炫耀性仪式和形式怪诞的宫廷盛典;在意大利,这种带浮雕的马铠则更像是对古罗马形象的复兴。由于在仪式性场合经常使用马铠,促使马铠的装饰开始在审美性和象征性上超越实用性。16世纪中期以后,在意大利的影响下,法国和其他低地国家也开始使用更多的装饰性细节,如在马铠表面覆盖诸如面具、雕像等稠密的装饰品,以及叶饰和带饰。铜合金贴花、烧蓝、镀金等工艺也施用于马铠之上,形成极其繁复的装饰风格。由于繁复的装饰价格高昂,常由颇富盛名的艺术家设计并制作,装饰的华丽程度本身成为财富和权势的象征,通常来讲,普通士兵的马铠总是将装饰降低到最低程度,而上层阶级——贵族、军事首领和精锐骑兵,都愿意让自己的马铠尽善尽美。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18)

全副马铠,意大利米兰和布雷西亚,1580~1590年,蚀刻的钢、皮革、铜合金以及纺织品。16世纪晚期,欧洲战场上的重骑兵已经开始失去往昔的重要地位,产于此时并保留下来的全副马铠相当稀少,此具为其一。马铠表面饰有蚀刻图案,具有典型的意大利马铠风格。

“东方化”也成为该时期的一种另类时尚。无疑,它来自于欧洲和奥斯曼帝国之间频繁的战争接触。这股潮流影响及于欧洲宫廷生活,特别是精心布置的“土耳其装饰风”在哈布斯堡王朝宫廷内的出现,人们穿戴头巾或带尖顶的头盔、土耳其式长衫,有时还佩带马刀和盾牌。在军队中,欧洲人一开始只是使用从土耳其人那里缴获或交换来的一些武器和铠甲,但很快,欧洲自己所制作的类似物品中无论从结构、形态到装饰都沾染了奥斯曼风格。虽然马铠本身受到这种影响较小,但至少有一件带有此种风格的、1560年左右属于法尔内塞军队的完整马铠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保存下来,让我们得以窥见15和16世纪马木留克埃及、叙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和波斯军队马铠的别样风格。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19)

马面甲,意大利,1560~1570年,钢、黄铜和皮革。这是一具造型非常特殊的马面甲,有意识地模仿了土耳其铠甲风格——由不同的铁片通过锁子甲组成一种较为灵活的防护结构;装饰上使用了意大利蚀刻技艺,饰有典型的装饰纹样,如战利品和乐器。反映了几个世纪以来,威尼斯与中东地区通过战争和贸易所进行的频繁接触。(左图)↑ 马面甲,德国,1555年,钢、铜、金、绘画。这具马面甲为立陶宛的国际性大家族拉齐维乌家族中最具影响力的米克拉斯·拉德维拉公爵(1515~1565)在战争和比赛中所使用。面甲由德国纽伦堡享有声誉的铠甲匠人制作,表面蚀刻有交织的带状线和耀眼的色彩,是16世纪最为独特和色彩斑斓的一具面甲。(右上图)↑ 用于骑士马上长矛比武的“盲眼”马面甲,德国,1490年,钢、铜和织物。由于经过良好训练可用于比赛的马匹非常昂贵,为了保护马匹,比赛时马匹通常全身披铠甲。为此而设计的马面甲通常将马的眼睛遮挡起来,避免马匹在对方用长矛冲刺时被刺瞎双眼。(右下图)

另一方面,16世纪中期以后,由于步兵重要性的增长以及火器(甚至连马上战士也开始使用)替代冷兵器成为欧洲战场的主要武器,军队的战略和武器装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战场上,那种全副铠甲武装的战士骑着一匹同样全副马铠武装的战马的骑兵形象越来越少见,更为轻便的防护装备如用金属来加固的皮革编织防护更受欢迎,甚至在一些战场或仪式性场合,马铠只剩下成套的面甲和马鞍。到16世纪末,人铠的长度缩短到原本的四分之三,但有时会增加防弹板甲以应付火器的袭击,马铠也随之出现了带有防弹挡板的全面甲和半面甲。

但重骑兵的价值在16世纪中期仍然受到高度重视。在1554年的一纸命令中,匈牙利的玛丽女王,也是当时荷兰的统治者,宣布那些能够同时自己提供人铠和马铠的胸甲骑兵每月可得到24荷兰盾的给养(当时一个商人的年收入相当于100个荷兰盾);即便只能提供马铠的骑兵,每月也能得到18荷兰盾。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20)

发生于1455~1485年的英格兰玫瑰战争。此次战争大部分由马上骑士及其随从参与,画中可见中世纪骑士及其坐骑身披全副铠甲作战的典型情景:通常为骑士列队整齐前进,手持长矛冲入对方阵营。铠甲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笨重,一副用于战争的全身铠甲大约重20~25公斤,一顶头盔的重量是2~4公斤,远少于19世纪一名现代士兵在战场上装备的总重量。

到了16世纪末,除非在特定的仪式场合,全身性马铠已经极少使用,只有极少量特殊订制还在生产,这些遗留下来的少量马铠无疑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专为奥地利大公阿尔布雷希特七世进入布鲁塞尔举行典礼而制于1599年的米兰军人和军马的铠甲;还有1622年,萨克森公爵夫人指定将纽伦堡军人Hans Ringler的装饰华美的铠甲作为圣诞礼物送给自己的丈夫;也许离现在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法王路易十三世的铠甲——一副全身覆盖的铠甲,由当时法国制作的面甲和颈甲以及由更早年代的材质制成的前腿甲和臀甲组合而成,这些早年的材料带有一位活跃在里昂的米兰军人的印记,无疑是从武器库里征集而来,从而倍添其珍贵的历史价值。

全副马铠与人铠在17世纪中期后随着火器的普及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虽然,我们今天可以从警察和消防员的身上,看到它们变形的现代身影;更多时候,也只能通过在博物馆观看一位君王身穿铠甲安坐于同样全副武装的一匹骏马之上,来回想骑士时代的浪漫时光。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21)

全副马铠,德国,1480~1500年;全副人铠,奥地利和德国,15世纪晚期。此具马铠是15世纪晚期保存下来的最为完整的一具板甲式马铠范例:面甲形状更窄小、前腿护更短、臀护却很宽大。板甲表面使用了凹槽雕刻技艺形成有凸起或凹陷的花纹,反映了北方哥特式建筑和装饰趣味的影响,但同时具有极强的实用功能——凹凸不平的表面增强了抵御箭镞的力量。此种马铠在15世纪的中欧地区十分流行,被视为当时最为优质的铠甲。

>> End <<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22)

精彩版式呈现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23)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24)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25)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26)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27)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28)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29)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4.01月刊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

祖尔法拉克的盗贼装备(欧洲重装骑士的浪漫配备)(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