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终于正光年间,历时约64年

云冈石窟 北魏(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1)

云冈石窟(以下无时间记录的照片均取自录像机)

从五台山坐早班车到大同己近中午时分;安排好住宿,解决为天之食后,就匆匆赶到云冈石窟。(我觉得大同与其它城市不同,所以下篇专述)

这里离大同煤矿不远,也许是心理作用;使我觉得人们的脸似乎洗不干净,鼻翼两侧总是黑乎乎的。前些年经过云冈石窟的运煤车太多,搞得石佛们浑身上下都是黑色粉尘。这两年,石窟前煤车禁行,情况有所改观。否则,后人到云冈来旅游,会以为是非洲的黑佛来到中国。好,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云冈石窟 北魏(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2)

依崖而建

云冈石窟 北魏(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3)

走进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区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壁龛1100多个,造像51000多尊。该窟与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齐名,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依武州山势自然起伏,主要分为东、中、西三区。第一至四窟为东区,第五至十三窟为中区,第十四至四十五窟为西区。在中国的石窟寺艺术群体中,云冈石窟是规模最大的石雕群之一,具有珍贵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云冈石窟 北魏(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

古车辙

先看看云冈石窟开凿的历史背景:东汉末年,游牧在嫩江流域、额尔古纳河畔的鲜卑拓跋部,乘中原混战,匈奴分裂及受汉民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明的影响,迅速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王朝。并将都城由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而武州要塞正当盛乐与平城的交通要冲之地,且山雄水秀、林木茂密,北魏皇帝多次在此祝祷祈雨,颇有神验。

太武帝信道灭佛,下诏:“诸有图像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长少,悉坑之。”佛教徒们真切感受到“末法”来临。

太武帝死后,其孙文成帝拓跋浚继位。文成帝为了统治的需要,也为了对其祖父灭佛之举进行忏悔,于兴安元年(公元452年)颁“修复佛法诏书”,恢复佛教。并把在灭佛中幸免于难的高僧昙曜请回平城,任命为沙门统。据史书记载:一日,昙曜在平城郊外路遇文成帝车队,帝马咬住昙曜袈裟不放,此谓“马识善人”。帝遂以国师礼待之。昙曜为使佛法绵延不绝,唯凿山壁可以终天。在文成帝的支持下,他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雕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昙曜五窟的开凿揭开了云冈石窟大规模雕凿的序幕。这五个洞窟内的主佛像,就是为北魏太祖以下的六位皇帝(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未继位]、文成帝)而建造的。造像身体粗短,面相丰圆,深目立鼻。佛装通肩式和袒右衽式袈裟,充满西域情调。

后又在冯太后和孝文帝(前五台山文中提及)于平城执政的30年间(公元465一494年),云冈石窟的雕凿进入鼎盛时期。[大唐内典录]载:“自魏国所流赀赋,并成石龛”。可见当时北魏几乎倾国力而为。此间石窟无论规模和内容均超过第一期,它吸取了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凉州(今甘肃敦煌)石窟的艺术精华,结合中原地区的艺术特色进行新的融合创造,汉化色彩渐趋浓厚;造像面相丰瘦适宜,表情温和恬静,褒衣博带式佛装亦出现,从而开启了云冈石窟及北方石窟造像中国化的帷幕。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但北都平城仍是佛教重地,由留居平城的中下层官吏和信众开凿的中小型窟龛,如蜂窝般从东到西遍布崖面。现存此类窟龛达210个,可见当时平城佛教文化的兴盛炽烈。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终于正光年间(公元520一524年),历时约64年。

唐初,在云冈进行了局部雕凿工程。

辽兴宗、道宗时期,为云冈石窟的中兴阶段;兴建了云冈十寺并整修了1800余尊佛像。辽末,十寺遭兵火焚毁。

明代云冈成为边陲重地,石窟再度荒废。

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云冈寺院。

下面我们来看部分石窟:

云冈石窟 北魏(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5)

,